洱源傈僳族,现主要居住在乔后镇的上下登岗坪、西桃坪、江溪、石曲、北沙岭、大园地,炼铁乡的纸厂、老厂、康家、新村、苡茨河、月亮坪、干拉立、上江盆、沙登、芹菜塘、丘家、火山、石桌子、青栗丛,以及牛街乡的灯草湾等地,其余7镇乡也有零星分布,与白、彝、汉族交错杂居。3 Z8 T) X0 g4 z/ {( O" M. E
(一)族称源流
1 e- i6 X8 i6 k0 \6 Z9 h; |% z 根据史料记载,傈僳族与彝、纳西、哈尼、拉祜等族,同为古羌人后裔。西汉前,傈僳族分属于“劳浸”、“靡莫”和“巂、昆明”部落,统称“蛮夷”。西晋时,傈僳族称为“乌蛮”,属彝语支的一个集团。唐代,傈僳族称为“施蛮”、“顺蛮”,同属“乌蛮”(彝族)。樊绰《蛮书》卷四说:“施蛮本乌蛮种族也”,“顺蛮本乌蛮种类”。唐咸通三年(公元862年),“施蛮”、“顺蛮”大部居今兰坪、维西一带,形成与“乌蛮”不同的一个民族,随之被称为“卢蛮”。14世纪,傈僳族先民被进一步明确为罗罗别种,即彝语支中的另一民族。明景泰《云南图经志》卷四载:“有名栗粟者,亦罗罗之别种也。”以后,傈僳族先民逐渐从母体中分离出来,形成独立的民族。" r( q2 [. q* e
傈僳族在其形成过程中,经历了几次大的迁徙。早期傈僳族先民居住在四川雅砻江及川滇交界地的金沙江两岸。明代,逐渐向云南西北部的澜沧江和怒江迁徙。一部分迁往腾冲、保山、维西、中甸等地,一部分迁往临沧、华坪、永胜、大姚等地。清嘉庆、道光、光绪年间,又出现三次迁徙,居住区域进一步扩大,主要居住在大理、丽江、永昌三府交界地带(今怒江州一带),并散及上述三府和姚安府所属的各州县。
2 h0 q A% n: S5 a/ Z( z) o+ K清光绪年间,傈僳族从维西和永胜首次迁入洱源县境。从维西迁入的自称“傈僳能”和“尼挪扒”,即“黑傈僳”;从永胜迁入的自称“傈僳铺”、“山后扒”和“米勒加扒”,即“白傈僳”。民国时期,傈僳人因迁徙及抗婚等原因从兰坪一带再次迁居洱源县境。$ H7 Q4 S+ W/ v3 L T, @6 F
(二)语言文字
- A K: N3 g* g* v8 p 傈僳族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洱源县境内的傈僳族通用傈僳语外,也讲汉语、彝语、白语。傈僳族历史上曾用过3种语音符号,一种是拉丁大写字母及其变体形式的语音符号,一种是苗文字母形式的语音符号,还有一种是音节符号。前两种符号系外国传教士拟制。后一种音节符号是20世纪20年代初维西农民汪忍波创造的,字体像汉字,以一个符号代表一个音节,符号没有字母,约有500字,在维西一部分地区使用。由于这3种文字符都不能正确而简明地表达傈僳族的语音,书写和印刷很不方便,最终都没有普及。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组织语言工作者对傈僳语作了调查研究,确定以怒江方言为基本方言,以碧江县东岸五区双美、戛娃基以上、紫岭阿达以下地区的语音为标准音,拟定了以26个“拉丁字母为形式、汉语拼音方案为基础的《傈僳族文字方案》”,1955年经中央事务委员会批准试行,1957年在云南省傈僳族中推行。洱源傈僳族进入境内稳定生活时间较短,教育相对落后,很少有人懂傈僳文。2 B, F {. Y3 a7 _5 ]
