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明光* e6 X/ s9 x# `. w/ [
丰盈的雨水过后,翠竹拔节,谷穗从苞蕾里竞相探头,包谷像婷婷玉立的少女染了秀发,瓜果在绿叶和草丛中捉着迷藏,当苍山上的各种奇花丽卉散发着诱人的清香的时候,火把花开了,火把梨红了,我知道白族人们的“火把节”就要到来了。
3 ~' }2 O0 E% n7 ^8 ~ p& J! W Y% a' }+ }4 Z. S% b8 t* D2 D. {
几年来,自己曾到不同地方过火把节,比如楚雄的彝人古镇,比如红河的石林,还有云南民族村,每次火把节自己都童心不泯,欢乐开怀,激情澎湃。但让我最难忘怀的还是家乡周城的火把节。家乡白族地区的火把节让我感到是那样的真切且丰富,温馨又实在。一想起家乡的白族火把节,就有幅美丽的画面在脑海中荡漾开来。
& @; K, ]) [9 R- i. \4 J- l7 {
8 ~& k0 D$ s" Y6 x$ u% P 家乡的白族火把节来自"火烧松明楼"的故事。相传在唐代,大理地区六诏之一的蒙舍诏首领皮逻阁企图吞并其他五沼。六月二十四这天,皮逻阁诱召各诏首领到松明楼喝酒,纵火将他们烧死。邓赕诏主的柏节大人早就看穿皮逻阁的野心,劝丈夫不要去,但迫于祭祖和南诏的威力,不得不去。柏节夫人知道此去凶多吉少,于是将一只铁钏戴在丈夫的手上,后据此认出了丈夫的遗体。南诏王见柏节大人貌美聪慧,便逼她为妾。柏节夫人假意答应,但回去将丈夫掩埋后,率众与围城的南诏兵浴血奋战,弹尽粮绝后于六月二十五日投海而死。
, }3 D) Q) e" ]/ N7 G6 F% V$ ~. c5 _1 Z% l N
每到六月二十五这天,家乡的各族群众都要穿上节日的盛装,杀猪宰羊,庆祝节日。小孩忙着劈火把,姑娘们忙着把从山上挖来的金风花根捣碎,包在手上染成红指甲,扎起一根根彩线串起的梨果挂满火把,以纪念柏节大人对丈夫的忠贞的爱情。入夜,人们点燃大火把后,孩子们各自举着小火把在田野上奔跑喊叫,不时将一把把松香面撒在火苗上,腾起阵阵烈焰。靠近海边的人家,还要进行划船比赛。人们以此来纪念高风亮节、坚贞不屈的柏节夫人。7 W" S* T( M8 o5 z: ~
5 B. y5 Y$ W! b% ` 家乡周城的白族人民对火把节极为重视的,每年的年初就为火把节准备开了。特别是白族汉子,每年的三四月份,家乡人都会相互邀约到箐深林密的苍山林海深处选择长长的毛竹和粗壮的树干,砍倒后邀约大伙带回家,趁毛竹还没有被风干之时,白族壮年们就用把毛竹编捆起来,然后用松明子镶入缝隙中,直到火把做成,才拿到院墙边上靠墙让太阳暴晒,等个把月火把完全干燥后,才移至月台上向阳又淋不到雨水的地方存放。我们童年时的小伙伴一般每人都有三四把火把,节日到了的前夕,哪把给姐姐,哪把给弟弟妹妹早就心中有数,到火把节临近了,把火把依次拿出来分发给姐姐弟弟妹妹,心中的那么点小男子汉气概油然而生。
& [* F6 ]1 R3 `$ g$ p6 {* ?0 _3 t, 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