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白族:扎染布开启大理旅游新“时尚”
3 H3 Y3 b; M* z+ I8 T% E
; L/ B1 ~. {+ d4 `. s
5 U9 E2 {' r0 O( w/ b关键词: 白族 大理 扎染布 三道茶 五朵金花 大理
) A+ c* U' W* k+ K[提要] 一千年前,“三道茶”文化从这里开启。上世纪60年代,电影《五朵金花》让这里被世人熟知。如今,能到这里买一块扎染布成了当地旅游的新时尚。改革开放以来,大理白族人不仅用一块布开启了他们的致富路,而且那些用图案拼起的白族故事正通过一块块扎染布为世人熟知。
- V* B0 g' D& M& x* J" G& n
1 J& v. \) r$ Y) _ Y
7 S7 }, l4 l$ |, q8 R. g* W- u% Z! A$ A! G
& y2 }6 f1 w$ n# z 白族简介:
! F4 D; L# F* \ 白族是中国西南边疆最古老的民族之一,早在秦汉时代就和汉族有了密切的往来,创造了本民族灿烂的文化。白族有近139万人,80%以上聚居在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云南的怒江、保山、丽江、楚雄、昆明以及湖南的桑植、贵州的毕节、四川的西昌等地以及东南亚各国也有分布。4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白族先民就在以苍山、洱海为中心的大理地区生活,创造了早期的水稻农耕文化,商代末期至西汉,又创造了辉煌的青铜文化。从两汉至唐初,在汉文化以及其他外来文化的影响下,白族不断分散和聚合,先后形成“东西洱河蛮”、“白子国”、“六诏”等酋邦,元代以后,白族地区的历史逐渐与中原汉族趋于一致。白族有自己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无文字。在中原文化的影响下,白族地区从唐代就被称为“人知礼乐,本唐风化”的礼仪之邦。白族男女崇尚白色,服饰以白色为尊贵。擅长采制大理石、木雕、石刻等手工艺制作。
4 ^9 {1 o- K, a6 H 白族崇信佛教和本民族的原始巫教--本主教,形成了庞大的本主文化体系。由于白族与中原汉族的密切交往,儒、释、道三教在白族地区亦广为流传并形成三教合流之势。白族能歌善舞,节日三月街、绕三灵、火把节规模盛大,内容丰富,“霸王鞭”、“八角鼓”、“龙灯舞”、“白族调”具有浓郁的民族色彩。 ( M! b, ^( |4 a' W" Y
0 y9 g' H( d6 K3 O5 B
" y( r. w+ c$ O- [( ]
" p; Q! p+ \7 z5 J& m! j10年前,段绍升的大儿媳妇刚刚开始做扎染生意。
& J; t& A' }0 H/ Y, J8 E
G/ X, ~5 y/ d [; O
) k$ @+ o) h7 ^, l @
7 F7 z% h1 v2 W4 w10年前,段绍升一家靠扎染生意在村里提前迈入了小康,他家里有5个儿子,而当时5个儿媳妇就被他戏称为“五朵金花”。
+ p4 O. O1 I, p$ ?$ Y3 T/ z5 M # `7 T% q% J* m. I" x2 j
; ~" u2 i( y `1 I
5 u$ s9 j3 @$ \) o" i( R' H' R( I
10年前,蝴蝶泉边的五朵“小金花”。
7 B' O( c4 ^, S
0 \+ H5 A$ w* ]5 T# N
' ~' z# v: b _! a- [, s0 n2 e- t) U$ a4 ^% q# ^; [
班禅(中)与段绍升大儿子一家。% t. ^# L) L, h4 y5 u+ k
# G7 L, W' L3 r$ c2 x
1 B* z) Y* @1 J2 w. O6 @' x) K! T$ ]
6 z# V7 _1 A M: @* M# i段绍升的大儿媳向我们展示她的新式围巾。0 ~* e4 a+ a4 H7 x
; X, X5 _8 Q0 k- G8 {' W
. J5 R* e# Z0 [# |7 N" P7 C c2 S5 d/ O. u0 u/ v- r9 Y
十年回访,再次来到蝴蝶泉边,白族“三道茶”歌舞正在上演。
+ k0 I* A Y5 M- M' P6 s9 V
. v4 M% N) J5 z# k, O
2 p1 M) o, z; ~- }9 F: H* X2 W7 }; R# A2 e8 F
十年来,来自非洲等多个国家的国际友人曾来段绍升家参观白族扎染工艺。# T; A$ Q$ L$ ^8 J' _, x% b0 X' A
! ?0 _, d: }2 J! y( R
" `/ N7 U8 N' z# J1 j3 x8 O! L0 n& |) l
许多外地的游客来到周城村民家中,体验扎染工艺。
2 F: ]! k5 m2 z5 q! K 8 W; E/ _; x- n9 Y$ r
( x) h! V5 T4 g c) P+ h" p4 }$ R4 S! j: k3 [4 A6 z+ J% U
在段绍升家的客厅中,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的照片被放在了最为醒目的位置。在段绍升看来,他一家能过上现在如此幸福的生活,首选要感谢邓小平。
j2 e8 L4 e& }3 L& n+ I, W; t |# |3 E
/ T* C0 ^- `' T6 g0 [/ C2 J$ O
% Y$ y3 e( q4 @3 e$ K5 z% f6 u$ i' j
3 i) o0 `- D) i; m3 f( D在晾晒扎染布的院子里,段绍升向我们详解扎染工艺。
) l ]4 ^9 F/ A( X1 Z2 g 8 y0 s2 \% Y/ w) H+ u! H
9 P& M( @ e% u+ Y( w" Q9 e: e- ]3 T1 V* d, h7 c" b% |
在染坊,工人们将扎好的图案的布进行染色。
6 v, u/ [, t. k# ? 1 y9 c- X" e2 X7 c
大众网-联通3G大理10月4日讯(特派记者 王磊)10月4日,“党旗漫卷中国红——走进56个民族家庭”采访团离开丽江,来到中国最大的一个白族村大理市周城村采访。一千年前,“三道茶”文化从这里开启。上世纪60年代,电影《五朵金花》让这里被世人熟知。如今,能到这里买一块扎染布成了当地旅游的新时尚。改革开放以来,大理白族人不仅用一块布开启了他们的致富路,而且那些用图案拼起的白族故事正通过一块块扎染布为世人熟知。9 p* f0 i8 L% m" T, J# F( e
+ l% E6 G! z8 ]2 | y* K C3 ^ “一块布”:周城人开启了“扎染”时代& h7 k/ L; f. l6 |/ ?) ^
7 x, v* Q8 D% W d) } 10月4日,采访团到达全国最大的一个白族聚居村落——位于大理蝴蝶泉旁边的周城村。在这里,领队施晓亮遇到了十年前采访过的白族大哥段绍升。10年前,段绍升一家靠扎染生意在村里提前迈入了小康,他家里有5个儿子,而当时5个儿媳妇就被他戏称为“五朵金花”。10年后,段氏染坊已是游客们旅程中了解白族扎染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6 W* I8 r6 Q; m0 A+ 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