(三)社会形态 ; _+ k9 L( R4 z O1 \! S/ u
10世纪至14世纪中叶,傈僳族先民的主要居住区域属大理政权管辖,以狩猎、采集为生,尚未进入农业社会。到16世纪中叶,明景泰《云南图经志》卷四载:傈僳者“居山林,无室屋,不事产业,常带药箭弓弩,猎取禽兽。其妇则掘取草木之根以给日食。岁输官者,唯皮张耳。”天启《滇志》卷三十载:“力些,男跣足,衣麻布,植荞麦,善用弩。”杨慎《南诏野史》下卷载:“力些,即傈僳,衣麻披毡,岩居穴处,利刀毒矢刻不离身,登山捷若猿犹猱。以土和蜜充饥,得野兽即生食,尤善弩,每令其妇负小木盾前行,自后射之,中盾而不伤妇,从此制服西番。”傈僳族先民处于“随畜迁徙”和“食尽即迁”的生产生活中,尚未形成自己独立的经济结构。与其他民族杂居的傈僳人,受当地统治者的剥削压迫,为求生存爆发过起义,但遭明统治者镇压,大批傈僳族先民被迫向澜沧江和怒江一带西迁,傈僳族先民的民族组织逐步瓦解。明末,形成以家族及村落为单位的社会组织——村落公社,即以家族为主的“伙有共耕制”,土地、牲畜都属家族共有,实行集体耕作,集体放牧,按户平均分配粮食。清代,傈僳族进一步与其他民族交错杂居,形成以自然村聚居的形式,既没土地也无山林,租种土司或地主土地,沦为农奴或佃户,向土司和地主交纳地租达50%,还要承担各种夫役杂派。政治上受压迫,经济上受剥削,经济社会发展极为迟缓。至清末,仍有一部分傈僳地区处于封建领主制。
- b# Q: M' ]5 I2 F民国年间,绝大部分傈僳族已进入封建地主经济。以农业为主,但生产工具极为简陋,使用的铁质农具只有小铁锄、小铁犁、砍刀、斧头等四五种,木制的有背枷、弯木背篮等。耕地多是陡坡山地,耕牛为数极少,刀耕火种,轮歇粗放,包谷、荞子、稗子及不多的水稻产量很低,仅够半年食用,不足部分还得靠采集或狩猎补充。经济上仍是原始的自然经济,男子主要从事砍火山、犁地、狩猎、捕鱼、编制竹篾器等,妇女主要从事织麻、锄地、点种包谷及喂养家畜等。虽产生了铁匠、木匠等少量的家庭手工业,但生产的目的是为满足自身家庭的需要。黄牛、生猪、铁锅和粮食往往成为物物交换中的主要媒介。大分散、小聚居形成的傈僳村寨,既没有学校、医院,也无人识字,遇病求神送鬼,遇天灾人祸,往往十室九空。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在境内傈僳族地区实行改革,傈僳族人民在政治上翻身作了主人,生产有了发展。傈僳族人民同其他兄弟民族一道,政治、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有了长足发展。
) {! Z7 O* X6 {1 F C9 D3 w(四)婚姻家庭 ) Y9 Q* {5 @& i+ b O
傈僳族婚姻的主要形式是一夫一妻制。建国前,洱源傈僳族缔结婚姻多由父母包办,早婚早育、指腹为婚现象较普遍,且实行族内婚,盛行姑舅表优先婚配,也有转房习俗,寡妇再嫁不受歧视。一些地区尚保留着亚血缘婚残余,表现为同一家族内的男女,除亲兄弟姊妹外,其余叔伯兄弟姊妹或年龄相当的上下辈可婚配。新中国成立后,姑舅表优先婚配和亚血缘婚残余逐渐废除,婚配也不限于本民族内,与附近彝、白、汉等民族联姻的也较为普遍。傈僳族习惯儿子婚后与父母分居,组成独立的小家庭,若属幼子或独子则不与父母分居。傈僳族称父母为“阿爸、阿妈”,称哥哥为“大大”,称姐姐为“阿姊”,称妹妹为“咪咪”。
