白族风俗
2 U D, w3 x- h) ?0 _- S9 B$ a 白族共有160万人,其中云南省134万人,80%以上居在大理白族自治州。白族自称白子、白尼、白伙、意为白人。白族的历史悠久,经济文化发达,公元前二世纪就与中原汉族有较为密切的经济文化联系,受其影响较深,现在习俗部分与汉族相同。白族使用汉字书写,但是有自己的语言,文学艺术丰富多采,如优美动人的民间传说《望夫云》、《蛇骨塔》、《鸟吊山》、《慈善夫人》等。音乐舞蹈有“大本曲”、“白族调”、“霸王鞭”等。另有从古典戏曲“吹吹腔”发展起来的“白剧 ”,都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4 S( z% T4 P: ?# F 白族的文化水准较高,各种人才辈出。白族民居“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雕龙画凤,坚固结实,具有很深的文化内涵,远近闻名。民族服饰:白族男女都崇尚白色,以白色为尊贵。大理地区的男子多穿白色对襟衣,外套黑领褂,或数件皮质、绸缎领褂,俗称“三滴水”,腰系皮带或绣花兜肚,下着蓝色或黑色长裤。在云南洱源县西山区,每个成年后的白族男子都身挎一个小七巧玲珑的绣花荷包,荷包上绣着“双雀登枝”、“鸳鸯戏水” 等字样。绣荷包是爱情的象征,它是白族姑娘聪明智慧的结晶。
+ _4 f0 E* @4 G0 q 女子服饰则各地不一,大理地区多穿白上衣,红坎肩,或浅色蓝上衣,外套黑丝绒领褂,腰系绣花短围腰,下着蓝色宽裤,足穿绣花“百节鞋”。未婚妇女梳独辫子盘于头顶,并以鲜艳的红头绳绕在白色的头巾上,红白相衬,相得益彰。腰系绣花短围腰,更显得色彩鲜明,美观大方。已婚妇女改为挽髻。洱海东岸妇女则梳“凤点头”的发式,用丝网罩住,或绾以簪子,均用绣花巾或黑布包头。白族妇女有佩带耳环、手镯的习俗。居住在大理洱源县的白族妇女喜欢的一种头饰叫“登机”,它是姑娘心灵手巧的标志民族节日:白族独特的节日有“绕三灵”、“石宝山歌会”、“本主节”“耍海会”和规模盛大、内容丰富的“三月街”、也有白族人自己的“火把节”等众多的节日。民族风情:在剑川县,白族姑娘嫁妆里少不了一张雪白的白羊皮。要用纯白的绵羊皮鞣制而成,不得有一点杂毛。 羊皮上必须完整地保留羊的四肢和尾皮,不得有任何残缺。为此,认家有姑娘要出嫁,早早就得养好一只白羯羊,假如没养羊,到时候即使出高价购买也在所不惜。这种习俗的形成,与白族妇女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所处的地位是分不开的。千百年来,剑川白族妇女在社会分工中担负的不只是辅助性的家务劳动,四季农活也无所不干,在终年的辛勤劳动中,既能御寒又可作劳动保护和羊皮,成了他们的亲密伙伴。特别是剑川妇女习惯于背背子,且有 羊皮作垫背,一张羊皮对剑川女子来说,就好比彝族人的披毡和藏族人的靴子一样,是须臾离不开的东 西,父母在姑娘出嫁时送给她一张洁白的羊皮作嫁妆,不公是送给女儿一件生活用品,也是希望她能把勤劳朴素的美德带到丈夫家去。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羊皮的使用价值已渐渐消失,但作为一个古老的习俗,至今仍然在一些地方沿袭下来。