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止发表博彩类、私服、色情、赌博、诈骗、违法广告等一切国家法律禁止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禁言并清空帖子,严重者报公安机关处理!

大理民族风情大全

0
回复
2380
查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9-4 13:29: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白族介绍
, u& y) O' V8 h" @' N 8 U" h5 o) C8 H, W
白族,自称“白子”、“白尼”、“白伙”、“民家”,他称“勒墨”、“那马”。世居洱海区域的白族有着悠久灿烂的文明史,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 A. V4 [2 V" ^, s1 [; A+ Z8 `: u
早在4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白族的先民就在苍山洱海为中心的大理地区生息繁衍,在河旁湖滨台地上,创造了水稻农耕文化。他们居住着生穴式,地面木建筑及干栏式住房,从事水稻农耕并辅以渔猎的定居生活。商代末叶至西汉年间,他们又创造了辉煌的洱海青铜文化,铜鼓、铜棺、格剑等青铜器,至今仍为世人所赞叹。历两汉、三国、魏晋、南北朝、隋至初唐,白族先民昆明族群在外来文化特别是汉文化的影响下,不断地分散和聚合,分化成白蛮和乌蛮两大部分,并先后形成了“渠敛诏”、“东西洱河蛮”、“白子国”及“六诏”等酋邦。公元738年,蒙舍诏主皮罗阁在唐王朝的支持下,统一了洱海区域的各个酋邦,建立了南诏国。历经南诏及大理国5百余年,白族共同体逐步形成了。南诏、大理国是白族形成和发展史上最关键的时期。
- d& n! n' f% \- V- ?! a在数千年的历史进程中,白族始终能保持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白族语言属汉藏缅语族白语支,按地域范围分成三大方言片区。三个方言区虽在语音上略有差异,但能互相通话。由于历史上白族受汉文化影响较深,白语中吸收了大量的古汉语词汇。
( r/ w5 h% X: j6 B; @8 r: v白族村寨大多分布在湖滨、河畔和交通便利的平坝上,由早期血缘部落发展而来,不少白族村寨至今仍为同姓村落。白族村寨基本保持一致的格局,即每个村寨均由本主庙、村门、街场、巷道、风水树、碓磨房及公共墓地等组成。白族院落则流行土木结构的“三方一照壁”、“四合五天井”建筑形式,屋顶用铜板瓦覆盖,前有重檐。地面上多以石板、卵石铺成,院子宽大。有的院落还砌有花台,并种有山茶、兰花等花木。白族的房子一般有门楼,通常由泥塑、木雕石刻、大理石屏及凸花砖等构成。门楼上均有精巧优美的彩画、浮雕,四周山墙上绘满山水、花鸟、虫鱼画。
# y7 O* K& v. P1 T% P白族有自己的民族服饰。男子的服饰各地大致相同,一般为头顶白色包头,上身穿白色对襟衣,外套黑色领褂,下身着蓝黑色宽大的长裤。有时还背花布包,背长刀。妇女与儿童的服饰则各地差别较大,大理一带的白族少女头戴绣花头饰,上身着白衬衣,红领褂,系绣花围腰,下身穿百长裤,脚穿绣花鞋,色彩明快、大方、充分体现出白族姑娘热情大方、爽朗的性格。
4 i( L) o) x- S: X白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许多民间歌手和表演艺术家创造了白族民歌和舞蹈。无论是在生产活动、节日庆典或是谈情说爱之时,白族人总爱用歌来表达自己的感情,用舞姿去展现自己的喜怒哀乐。4 c+ }3 p: ?( ~7 q