4 b. S( S/ K. c$ j4 o1 f(五)饮食 服饰 民居
, a+ D* z/ X. m0 p [. w 主粮为包谷、小麦、豆类、薯类、荞子,通过交换也有少量稻米。副食有蔬菜、猪、羊、鸡肉,也有猎获的野兽、采集的野菜菌类。腊生、糯米血肠、大块腊肉、自制米酒是独具傈僳特色的食品。傈僳族男子和黑傈僳妇女喜抽草烟,都有一支旱烟锅和一个烟盒,现多改为抽香烟。
1 s3 F+ m+ `$ H! r) H1 K旧时,境内傈僳族男女都穿自织自缝的麻布衣。妇女普遍穿右衽上衣,麻布长裙,头戴黑布绕子,脚穿绣花尖头布鞋。已婚妇女耳戴大铜环,以珊瑚、料珠为头饰。年轻姑娘喜欢胸佩一串玛瑙、海贝或银币,海贝上刻有简单的横竖纹或钻以小孔。男子穿有7对纽扣的短对襟衣衫和大裆裤,裤长及膝,头绕蓝布或黑布包头,有的还喜蓄长辫缠于脑后。头人或富裕之家的男子在左耳带一串大红珊瑚。男子喜欢左腰佩砍刀,右腰挂箭包,箭包多以熊皮、猴皮等制成。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生活的改善,傈僳族麻布服装逐步绝迹。傈僳族喜欢黑、蓝色,多用黑、蓝布料做衣裤,除年长者仍穿对襟衣和大筒裤、包黑头布外,年轻的多已改穿短衣服,和汉族无大差异。( U1 A' ?: [. A, y3 C4 \/ C" {
民国时,洱源傈僳族的住房很简陋,多为垛木房,用木料两头砍口垛集成墙,屋顶用木片或茅草覆盖。房屋较大的分两间,小的仅一间,多在侧面开门,中间置火塘,家人即围火塘而卧。新中国成立后,傈僳族人民逐步过上定居生活,有的用土筑墙,木料做屋架,房顶盖茅草。党的十一届中全会以后,一些傈僳族农户改用瓦屋面。房屋有主房、耳房和面房之分。主房住人,一般依地势而定,为三间式楼房,用竹子和木板做楼板,楼上用来装粮食和生产生活用具,楼下用篾笆或木板隔成三间,两边为卧室,中间为堂屋。耳房多用作厨房,内设火塘、灶、手磨、装粮食的柜子等。面房有两层,上层装饲草、柴火,下层为畜厩。
7 E& {, y, D# W3 J9 W" X( W(六)婚丧习俗
* z9 m$ o- X- u# K* v9 u 新中国成立以前,洱源傈僳族男女十一二岁时,父母就请媒人说亲,十三四岁时结婚。礼俗一般是双方父母议定,要来女方的八字,杀一只羊,烧羊膀对八字,如相合,男方父母则请两个媒人,拿着酒、茶、糖等礼品到女方家说亲,若女方家收下,就表示答应了亲事。大喜之日,媒人带上商定的礼物,领着娶亲队伍到女方家把新娘接到新郎家,当晚亲朋唱歌跳舞庆贺。3 B1 a- g$ }- E! ~ i
新中国成立后,洱源傈僳族婚俗一般为说亲、订婚、迎亲、回门四个程序。傈僳族青年男女通过打歌、赶集等社会交往,相互爱慕后,由男方请两个媒人带上酒、茶、糖及一只公鸡到女方家说亲。订婚日,男方家带10多斤酒、10多斤肉和烟、茶等礼物到女方家,女方村中的老人和亲戚都被请来喝酒,席间宣布两家正式订亲。迎亲前,新娘要亲手绣制出嫁时穿的一条裙子,媒人要去女方家商定过礼数目和迎亲吉日。迎亲日,新郎不去女方家迎亲,由男方亲朋与媒人6~12人,带上礼物和新娘的衣服首饰,吹着芦笙去女方家迎亲。当晚住在女方家,与女方家请来的歌手对唱调子,次日才将新娘接走。迎亲队伍到新郎家门口,新郎躲起来不见面,由新郎父母或与送新娘对等的亲戚出门迎接。