一个姑娘从幼年起,就要学会识别各 种花卉,学会绣花。一个姑娘如果手巧,能绣出生动逼真的花鸟鱼虫,珍禽异兽的图案,不仅会受到旁人的夸赞,还会得到小伙子的青睐和爱慕,再漂亮的姑娘如果不会绣花,会被认为是脚笨手拙,没有本事,很难被小伙子相中。当姑娘和小伙子订下终身后,白族姑娘便精心绣成绣花荷包作为爱情的信物送给自己的心上人,表示已把一片诚心交给了对方,接受荷包的小伙子要一辈子殷它挂在身上,以示对爱情的坚贞不渝。礼仪和禁忌:白族热情好客,先客后主是白族待客的礼节。家中来了客人,以酒、茶相待。著名的“三道茶”就 是白族的待客礼。但白族人倒茶一船只倒半杯,倒酒则需满杯,他们认为“酒满敬人,茶满欺人” 。受到白族人热情的款待,应说声“挪卫你”(谢谢)来表示你的谢意和感谢之情。 5 L7 ?6 l! a8 A+ ]0 `0 x( w0 y
尊敬长辈是白族的传统美德。见到老人要主动打招呼、问候、让道、让座、端茶、递烟。起床后的第一杯早茶要先敬给老人。吃饭时要让老人坐上席,由老人先动筷子。在老人面前不说脏话,不跷 二郎腿。一些山区的白族,家庭成员各有比较固定的座位,一般男性长辈坐左上方,女性长辈坐右上方,客人和晚辈坐下方和左方。白族人家的火塘是个神圣的地方,忌讳向火塘内吐口水,禁止从 火塘上跨过。白族人家的门槛也忌讳坐人。男人所用的工具,忌妇女从上面跨过。家庭内忌讳戴着孝帕的人进入,认为这样会给家庭带来不洁。 白族妇女怀孕后,以系合页双层围裙,并将头而对折别在腰间作为有喜的标志。外人见了,要懂得 注意重点保护。倘若误伤了孕妇,要担保到产后母子平安为止。有些地方的白族,怀孕妇女不能进入新郎、新娘的洞房。婴儿落地后,谁第一个跨进产妇家的门,谁就是踩生。白族认为,谁来踩生 ,将来孩子的脾气就像谁。白族最忌讳戴孝的人来踩生,所以婴儿降生后,家人要立刻用白石灰在门口撒三道弧线,并在门槛上缠一道青蔑子。若是生男孩,还要在青蔑子下加一只草鞋,有的还在 大门上钉一个甑笆底,以示禁忌。不慎闯入产妇家者,必须送一碗新鲜稠米汤、红糖、鸡蛋、甜白酒和一土锅猪蹄子炖韭菜根给产妇吃。产后第三天早上,产妇家要请“粥米客”或称“稀饭客”。 到白族人家做粥米客,要用竹蓝提前鸡蛋、红糖、小孩的衣帽等前往恭贺。大理、剑川一带的白族,妇女产后,主人要请第一个进家的客人吃荷包鸡蛋汤圆,客人不能拒绝,否则主人会生气。
% d# A5 e: w! ]. ^& [6 y$ b 白族,有人口1594827人。 主要聚居在云南省西部以洱海 为中心的大理白族自治州。少 部分散居在四川、贵州、湖南 等地。
# w/ H2 p" h" c# x8 L9 d 驰名中外的白族聚居区大 理,苍山终年白雪皑皑,洱海 碧波荡舟,素有“东方端士”、 “鱼米之乡”的美誉。 2 m" D7 q0 p2 A/ ]2 ^5 Y- d9 O
白族地区经济繁荣,文化 发达,自古以来,就形成了稳 定的白族群体。汉、晋时期,白族先民被称为“昆明”。 唐代称为“河蛮”、“松外蛮”、“白蛮”。元、朝时 期称为“(上棘下人)人”。由于白族风俗尚白,历史 上曾有“白人”、“白王”、“白史”之称。新中国成 立后,根据白族人民的自愿,正式定名为白族。