历史上的白族深受佛教与道教的影响,南诏、大理国时期的白族信仰佛教,皈衣三宝。至今白族民间仍信仰佛教、道教,有“洞经会”、“莲池会”及佛教协会、道教协会等宗教社团。白族还有自己的本主神、本主庙和本主庙会,对本主神的崇拜贯穿于白族民间生活中。
5 ]5 h* Z: `" a" s. @ / @, q) Z% S' {6 _
白族服饰
* p( {2 a. T, t; M" e1 L+ ? # l; w* L# E! e  L
白族:聚居于点苍山下、洱海之滨的白族人民,在生活习俗和服饰等方面,一直保持着本民族鲜明的传统特点。白族男女普遍崇尚白色,以白色衣服为重。大理地区的白族男子喜缠白色或蓝色包头,多穿白色对襟上衣,外套黑领褂,下身穿宽桶裤,系拖须裤带,有的还喜佩带绣有美丽图案的挂包。其他一些地区的白族男子,则又喜欢头戴瓜皮帽,穿大襟短上衣,外套羊皮领褂或数件皮质和绸质的领褂,谓之“三滴水”。显得敦厚英俊,洒脱大方。享有“金花”美誉的白族妇女的服饰,更是色泽鲜美,绚丽多彩。大理一带的妇女多穿白上衣、红坎肩或是浅蓝色上衣配丝绒黑坎肩,右衽结纽处挂“三须”、“五须”的银饰,腰间系有绣花飘带,上面多用黑软线绣上蝴蝶、蜜蜂等图案,下着蓝色宽裤,脚穿绣花的“白节鞋”。手上多半戴纽丝银镯、戒指。已婚妇女梳发髻,未婚少女则垂辫或盘辫于顶,有的则用红头绳缠绕着发辫下的花头巾,露出侧边飘动的雪白缨穗,点染出白族少女头饰和发型所特有的风韵。剑川一带的年轻女子则又喜戴小帽或“鱼尾帽”。洱源西山及保山地区的白族妇女,常束发于顶,上插银管,再以黑布包头,穿右襟圆领长衣,系绣花腰带,衣袖和裤脚喜镶绣各色宽窄不同的花边,有的还喜束护腿,显得十分匀称协调和俊俏美观。总之,各地白族的服饰虽呈现出某些地区性的差异,但色彩明快、映衬协调、挑绣精美、古雅端庄等,则又是共有的特征。
( u( C8 m. _* ~4 e云南的白族百分之八十以上居住在大理白族自治州,其他散居于昆明、元江、南华、丽江、保山等地,白族人口共有159万(据1990年统计)。9 X; Q* e3 B3 n! n% G% q: G1 o
白族服饰因聚居地不同而略有差异,但所体现出的总体特征是:用色大胆,浅色为主,深色相衬,对比强烈,明快而又协调;挑绣精美,一般都有镶边花饰,装饰繁而不杂。将其地域特点与白族服饰特色联系考察大致可寻出这样的变化趋势:白族服装越往南显得越艳丽饰繁,越往北越见素雅饰简;就山区与坝区比较,山区白族穿着较艳,坝区白族相对较素。6 ~9 b$ q$ M# J! W: ]1 Y
白族妇女的衣饰堪称造型与色彩调配的艺术杰作。青年女性的衣饰,主要有头帕、上衣、领褂、围、长裤几个部分。上衣多用白色、嫩黄、湖蓝或浅绿色,外套黑色或红色领褂,右衽结钮处挂“三须”、“五须”银饰,腰系绣花或深色短围腰,下着蓝色或白色长裤,或上下一体,色调一致,或衣、褂、裤、围腰各为一色,于多色块对比中求和谐。有的以嫩黄色上衣,配同样颜色的长裤,点缀大红丝绒的领褂,有的以湖蓝色或绿色上衣,配上黑色丝绒领褂,再以镶深色边、缀深色带的浅色围腰抬色,明快之中显素朴,秀艳之中见端庄,醒目大方,毫无细碎之感。
( K& q( ~" A9 H) w白族妇女的头饰比较华丽,往往与其上身穿着相映成趣。不同地区的白族妇女所戴头饰有不同特点。大理的妇女皆戴头帕,未婚者编独辫盘于顶,辫上多缠红白绒线,左侧垂有红白绒线流苏;已婚者多挽发髻,用腊大理市白族姑娘绣花服饰。
