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止发表博彩类、私服、色情、赌博、诈骗、违法广告等一切国家法律禁止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禁言并清空帖子,严重者报公安机关处理!

永平龙街古镇

0
回复
1636
查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2-20 22:36: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6 b+ y2 l1 w; y- U% E2 R" ~永平龙街古镇始建于明末清初,是博南古道上最重要的古镇之一,它是最集中、最有特色、最完美、最能展现明末清初建筑风格群的古镇。
5 k# u9 m* D4 R永平建置历史悠久,东汉明帝永平十二年(公元69年)就已立县,取名博南县,属永昌郡。“西南丝绸之路”是中国最早与外国往来的古道之一,其经过永平的一段,被称为“博南古道”,它历经两千多年的历史沉淀,文化积蕴浓厚,旅游资源丰富,永平龙街古镇是经博南古道前往大理巍山方向的必经之地,是来往马帮休憩歇脚的驿站之一。* Y2 B* {( l1 K) W7 O* M
古镇位于永平县城东南42公里,是博南古道上的东大门。龙街镇建镇于民国年间,是永平县建镇较早的镇之一。
3 f0 r; J6 q  o- I( b/ ?  i6 B龙街之名,因该地最早以属龙赶集而得名。据当地老年人传说,最早的街市建在现在龙街镇龙街村的狗街子村民小组,每逢集市贸易日,人们喜欢用骡马驮货物来交易,顺便将骡马放在周围的山场草地上,但到了傍晚,骡马却不见了,常常要跑到现在的龙街老街场这里才能找到,于是大家就决定把集市搬到此地,并将贸易日定在属龙属狗日,而且一直沿用到现在。. {4 A; p3 o( L0 o9 p+ i. j% J* N+ m
据民国志《永平县志稿》记载,龙街古镇僻在山间,平时并无市面,惟每值辰戌街期,永漾两县货物,咸集于此,附近村寨来交易。主要营业为粮食、油、盐、土杂、布匹及农家用品。赶街人数近乎两千,亦颇称繁盛焉。
- e8 {9 L; k. o1 B/ h8 v' `% c; q; l古镇经明、清、民国至今已有近3百年历史,形成了200多亩的老街道。
- A! w3 y% C) L1 a2 o古镇上有古树、古宅,古街、古道、古井、古树、古炮楼和古建筑群,构成了“古镇精粹”。
0 Q" Y/ f" m( R  |5 j: u/ @原古镇大街小巷均用石板铺垫,历经沧桑,目前只能看到为数不多的一小段了。
7 ^4 m7 o9 T; v% j+ j9 X古镇至今保存明清、民国时期民宅250余间,现存炮楼2幢、庙宇旧址和遗址2座、古井2口,还依然保存着民国时期的风貌。老街道以中间“工”字形街道为中心,两边利用自然山势地形错落布列,巷道布局合理,安全防御设施齐全。
) \  _6 X. ?( @1 b4 V难能可贵的是未破坏的清末民初的建筑比较多,保留大量民居、店铺及部分庙宇、古槐、楼阁、村墙、古井、巷道、牌楼等建筑构件,其中观音寺、文昌宫、回子井、陈家炮楼、义学碑等是龙街古建筑群中的精品,具有较高的文物艺术价值,也构成了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古镇文化景观。
" x6 ]7 c9 }7 M' e  X3 G永平龙街古镇历经百年而古貌犹存,其优美的自然环境和古朴的山村景色,向我们展示出了她深幽魅力以及值得去关注和开发的潜力。
关注官方微信

微信号:大白网

微博:大白网

QQ1群:4731622

QQ2群:4731622

全国服务热线:

QQ24485416

(工作日:周一至周五 9:00-16:00)
大理市
www@dali8.net

手机版-小黑屋- 大理白族|大理乡村旅游网|大理网|大理论坛|白族网|大理旅游网|大理信息网|大理生活网

技术支持:挖主机网络 Powered by大白网© 2006-2025 dalibaizu.com  滇ICP备19004088号 滇公网安备 532901020005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