z1 M: ^8 N& o 白族有自己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白语支。 大多数白族通晓汉语,并作为与其他民族的交际工具。 : K0 B3 Q! v T# y4 X
白族是个古老的民族,有着自己光辉灿烂的科学文 化。在天文、历法、气象、医学、文学等领域都有许多 发明创造和优秀作品。大理崇圣寺三塔,剑川石宝山石 窟造像,《南诏中兴国史画卷》、《大理画卷》等都显 示了白族人民悠久的历史和在建筑、雕刻、绘画等方面 的卓越才能。 # G+ C3 Z3 j9 G+ i
白族主要从事农业和渔业。他们聚居的区域已成为 我国西南边陲的主要产粮区之一。 8 z& D0 u+ i! u( s
' |& K0 ?$ J& Y" l: y! i7 a三道茶 - ?) A0 U4 K* D( \% x
在白族村子,外人如赶上节期,肯定会被当做贵客 受到款待。白族是一个知礼好客的民族,以“三道茶” 敬客,是一种高尚的礼仪。三道茶的形成出于一个寓有 哲理的传说:一位老木匠教徒弟多年,临出师前带徒弟 去苍山伐树锯板,干了一天活,徒弟口渴难熬,随手抓 了把鲜树叶放入口中咀嚼,苦涩得皱眉咂舌。师傅说: “要学好手艺,不先吃苦头是不行的!”等把木板锯好 ,师傅给徒弟一块红糖,郑重地说:“这叫先苦后甜! ”待徒弟出师临别时,师傅递上一碗茶,放上蜂蜜和花 椒叶,让徒弟喝下。徒弟咂舌品味道:“有苦、有甜、 还有麻辣,真叫人回味。”老木匠高兴地说:“对了! 一苦二甜三回味,学手艺和做人的道理都在这里。”从 此,白族兴开了“三道茶”,成为喜庆迎客的茶道礼俗 。第一道茶,选取较粗、较苦的茶叶装进小砂罐用文火 烘烤,再冲滚烫的开水。此茶虽香,却也很苦,称之为 “清苦之茶”。第二道茶,加进红糖、乳扇、核桃仁、 芝麻,香甜可口,叫做“甜茶”。第三道茶有蜂蜜和4 至6 粒花椒调拌,甜中有苦,苦中有甜,还夹带一丝麻 辣味道,便是“回味茶”。今天,三道茶以其独特的魅 力成为白族人民迎接海内外宾的传统礼俗。0 p0 K0 j5 Q$ S M0 E6 l
c% W8 f* S: t1 v" }. }大理三月好风光
; f5 y% h' r. R8 Z( G# d 在白族人民的心目中,阳春三月是最美好的时节。 雪峰掩翠的点苍山,碧波荡漾的洱海湖,竞相怒放的山 茶花……,交织成一幅令人心旷神怡的画卷。然而,白 族人民讴歌“大理三月”,还有一层更重要的原因:一 年一度的“三月街”盛会,是那样地使人留连忘返!
/ X$ P" S% n6 e5 ~ 三月街是白族最盛大的节日,每年农历三月十五至 二十在点苍山麓举行,其宗旨是祈盼五谷丰登。三月街 过去叫做“观音节”。还有一种“月亮会”的传说:大 理国的三公主爱上了一个渔民小伙子,两人在三月十五 这天去月亮上赶会,没买到农具,也没买到渔网,便回 到家乡。众乡亲把月亮上的街子移到地上,于是大理便 出现了赶街的盛会。从这个传说可以看出,三月街做为 规模宏大的物质交流会出来已久。清代大理学者师荔扉 写的《三月词》中写道:“结队相携赶月街”。至今, 大理人仍习惯称三月街为“月街”。每到会期,货棚栉 比,游人如潮。争相选购自己所需的物品。三月街也是 白族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的大舞台。会街期,歌舞不绝 ,戏曲连台,传统的赛马、赛龙船,敲金钱鼓,耍霸王 鞭,白族古调,精雕细刻,民族风味吸引着白、回、汉 、藏、彝、纳西、傣等民族前来赴会,每天达1 0 万人 次以上。每年都有英、美、德、意、日、港澳同胞等数 十个国家和地区的友人前来游历观光。 7 x a2 p, g8 y& @ J3 T8 w# T% m6 }