) L% u  H% v, e% t) p大理市白族中年妇女蜡染镶边服饰。染或扎染花布为头帕。洱海东部地区妇女爱梳“凤点头”的发式,用丝网罩住,或绾上簪子,用绣花巾或黑布包头;剑川的青年女子则喜戴小帽或布满玉兔银泡的“鼓钉帽”、“鱼属帽”之类;鹤庆一带的白族妇女所戴帽子像个大圆盘,形状别致,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各地妇女都爱佩戴耳坠,戴手钧镯。
. L9 s! I5 l+ g4 e+ a& M“要得俏,一身孝”。尚白的白族,以白色作为服饰的基色(大理)。白族男子一般穿白衫、长裤、裹腿、草鞋、外罩黑领褂,或皮质或绸缎,质料考究,俗称“三滴水”,腰系兜肚,下著黑色或蓝色长裤。
5 K2 D7 ^+ B" O/ g9 _; k& X剑川县白族服饰。白族服饰既是适应于白族人生产劳动、生活文化以及气候特点的产物,又是秀丽的湖光山色潜移默化地对白族人审美观念陶冶的结果,具有独特的风格。# y: l& G' M8 s. s! b* w
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白族和周围汉、彝、纳西、傈僳等民族发生密切的经济文化联系,白族人民不断吸收了镃连各民族的优点和长处,大大地丰富和提高了本民族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水平。但白族人民的社会生活习俗和科学文化技术方面,仍然明显地反映出自己的民族特点。
5 b+ [1 j/ G, ^. p& {# T( j1 g/ j在服饰方面,白族男女都崇尚白色,以白色衣服为尊贵。大理一带的男子多穿白色对襟衣,外套黑领褂;海东(洱海东部地区)男子则外套鹿皮领褂,或数件皮质、绸缎领褂,俗称“三滴水”,腰系鹿皮或绣花兜肚,下著蓝色或黑色长裤。女子服饰则各地不同。大理地区多穿白上衣、红坎肩,或是浅蓝色上衣、外套黑丝绒领褂,右掖结纽处接“三须”、“五须”银饰,腰系绣花短围腰,下着蓝色宽裤,足穿绣花“百节鞋”。未婚妇女编独辫盘于顶,已婚者改为挽昌。海东则梳“凤点头”的发式,用丝网罩佐,或缩以管子,均用绣花巾或黑布包头。剑川未婚女子则戴小帽或布满玉兔银泡的“鼓钉帽”或“鱼尾帽”。大人小孩均喜报羊皮。约在本世纪三十年代以前,内地城镇妇女,多有缠足者。后来,随着社会风气的进化,已逐步废弃。解放后,白族人民的经济文化生活不断提高,民族服装也向着更有利于生产,更美观大方的方面发展。2 o" R2 p* V8 B7 a

6 r- R6 T; ^3 F白族婚礼
/ A4 Z2 q+ }3 z0 N+ K0 n8 w
2 S2 z1 w* g8 _: R7 \( Q白族婚礼有人曾概括地说,在大理地区参加白族人家的婚礼,不仅能品尝到白族的名优特产食品、佳肴,看到绚丽多彩的民族服饰,而且还能体验到一次难得的妙趣横生的独特民族风情。
( P5 D0 T) n# y白族婚姻实行一夫一妻制。过去婚姻多由父母包办,男方要付昂贵的聘礼,举行婚礼时还要花费很多的钱财。现在虽随时代的发展有很大的改进,但至今还保留有传统的古老的风情习俗。
* B! E5 _- @# K- Z+ @' D" Z1 T% F; D, b男女经过自由恋爱或经人介绍,经定婚确定关系后,在举行结婚时,男方要在正喜日(即结婚日)之前,请人搭好彩棚。并在结婚正喜之日前一天晚上,要邀请乡寨中会唱演戏的人来唱戏(俗称板凳戏,即一人拉琴,几人扮不同角色演唱人或请人唱带有恭喜祝贺之词的吹吹腔(即用唢呐伴奏)、大本仙等曲调。人们一边吃、喝、品尝着主人摆下的果品、茶水。 酒,一边唱,一直唱到半夜三更,在座的人不分老少、男、女,品食一碗圆宵,以示预先庆贺大团圆。3 H$ \9 R- `9 D+ h) [! t