待迎亲队伍进入堂屋就座,媒人才找出新郎,在一对男女陪宾陪新男新娘,先由新娘亲人宣读由其父母给新郎新娘取好的婚名,然后由新郎新娘拜舅舅和至亲,媒人在一旁吹葫芦笙逗趣。晚上,傈僳族全村人围着水塘唱歌跳舞,新郎新娘敬酒三巡,男女老少边跳边喝酒,边唱边踩水,直到水塘踩干。新婚之夜新人不入洞房,到第二天送走客人后才入洞房。婚后第三天,夫妇回新娘家回门,拜见亲戚,不留宿,即日返回。$ U4 Q1 I$ ]% E. g
(七)丧葬 . }$ v9 d9 W" `! ?& j! | V
具有速葬速埋、简单节约的特点。正常死亡者实行棺木土葬,死于非命者实行火葬。一般人死后第二天或第三天埋葬。, _# s( ^' V% { S2 Q+ G6 Q' v
棺木土葬的一般程序是:家人去世,派人向户族和亲友告丧,同时给死者剃头、洗身、穿寿衣,盖上白布,杀一只鸡连同酒、茶供献死者,然后入敛。死者是女性,要请母舅或后家人来入敛装棺。寿房放在堂屋正中高凳上,棺盖只是盖着不钉死,停棺大头朝里小头朝外,棺前供一碗肉,死者是男的供9片,死者是女的供7片,屋内铺松毛,儿孙坐在松毛上守灵。坟地由尼扒带两人去选择,由与死者不同属相的一人用锄头挖三锄,称作“开土”,挖后把锄头往后丢去,如果锄头顺势倒下,则认为顺利,即可开挖坟坑。
@% G5 X4 Z. J) J丧葬由主丧主持,副主丧发孝布。死者是男的,其兄弟为主丧,死者媳妇的父母或兄弟为副丧。死者是女的,其后家父母或兄弟为主丧,其丈夫的父母或兄弟为副丧。
& T! r' s( X' n: v" S人死的当天起,全村停止劳动两三天,人们携酒带肉到死者家吊唁。主丧要把送来的一只羊杀献给死者,杀羊的方式是先在两只羊角上绑上两条孝布,然后把羊牵到棺材前的门坎上杀死。所耗的烟、茶、酒等费用由主副丧和亲属负责。孝男孝女披白麻布,跪伏于灵柩两侧磕头答谢前来吊祭的亲友。
( H6 d% b( J$ H0 I( F5 }+ F j傈僳族村寨及家族都有公共墓地,送葬不择日,亲戚全部到齐就发丧。发丧用芦笙开路,出棺时小头朝前,由8人轮换着抬,中途不停歇,按祭司“尼扒”择定的时辰下葬。
; ~ u* T; N) R( z& i(八)历法节庆 - N4 \; d. C, a. K
在长期生产生活中,傈僳族人民根据当地山川地形、时序物候规律,创造了“候草木荣落记其岁时”的自然历法,把一年四季划分为花开月(即公历的3月)、鸟叫月(4月)、烧火山月(5月)、饥饿月(6月)、采集月(7、8月)、收获月(9、10月)、醉酒月(11月)、狩猎月(12月)、过年月(1月)和盖房月(2月)等10个季节月令。: b) {- c) U) U2 T6 r9 V, B0 ]- i2 o
洱源傈僳族除过清明节、祭祖节、端午节、火把节和尝新节外,最盛大的节日就是老年节,又称“阔时节”、“新年节”、“谷史节”、“过年月”,时间在农历的腊月三十至正月初七,似汉族的春节。