三月街还是白族青年男女结识相会、谈情说爱的佳 期。在大理,情人相恋的美好去处,莫过于蝴蝶泉。一 对青年男女为坚贞不渝的爱情而跳潭化蝶的传说,使蝴 蝶泉成为大理地区最富浪漫色彩的胜景。“大理三月好 风光,蝴蝶泉边好梳妆。蝴蝶飞来采花蜜,阿妹梳头为 哪桩?”这动人心弦的歌曲,带着三月盛会的祝福,飞 出大理,飞遍祖国四面八方。% G) B8 g4 |2 D3 | o/ \, m7 d+ }
白族服饰
1 g) g' {. Y& N `1 z 142万余人,80%以上聚居在大理白族自治州。男女都崇尚白色,服饰清爽大方。男子多穿白色对襟衣,外套黑领褂。妇女服饰各有千秋,从服饰可看出年龄大小,成婚与否,地区差异。其素雅的扎染,古朴的绣花围腰、鞋子,花团锦簇的绣花背被,挂包很有特色。# u7 [ X R, p6 r
白族女服) P* P, t8 a/ U) {2 ^2 n) ^; W
衣长111厘米,前襟长50厘米,袖长31厘米,后襟长92厘米,坎肩长49厘米。20世纪80年代大理市喜洲镇征集。上衣映丹蓝,圆领,对襟,元纽,前襟短后襟长。袖管拼镶花边,并绣藤花纹相拼饰。袖口饰扎染布。后襟下摆亦以各色花边拼接。坎肩为鲜红色条绒地圆领右衽,下摆以五彩线绣缠枝花卉。头帕为扎染布和挑花布叠成,共10层,边坠白线绳流苏,为青年女装。
+ y" Z+ S9 K4 I5 i 白族女长衫
Q# K+ x5 j9 @# A% `3 v 衣长95.5厘米,袖通长149厘米。20世纪50年代大理下关征集。桃红色,直领,右衽,开衩。领扣和襟边皆为黑、绿色布相间盘花扣纽。领边、领围、托肩、襟边皆镶滚黑布边为饰,间滚绣缠藤条纹,并衬拼绿布地碎粉色花边。袖管亦黑藤条和云纹饰之。襟及摆滚镶黑布边,下摆两角滚绣对称黑线花卉纹。1 `, |, Z# X5 { j$ y" ~! [
白族女装* a! j( t) ^! U
衣长108厘米,褂长61.5厘米,摆宽61厘米,围腰74厘米,摆宽95厘米,鞋通长22厘米。20世纪50年代大理江尾乡沙坪征集。上衣暗花蓝绸布地,圆领,右衽,黑布纽扣。领、襟、托肩和前襟边均拼镶黑布边为饰,上滚细蓝棉条衬饰。前襟短后襟长,为两叠套袖。大袖蓝绸接拼黑布,袖口露蓝边,内套一袖,白、黑布相拼,白底滚黑藤条花一道,黑布地白绳纹花。外罩暗花黑绸蓝布领褂,圆领右衽布纽,襟边镶五彩花边布一条。围腰黑布地边镶蓝布,摆为黑布地打子绣缠枝花卉。围腰飘带头五彩绣花卉,装饰虽不多,但素雅大方,为素中带艳之典范。" C$ y- y6 X! l
白族新娘服' A9 X3 r$ H ]5 l8 v/ o" k9 V; E
帽高40厘米,径15厘米,衣长96厘米,通长124厘米。20世纪80年代大理市喜洲镇周城征集。帽以铁丝网成塔形帽胎,内衬布,帽面满饰五彩缤纷的花和料珠为饰。额前嵌钉一组亮珠串呈帘形饰,两侧垂白色珠串于耳部。上衣桃红布地,直领,右衽,布纽扣,开衩。袖管为二叠套袖,内套袖绣桃红地卷云纹接蓝布地万字纹,袖口镶拼红布边及五彩条布为饰。衣摆两侧开衩。后衣襟及摆沿镶绣藤条纹。为结婚时新娘穿用,平时不用。