第二天,即正喜之日,从早上起便开始摆宴待客,当来宾开始品尝果酒后品食酒菜佳肴时,新郎在一个陪郎的陪伴下, 踩着唢呐吹奏起的“龙上天”乐曲,一桌一桌地给客人们敬酒、敬莱,而这敬法要跪着双手托盘把酒、莱(只一盘或一碗茶)一敬上。迎亲时,有的地方新郎不去,迎亲的陪郎、陪女在媒人率领下,在唢呐声中去迎亲。到了女方家门口唢呐手要用力高声吹奏“蜜蜂过江”、“大摆队伍”、“迎亲调”等内容欢快、热烈的乐曲6次,女方家才由几位年长的男女亲戚数人出来招呼迎新的人进门。然而,有趣的是,有的地方迎亲的人刚要迈进门,就被女方家的几位老人拦住路,用出几副对子(即楹联)或提几个意想不到的问题等类的语句,如:“你们从哪里来?”“路上碰见什么?”让媒人或新郎回答,人们把这一习俗叫“路考”。这一问一答不仅要灵机应变,而且还要讲究决,对答如流和有风趣,显得很有学问。若哪一方一下子反应不过来;常常会引起一阵阵爽朗而又充满喜气、欢乐、愉快的笑声。有的地方迎亲时新郎必去,同样碰到“路考”,人们称 “考姑爷”或“考新郎”。
0 }( `( H3 M  E* s4 u! W; K/ \! B( q& }迎亲的人们进门后,女方家便由4个或6个小男孩逐一给他们敬献苦茶、甜茶、糖茶。然后由媒人(或新郎)给女家父母、兄嫂、长辈拜堂、敬酒,女方父母给煤人小孩披挂一道红彩。这时新嫁娘(新娘)要大声哭起来,人们把这哭称为“哭 嫁”。一般是先哭父母,后哭兄嫂、弟妹、长辈、女伴,这哭不仅一边哭,而且一边成段成段地哭唱父母养育之思,兄嫂。 弟妹之情,伙伴友谊,长辈的关心爱护,今后自己不知如何生活等,若遇到妯娌不和就趁这时也借哭之机,用调子哭唱出自己心中的不平,然后才随迎亲的人出门。在去新郎家的路上,有的地方新娘是坐轿或骑马,在欢快、激越的唢响乐曲声中上路。) J; F* z$ J5 h, P- v9 d" P
迎亲的队伍还没回到男方家,早已有男方家的长辈在门口相迎。人们一进门,新媳妇便在伴娘及男方女长辈的簇拥下上楼进行梳妆打扮。在新娘梳洗打扮时,在楼下从楼梯口到新房的必经处,早已等候着准备指新娘的人们,据说这格新娘的习俗是为了沾喜气而留传下来的。待新娘装扮好,准备入洞房前,只见两个10岁左右的小男孩举着用松明点燃的火把,在人们喜悦欢乐声中,从楼梯口飞步跑向洞房,随之新媳妇在两个伴娘的簇拥下,在人们争相掐新娘的举动和嬉笑声中大步跑进了洞房。 洞房门坎上放有一副马鞍,门上挂有一把筛子,内安有一面镜子,镜子上又安放着一张弓,弓上有并排散开欲射向前方的三支箭。这些吉祥物是祝贺一对新人今后生活勤劳、勇敢。 幸福的象征。新媳妇进洞房后片刻,便开始举行拜天地、拜父 母仪式。有的地方是在进洞房之前便举行了拜天地、拜父母仪式。有的地方一对新人入洞房时,风趣的是俩人都不约而同地争坐枕头,据说谁先坐到枕头上,今后就谁当家,不过,这只是为风趣增添一分欢乐,往往是女先男后,那也奉行和符合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习惯。然而,这时不知是谁在那盆暖和又象征兴旺的炭火里理好的辣子面发挥了奇效,辣味直呛得新郎、新娘流泪,呛得不时消鼻涕、打哈欠,逗得出出进进洞房的人们笑声不绝,使洞房洋溢着一种独有的喜气。一阵嬉笑过后,辣味呛过,夫妻喝交杯酒,以示相敬相亲,永结同心,恩爱白头。晚上有的地方新媳妇由女方长辈二人和伴娘及男方家长辈妇女数人相陆在一起吃“细巫席”(即新娘席)。席散后, 有的地方在阵阵欢快的喷呐声中,开始举行“除拜”(即拜亲) 仪式,“除拜”就是由新媳妇拜男方长辈,受她一拜的人都会得到她亲手加工制作的布鞋一双,上辈人接过鞋子,多少要给她几元钱或一点礼品。最后由新娘下辈人、邻里小孩一齐拜新娘,每人都会得到一份喜钱或一件礼物。这时老者笑吟吟,小者心花怒放,围观的人常常在唢呐声中爆发出一阵阵欢乐的笑声;使婚礼增添了不少的欢乐和炽热的气氛。 待“除拜”结束,年轻人便一齐拥入洞房,一边品尝新媳妇由娘家带来的果品,一边在嬉笑声中开始进行闹洞房的风趣活动。