" g9 \% y2 Y; [; d$ e节前数日,用锥栗树枝将屋内屋外打扫干净,意为“扫除一切疾病,荡尽全部患难;扫除痛苦和困难,扫尽贫困和饥饿的鬼。”在大门前竖一棵青松,表示全家人像青松一样四季常青。在大门外插上青松枝,表示清除瘟疫疾病。在堂屋里铺一些青松毛,表示清吉。要杀猪宰羊,舂籼米粑和糯玉米粑,酿制香醇的水酒,并将第一臼舂出的籼米粑放少许在家中房前屋后的桃、梨、李、核桃等果树上,表示来年风调雨顺和粮食丰收。除夕盛宴前,先舀一碗饭,加些肉食喂狗,表示对护家、追猎、向太阳要来包谷种,为傈僳人立过大功的狗的回敬。年节,男女老少都穿上节日的盛装。节日的第一天晚上,长辈带领全村人唱“阔时节”歌,这是一部叙事长诗,平时是不能唱的。男的代表“阔时扒”(主人)回到人间与人们一起过“阔时节”;女的代表人们向“阔时扒”求福。“阔时节”歌一直从晚上唱到第二天早才尽兴而散。: R, @! P" U, M9 \5 G/ U0 S" n/ i
最热闹的当数初二和初三日,傈僳族男女老少都要聚集到公共场所跳舞、打歌。白天以跳舞、对歌为主,能歌善舞的男女青年怀抱琵琶,肩扛猎枪,挨家挨户去拜年。每到一户,便为主人跳舞、弹琴、吹笛子、吹口弦,表示祝贺。晚上举行打歌活动,一般是在场子中间燃起熊熊篝火,芦笙领舞,笛子伴奏,人们围成圈子,和着芦笙的韵律,边歌边舞,饮茶喝酒,直到天亮。初四日,各家各户要用糯粑喂耕牛。节日期间,傈僳族还普遍到邻村走亲戚和赶集,有的村寨还举行射箭、打秋千等活动。
3 Z/ H& M5 ]6 p$ w(九)宗教 禁忌 ) p& X% y4 V4 y+ ^* F" s, L* s a
洱源傈僳族除有部分信仰佛教、天主教、基督教外,普遍还存在图腾、自然、祖先等崇拜,也信巫教。) C- R: p, I8 {! r' z. M0 U
傈僳族先民的图腾有虎、熊、猴、羊、荞、麻等。居住在山区的傈僳族,认为山有山神,山神主宰着兽类,要使牲畜不被山中野兽伤害,进山打猎平安、顺利,就得祭献山神。在傈僳族聚居的村寨,还祭“公山”,由“尼扒”(祭司)主持,倾族公祭。
7 |3 e9 N a; V& P1 y2 `4 ?" s傈僳族崇拜水、石、火,还以村为单位举行祭天活动。傈僳人民在火塘的上方、靠近里墙的地方,放置3块石头,称为“支锅石”,是神圣不可侵犯的“石神”,平时不许人随便移动、跨越,每到除夕之夜,由家中男子在家祭祀“支锅石”,祈求“支锅石”佑护家宅平安。傈僳族把火塘视为神圣之地,铁三脚架被视为神圣之物,禁止任何人从火塘上跨越或将脏水泼进火塘。傈僳族祭祖,在家中设祖宗“香火”,“香火”系用泥捏成土碗,内插香。每家有3台“香火”:儿子的父母供在堂屋左角,妻子的父母供在堂屋右角,堂屋正中供远祖列宗。每年农历腊月三十剪白纸条挂在香上,表示对父母祖宗孝敬。# T& Y) |, L2 o! R, I P+ ~* \6 }* |
傈僳族的占卜,种类有海贝卜、鸡卜、蛋卜、手卜、十二属相卜等。; U/ k ]1 n+ h# E& g0 |
由于宗教信仰和生活习惯的原因,洱源傈僳族有一些禁忌:岁时农事方面,忌用人粪种庄稼和蔬菜,忌在庄稼田地里解大便,忌孕妇爬果木树;婚丧嫁娶方面,结婚时忌孕妇进新房,忌同属相人给死者挖坟坑,忌农历十月娶亲;日常生活方面,忌吃狗肉、牛肉及猫肉,吃猎物时忌说“吃够了”或“吃饱了”的话,忌吃自死牲畜和野物,忌坐门槛、跨火塘和坐火塘上方,忌乱动火塘边放置的三角架,忌大年初一去别家串门和孕妇随便进入别人家,忌外人随便进入产妇室内;道德礼仪方面,忌和长辈顶嘴吵架,忌搬家时拆毁房屋;宗教祭祀方面,忌别人乱动自家的山神树,否则要用一只公鸡敬献山神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