! t# E8 D! x) f* `. C 白族童装
( i, w! W7 s5 o" U1 F# j H' E* g/ @ : M& Q5 N# y0 m) c6 V: C
坎肩长41.5厘米,裤长17厘米,头帕宽9厘米,长35厘米,围腰高34.5厘米,摆宽41厘米。20世纪80年代大理市喜洲镇周城征集。白衬衣外罩火红的金丝绒坎肩,淡绿色裤。头帕三层白毛巾叠成,呈条形,右侧编网坠须,顶边镶饰小亮片。襟边、袖口、裤管皆以亮片为饰。黑平绒小围腰上彩绣花卉、鸟、蝶。色彩艳亮清新。
- H6 x8 Q) b* z7 A. O$ ~/ C 白族绣花挎包+ b9 t6 z( y9 s) x d3 x. N
23×24.5厘米,通长70厘米,(右)22×23.5厘米,通长70厘米。20世纪90年代大理市喜洲镇周城征集。包面由加厚硬布制,呈梯形,上满绣花卉,以滚绣蓝布波纹为隔,上段正中黑地绣牡丹、对称鸟和蝶为饰,下段绿地绣盛开的荷花。包口沿缝接有两片布盖。为妇女进香用品。4 y" l2 s) M! c2 P! K
白族绣花背被 a* T, x) [: I0 q2 ]: e
通高66.5厘米,幅宽41.5厘米。20世纪80年代大理市喜洲镇周城征集。多层布相叠缝制。周边和背带黑平绒地满绣五彩花卉。背被以黑地绣花卉作隔成上、下两段纹饰,上为白布地彩绣红牡丹花,以滚绣蓝边勾勒如意云纹为衬饰,下段五彩色布拼镶铜线纹,其间还嵌钉铝泡为饰。为喜洲镇白族妇女背儿用具。. f! W2 N# |) I* k
白族苍洱间的婚俗
6 M. R# Z+ u- y' D% \# H 白族婚礼的特点是隆重、热烈而又趣味盎然。白族整个婚礼过程共四天:第一天搭彩棚,迎喜神,晚间贺新郎新娘,拜“喜匾”;第二天男方家把部分结婚用品送到女方家展示和过目,同时送去一桌八大碗筵席,以示对新娘的关心;第三天举行婚礼,是整个婚期的高潮;第四天是回门,是婚礼的尾声。 : W( E8 }4 M- c' F I) S3 R8 d) |
在举行婚礼前半年或一年里,男方必须托媒人到女方家求亲,以便女方家有足够的时间准备嫁妆。求亲时,须按习俗送给女方家彩礼,待女方家答应后在择吉日结婚。婚期的第一天,村中的姑娘和小伙子分别来到新娘新郎家,帮助搭彩棚,迎喜神,布置洞房等,同时还送礼物给新娘新郎,以示祝贺。其中最热闹的是贺新娘:喜字高贴,红烛明亮,新娘端坐在八仙桌旁,接受全村的姑娘们送来的礼物,同时也用喜糖、蜜饯、红糖水招待大家。姑娘们一边说笑,一边逗即将出嫁的新娘,气氛极为热烈。第二天,男方家把部分结婚用品和一桌八大碗酒席送到女方家,请女方家清点和过目。女方家同时也准备好嫁妆,这些嫁妆有:衣柜、橱柜、沙发、桌子、凳子、被褥、彩电、缝纫机、自行车等,并在柜里装好姑娘出嫁穿的衣服和鞋子。按传统的习俗,新娘出嫁时要有一百套衣服和一百双鞋子,以象征百年好合、吉祥幸福。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观念的变化,现在虽不用一百套衣服和一百双鞋子,但嫁衣和鞋子仍然是很多的。这一天是女方家最热闹的日子,所有的亲戚朋友和同村寨的人都来做客和庆贺,接受新娘家的宴请。 & f: g0 _) C# \- J6 ?