) m& ~+ }4 e! }5 N; B3 ~% I0 [第二天,男方家送喜神,女方家接新人回门,一般都是当 天返回,路程远的则在娘家留宿,至此,婚礼结束。
" Q, |* |0 Z; k- d# |3 r $ X; K3 k4 l0 ~9 y
白族婚俗
* n$ G. P3 \( C; a! W' t
- L" }# o* h2 |1 G  q/ V2 e白族维系一夫一妻婚姻制,同姓同族不通婚。订婚要测算生辰八字,财礼较厚重。新娘到了男方家门,要“退喜神”,即由两人持火把在新娘周身晃过,也称“退马车”。新郎新娘在堂前拜礼,新娘要依次先后敬苦茶、甜茶、泡酒,蕴含人生苦尽甘来的意味。次日新婚夫妇回门,女方父母送以家畜家禽。当天要返回男方家。
# p* G8 Z; d6 @  \1 Z" H解放前,白族的家庭组织基本上是小家庭制。儿子婚后多与父母分居,也有少数“四代同堂”的大家庭,但多为地主阶级。白族社会内部存在看封建家法制度,家族和家庭成员间的辈份很严,平辈兄弟姐妹间,也以“长支为大”,亲属称谓上,哥哥或姐姐的子女不论年龄大小,均一律称兄、姊。家族内部有族长,族内士切事务和纠纷必由他仲裁方为有效。$ h! \0 l* P9 b2 f& c, U
解放前,族长多为地主、乡保长把持,他们利用宗法制度作为维护封建秩序和巩固封建地主经济的工具。解放前,白族实行男子财产继承制。妇女无继承财产的权利,俗谓“母鸡做不得三牲”,这也充分反映出白族妇女在旧社会的卑下地位,白族婚姻基本上是一夫一妻制,除同姓同宗不婚外,不论本民族内部或与其他民族之间都可通婚。碧江白族堂兄弟姐妹之间也可以婚赌。大理海东、剑川一带行姑舅表优先婚。各地婚姻多为父母包办、媒人说合。订婚要测“八字”,送厚礼。从前盛行早婚,也有童养媳的习惯。剑川与大理海东地区的自强少在订婚后,凡逢年过节(主要在端午节、中秋节和冬至节),男方必须向女方按时送礼,直至结婚为止。中间若男方停止送礼,或女方拒而不受,就表示解除婚约。这种收受财礼特魂,实质上就是封建性的买卖婚姻。大理中心地区婚前除再次过大礼外(俗称“催嫁银子”),还必须送一只绵羊祭女方的“本主”(村寨守护神)。结婚当天,新娘要哭别父母、兄妹,用花轿抬至男家大门,再由新娘的兄弟一人炔步背入新房,途中有许多围观小孩向新娘撤米花,还一边争着掐捏新娘子周身,表示“祝福”和“取吉利”的意思。待新娘一进洞房,陷郎们又将辣子撤入火盆,使满屋发出呛人的气味,新娘新郎相对大咳;在喜酒肉中,也加了很浓的辣子面和花椒面,使新娘新郎汗流满面,无法下咽,逗得人们笑仰不止。因为白语中的“亲热”与“辣”昧读音“亲”酥麻味读音“构”的意义相近,所以借用撤辣面和花椒面作为闹喜节目,确是想的巧妙,灰谐有趣。
- u5 x) U- h& R( t解放前,洱源罗乎山区白族还保留有原始群婚残余的婚姻制度。即女子结婚前可以有自由的性关系,婚后也可以保持这种关系,或婚后男家有外客(男子)时,多以妻子作陪,负责招待客人,认为这是对客人的最太尊敬。把节”中还有这样一种风俗:刚生婴孩的家庭,要在大火把下请乡亲们喝“喜酒”,祝贺母子平安。* M; n1 X3 J) o9 c
剑川石宝山每年夏历七月二十七日至八月三日还有“八月会”,届时男女老少,盛装朝拜山神。青年男女则野营山赞,昼夜弹唱,结对比赛,声震苍窜,兴尽始散。
+ s) V* b0 ?% S& n+ b
& F+ q( z9 ^8 X) Z白族丧葬
+ f/ t! j! I6 J5 G8 \6 V4 z) u1 H
) k/ G1 p) }" q; w在丧葬方面,明代以前因受佛教影响,盛行火葬;经过长期演变,解放前已改用棺木士葬。—男子死后一般即行装殆,妇女必须等候娘家人看后才能人棺。以后出滨送祖坟安埋。一般人家的坟墓为“一层桥”或“两道花门”,穷苦者仅垒土为坟,而达富贵人则竖“三碑四技”,建有“城门洞”式的墓道,并立石人、石马、石狮、石象等守卫坟墓。碧江白族停尸在正房中,晚闯围绕尸体跳舞、唱挽歌。出摈后垒土坟,并在死者头部方位竖一根长粟木,挂有土锅、麻布裳等祭物。将死者生前用物一并殉葬,以示悼念。解放后,革除了丧葬中许多繁文缛节,大大减少了人力和物力的浪费,对生产、生活都有一定的积极作用。白族葬礼,重视“接气”,放含口时举行送魂归祖地仪式。然后向亲邻报丧,由孝子净尸,停放尸体并杀猪祭灵。入棺仪式要请村中老人主持。木匠师傅点血开棺,主持人以言语安魂,之后设灵堂,亲友前来祭拜,夜晚以歌舞送灵。丧葬形式为土葬。2 L6 y: T# e' I

$ {( D7 h* j% Y2 j. X白族的民居建筑" c, m4 k6 p) ~- r6 P) D
: l+ @9 z3 Y+ i7 y. \+ g
白族民居,是白族建筑艺术的一大景观。, h4 n- l: O' ~1 H
与游牧民族不同,白族自古以来从事水稻为主的农业生产。定居是农耕民族最主要的特征,因此,注重居住条件就成了白族最传统的生活方式。再客籍和土著杂居的地方,过去曾有这样的俗语流行:说白族人是“大瓦房,空腔腔”,客籍人则是“茅草房,油香香”,意思是白族人节衣缩食到了倾其所有也要建造起结实舒适的住宅,而客籍人即便在简陋的茅草房里,吃食却毫不马虎,茅草房里经常油味飘香。在旧时代,建盖一所像样一点的住房,往往成了白族人花毕生精力的大事。他们追求住宅宽敞舒适,以家庭为单位自成院落,再功能上要具有住宿、煮饭、祭祀祖先、接待客人、储备粮食、饲养牲畜等作用。0 C2 M) m' c7 P: h9 j" _* J
大理石头多,白族民居大都就地区取材,广泛采用石头为主的建筑材料。大理民间有“大理有三宝,石头砌墙墙不倒”的俗语,指的就是建房取材的特点。石头不仅用在打基础、砌墙壁,也用于门窗头的横梁。这种用材的特征沿袭的是南诏时的建筑方式。拒记载,南诏的民居建筑就是“巷陌皆垒石为之,高丈余,连延数里不断“。+ f: A, j: H* d4 |4 Z  ?9 {
就从院落布局、建筑结构和内外装修等基本风格来看,白族民居于中原民居建筑有着传统上的承袭。由于自然环境、审美情趣上的差异,白族民居又有自己明显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
+ Y, Q6 m8 h8 a4 Q0 N. P现在以白族四合院为例作大致的比较,首先从主房的方位来看,北京四合院的主房以坐北朝南为贵;而白族民居的主房一般是坐西向东,这与大理地处由北向南的横断山脉帚形山系形成的山谷坝子的特点有关,依山傍水,必然坐西向东。其次,北京四合院的住房大多是一层的平房,而白族民居基本上都是两层。8 x' V# C% f) W( J: I1 n& _# p
白族民居的平面布局和组成形式一般有“一正两耳”、“两房一耳”、“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六合同春”和“走马转角楼”等。采用什么形式,由房主人的经济条件和家庭大小和人口多寡所决定。白族民居的大门大都开在东北角上,门不能直通院子,必须用墙壁遮挡,遮挡墙上一般写上“福”字。