第三天是四天婚期中的高潮。男方的迎亲队伍一路吹吹打打地来到女方家。他们抬着花轿,骑着高头大马,还时不时地明放鞭炮。随着时代的变迁,现在骑马娶亲的已比较少见,一般为走路,也有乘汽车和拖拉机的。迎亲的队伍在女方家举行简短的仪式,并请女方长辈给新郎披红挂彩,随即背着、抬着嫁妆,簇拥着新娘上路。 * Q+ U. u# [# W/ G9 {! E
新娘打扮得非常漂亮:头戴花冠帽,身穿红绣衣,脚登绣花鞋,胸前挂一圆镜,还戴一副墨镜——据说是为了遮羞。她在众多陪娘、同伴姑娘和送亲队伍的拥簇下,含泪向家人告别,款款出门,随男方娶亲的队伍而去。也有不少新娘是痛苦着走出家门的,俗称哭嫁。迎亲和送亲的队伍排成长龙,由迎宾曲开道,一路鞭炮齐鸣,鼓乐喧天,热热闹闹地来到男方家。到男方家门口时,新娘须由新郎背着走进家门,同时接受门口一左一右两个手持松明火把的少女的熏烟,才能进门。据说,经门口的松明火把熏过,一路风尘顿消,从此便吉祥平安。 + t W3 N5 r: V' Y5 G
新娘娶回后,要举行拜客的仪式。拜客时,新郎、新娘站立在贴有大红“喜喜”字的堂屋中央,由一司仪主持,按男方家预先拟好的名单,由新郎对家族中的长辈一一鞠躬敬拜,同时敬酒,不许有遗漏。每拜一位长辈,受拜者便给新郎新娘赠送礼物,以示祝贺。之后,新娘要向家人赠送礼物。按风俗,这些礼物必须是新娘亲手缝制的枕头和布鞋,以显示新娘心灵手巧和对家人的关心。接着,家中的小辈要来拜见新郎和新娘。拜客仪式实际上是真正意义上的结婚典礼。 $ r5 m( x- U5 w G2 u# J6 P
接着在堂屋里摆上酒席,新郎新娘坐在正中,其余为宾客。席间,新郎新娘不停的向宾客敬烟、敬酒。这时候,宾客可以给新郎新娘出些难题,也可以让新娘新郎表演节目,堂屋里充满了欢笑声和喝彩声。散席时,宾客可以上去掐新娘子,可以在她的身上、手上任意掐,还可以问她疼不疼。当然,宾客是不会掐得太重的,个别恶作剧的,就会受到别人的阻止。新娘让大家掐一会后,就立刻由伴娘保护回到洞房。掐新娘的含义是大家都沾沾喜气。 + b6 Y; p8 x; g; G& g
傍晚,新郎家再次宴请全村的老者和长辈,请他们喝喜酒、吃喜糖。庭院里谈笑风生,热闹非常。天黑后,人们开始闹洞房,如让新娘新郎喝交杯酒、吃穿有红线的红曲肉、表演节目……小孩子们此时也来凑热闹,在洞房里烧起辣椒,呛得新郎新娘涕泪涟涟。在人们哄笑之余,小孩子们可得到一盒盒红糖和一把把糖果。 ' c4 {5 ]) | e$ @2 z- ~ a
第四天是回门。这一天,新娘早早就回到娘家,到傍晚,男方家派出媒人,小姑子等人来女方家把新娘接回。这时候,新娘必须哭着离开娘家。新娘的哭,一般要用白族妇女特有的哭腔,其声音凄楚委婉,哀怨感人,倾诉了父母养育之恩和兄弟姐妹间的难舌之情。这一天,新郎也带领十来个亲友去女方家回门,他们受到女方家的热情款待,但女方家对这十来个人盯得很紧,因为这些人个个会“偷”东西。按白族传统风俗,新郎和亲友此刻可以在筵席上藏女方的东西,如碗、酒杯、筷子、饭勺等,回男方家后好向新娘索要礼品。女方家也故意多放一双筷子在新郎面前,好让新郎藏回去,意思是:你家添人了,带双筷子回去!有提醒新郎今后要关系爱护新娘的意味。当新郎和亲友们“偷”藏东西的时候,正是新娘家最热闹的时刻,堂屋里巧答暗对,妙趣横生,结婚日增添了别具一格的喜庆气氛。这里“偷”到的东西,回来后可以向新娘换作红糖、香烟、酒等礼物,等新娘回娘家时在把这些东西带回娘家,完璧归赵。