3 L# @$ ^+ y1 O* z2 j' S! G/ s' Z白族一切建筑,包括普通民居,都离不开精美的雕刻、绘画装饰。1 x0 V% X' j4 \& l$ c2 u; F- S7 U/ Q
木雕多用于建筑物的格子门、横披、板裾、耍头、吊柱等部分。卷草、飞龙、蝙蝠、玉兔,各种动植物图案造型千变万化,运用自如,更有不少带象征意义的,如“金狮吊绣球”、“麒麟望芭蕉”、丹凤含珠“、”秋菊太平“等等情趣怏然的图案作品。白族木雕巧匠们还特别擅长作玲珑剔透的三至五层“透漏雕”,多层次的山水人物、花鸟虫鱼都表现得栩栩如生。; c2 e/ D6 y8 ?5 }# d" j
“粉墙画壁”也是白族建筑装饰的一大特色。墙体的砖柱和贴砖都刷灰勾缝,墙心粉白,檐口彩画宽窄不同,饰有色彩相间的装饰带。以各种几何图形布置“花空”作花鸟、山水、书法等文人字画,表现出一种清新雅致的情趣。
& ^- A: ?7 O) h% z: Z0 W富于装饰的门楼可以说明白族建筑图案的综合表现。一般都采用殿阁造型,飞檐串角,再以泥塑、木雕、彩画、石刻、大理石屏、凸花青砖等组合成丰富多彩的立体图案,显得富丽堂皇,又不失古朴大方的整体风格。  V/ |8 x8 [5 G6 z9 |  A$ t( s
白族很讲求住宅环境的优雅和整洁。多数人家的天井里一般都砌有花坛,种上几株山茶、缅桂、丹桂、石榴、香橼等乔木花果树。花坛边沿或屋檐口放置兰花等盆花。种花爱花是白族的传统美德。
, s+ I7 I! w7 r3 ~7 y, n" M
% F" f& [- S# T5 o白族三道茶
2 S& d6 T3 |3 O, w% u+ S3 _6 D  Q2 j
) @' J) J2 z; c% V" [- z4 V白族“三道茶”指的是“苦茶”、“甜茶”、“回味茶”。头道苦茶又称“烤茶”或“百斗茶”,先苦后甘,能提神补气,使人神轻气爽;三道回味茶,放有花辣等佐料,喝了能满口清香,回味无穷。* {: C- V, J/ {8 M: `
白族三道茶源远流长,起源于唐初,之后不断得到发展,到了唐南诏国中后期,佛教在大理兴起,寺庙里倡导坐禅饮茶,游客也喜欢饮茶止渴,使茶道发展不小。经过宋、元时期到了明、清之际,白族家室多爱饮烤茶,招待客人饮甜茶,在婚事、节日期间专饮“三道茶”。随着旅游事业的发展,如今白族三道茶已发展到极富内涵的茶文化的高度,形式上每道茶之间都伴有3—5个歌舞节目,使参饮者既能品茶,又能赏心悦目,含义上寓以人生为“一苦”、“二甜”、“三回味”的哲理。
0 _/ i  W. p: o" S' W  X" i 7 {7 f6 z$ d+ o! s; B. k
三月街民族节# }+ _" h8 m/ a% L) ^0 p$ j
1 |/ e" M4 F6 n0 d
碧翠的点苍山中和峰下,古老的大理城西郊,每年农历三月十五,四面八方的人们踏着春的脚步,和着春的韵律,流水般地涌到这里,来赶遐迩闻名的大理三月街这千年古集、现代盛会。
+ H& E% E; \2 M- \2 t9 j拒白族佛教故事集《白国因由》传说,隋末唐初,恶魔罗刹久踞大理,挖人眼吃人肉,百姓深受其苦。唐贞观年间,观音从西天来到大理点苍山中和峰下向罗刹借地,施法术制服罗刹。百姓为感激观音,年年三月十五,聚于中和峰下,以蔬食祭之,名曰祭观音处。后人于此交易,传为祭观音街,即今之三月街。