0 h0 g8 f. {7 a, J& r! R" x- d9 H 婚期结束后,新娘一般要回娘家小住三五天,然后再来男方家生活。白族的婚姻共有三种形式:一是嫁女儿到男家,这种形式占大多数;二是招姑爷上门,这种情况主要是女方父母没有儿子,即使有也是痴憨病残等,所以才招姑爷上门。上门的姑爷必须改换为女方的姓氏,再由女方长辈重新取名;三是“卷帐回门”的形式,即男女刷功能法结婚后七日,妻子带着丈夫携帐子、被褥回女方家居住。因为女方家虽有兄弟。但年龄太小,父母年迈,只好“卷帐回门”来赡养老人和照顾年幼的弟妹。等弟弟长大结婚后,男方这才带着妻子回到男方家生活。这三种婚姻形式由来已久,至今沿用。但不管属于哪一种婚姻形式,婚期和婚礼的过程基本上是一致的。只不过招姑爷上门是女娶男,而不是男娶女,双方的角色互换而已。
& ?& b. Q9 R( |( V$ p 儿子成婚后,一般都与父母分居,另外组织小家庭。父母和谁一起生活,由父母自己选择,一般选择与幼子一块生活的居多。因此,一夫一妻制的小家庭是白族普遍的家庭组织形式。
$ ^ J4 U4 U0 s 按白族的习俗,如果丈夫去世,妻子可以终身守节,也可以另嫁,但另嫁时不得带走前夫的家产。在个别地区,还有转房的习俗,兄死后,嫂可以嫁给弟弟,称为叔就嫂,但这种现象现在已不多见。
7 O# { X2 O* m0 V6 \5 O三弦声声诉恋情) m) l( i. E5 L$ q
苍山下、洱海畔,鲜花如潮、歌声似海。白族青年男女喜欢唱歌,尤其喜欢唱情歌。他们用歌声与对方相识,向对方试探,与对方谈情说爱,而三弦则是歌唱时必备的乐器。白族人常说:“三弦一弹,歌要唱响”,“听见三弦响,脖子就痒痒”。三弦伴歌声,成了白族青年男女谈情说爱的一种重要形式。优美动听而活泼的三弦声,总是诉说着白族青年男女深深的恋情。 9 M: [2 B" P+ ?8 j
白族青年男女的恋爱活动比较自由,很少受到限制。秀丽连绵的苍山,碧绿如玉的洱海,菜花飘香的田野,绿阴如盖的树林,为他们提供了自由相识和恋爱的广阔天地。青年男女通常利用劳动、赶街、节日、庙会及娱乐活动等机会谈情说爱。因此,在白族地区一走,到处可以听见三弦声和山歌声。有一首白族民歌描述了这种情景:
# }1 h3 o; Z h( U" F. @: i( n 莫烧香,/山林田野走一躺,/哥也唱来妹也唱,/唱得树林闭眼睛,/鸟儿偷着望。
1 T' c% {+ ~$ b4 t+ }% \ 真是花如海,歌如潮!
( z: X# _3 Y2 t8 I" l 白族民歌曲调优美,悠扬高亢,配上三弦声,可以传出很远,隔几百米都能听得清清楚楚。除了在家里和直系亲属长辈在场不能唱外,山野河边、田头地角、船里、山林中、赶街路上都可以唱。在月光皎洁的夜晚,习习的凉风常常送来白族小伙子和姑娘们悠扬的对歌声:
; u3 J8 x8 g3 Z2 ^9 D* P, @ 心悠悠,/妹是鱼儿海底游,/哥是海上打渔人,/一心把妹求; 4 f& p9 A5 _2 y( b6 E, u1 K$ B
任你东西南北走,/网网撒在你前头,/两手轻轻来手网,/鱼在网里头。
2 k6 t2 u% c2 s% L9 ^ 妹是岭上一枝梅,/雪里红梅花中贵,/引来喜鹊枝头唱,/打也打不飞;
/ X [ u( j6 J5 B 你越打来我越唱,/你越打来我越不飞,/喜鹊争梅花争艳,/同林度一春。
: e! S" C/ g/ ~& j/ m/ D; Q2 a6 q _
白族的农耕文化中,稻作占有重要的位置。每逢载插季节来临,开秧门是隆重而喜庆的节日,大理、鹤庆,剑川等地都要举行盛大的仪式。届时,田里插上大红绸旗,青年男女穿着节日盛装,与全村的男女老少一起举行隆重的开秧门仪式。一时间,三弦、唢呐、锣鼓、鞭炮齐鸣,煞是热闹。仪式过后,姑娘们下田载秧,小伙子们负责挑秧。这时,有人站在田埂上弹起三弦来,于是此起彼伏的对歌便开始了。开始是齐唱,然后是集体对唱,再下来是男女对唱、轮唱。田野里秧苗葱绿,红旗飘飘,三弦叮咚,歌声阵阵,充满热烈气愤。加上服饰鲜艳的白族姑娘的身影倒影在亮汪汪的水田里——好一幅浓郁的白族生活风俗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