; k8 H. R2 {8 C& i  M6 V/ U现存最早记载三月街贸易集市的文献是400多年前明代李元阳编纂的《云南通志》。这部书的《地理志.大理府.风俗》一节中载:观音市,三月十五日在苍山下贸易各省之货。自唐永徽年间到今,朝代累更,此市不变。知是观音入大理,后人至日烧香,四方闻风,各以货来。《大理县志稿》载:“盛时百货生意颇大,四方商贾如蜀、赣、粤、浙、桂、秦、缅等地,及本省州县之云集者诸大宗生理交易之,至少者值亦数万。”
/ T( y- f- M- n* u0 s& C. j根据大理三月街历来特产云集、贸易兴隆、民族会聚、歌舞通宵、影响广泛的特点,大理州1991年将它定为大理白族自治州三月街民族节。% p4 N; _% ]# L1 j& Z
今日的大理三月街比之于过去,不论是街场的环境条件,也不论是上市交易的货品,亦或是街期的民族文化活动内容,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7 t0 d/ y7 H. k
大理三月街街场是一片缓坡地,位于点苍山中和峰下,北有崇圣寺三塔,南有弘圣寺一塔,南北塔白如玉笋,隔场相望,擎天屹立。整个街场占地面约6万多平方米。自1980年以来,大理州、市把三月街作为民族经济贸易的窗口、欢度民族节日的场所来建设,树起了石牌坊,建起了刚架货棚,道场变得平坦宽阔,自来水管里流淌着苍山清泉,街场周围绿树成荫,是昔日古老的集市变得年轻,充满活力。街期,当夜幕降临,天上浑月如银盘,照得大地朦胧清幽,街场的一片灯火如灿烂星海。
$ N* l  O: Q; x1 K- {: z8 d4 _大理三月接有辉煌的过去,有锦绣的今天和明天。“一街赶千年,千年赶一街”,累世不断今胜昔,展望未来更胜今。) x7 `& `* i6 _

. r1 s/ d8 k$ c5 \; Q& R' E2 x# S石宝山歌会
. j$ H1 @. ]! `  P5 H 5 m/ v, N3 W6 c/ v' J
在大理剑川,最富魅力的人文景观便是以这里为中心举行的一年一度的石宝山歌会。
+ \2 x2 j) D, h6 l1 l3 U& ^% j2 H
  w: A' J0 z7 D" k7 j7 h石宝山歌会是白族地区盛大的民族传统节日,会期从农历七月二十六日至八月初一。剑川,洱源,大理,丽江,兰坪等地的白族群众从四面八方汇集到此,唱曲对歌,观光游览。弦歌之声,夜以继日地飘荡在山间林莽,不管男女老少,只要上得山来便会尽情抒展歌喉。老年人认为,在歌会上唱白曲,可以得到吉祥,亦或是平日在家已向神灵许下愿心,为保清吉平安,会期便一定要上石宝山唱上百十个调子,于是在歌会唱调子便成了还愿之举;中年人借歌会抒发情怀,表现自己的歌才;青年男女则多数以歌为媒介,寻找知音伴侣。曲调均为流行于大理州西北部地区的剑川白族调,以龙头三弦或吹树叶伴奏,唱词均为白族诗歌\" 三七一五\"的传统格式,格律严谨,不能跑调跑韵。因此,对歌既展示歌喉,也比试自己的 智慧和才能。优秀的歌手在熟悉掌握传统民歌的基础上,面对当时的情景,加上即兴创作, 往往妙语连珠,动人心扉。一旦棋逢对手,便对答如流,连日连夜唱下去而难分胜负。
关注官方微信

微信号:大白网

微博:大白网

QQ1群:4731622

QQ2群:4731622

全国服务热线:

QQ24485416

(工作日:周一至周五 9:00-16:00)
大理市
www@dali8.net

手机版-小黑屋- 大理白族|大理乡村旅游网|大理网|大理论坛|白族网|大理旅游网|大理信息网|大理生活网

技术支持:挖主机网络 Powered by大白网© 2006-2025 dalibaizu.com  滇ICP备19004088号 滇公网安备 532901020005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