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兰花的“韵”

0
回复
309
查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11 22:31: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先看字典辞书关于“韵” 的确解。《康熙字典》:“韵,和也。”“声音和日韵。”“异声相从谓之和,同声相应谓之韵”。“又,风度也。”《辞源》:“风雅日韵。”写作诗歌押韵,指的是双句的尾字韵母相同或相近,取《康熙字典》前半部分释义。显然,兰花的“韵”其义应以《康熙字典》“韵,风度也”和《辞源》“风雅日韵”两种字面不同,但意义相近的解释。 有人说,韵者含蓄而不显露之意味也。不知作何解? 众所周知,我们玩兰花,体味兰花的“韵”,是通过对兰花的株形、叶态、花容和香味的赏鉴,以及兰花的生长习性的观察来完成的。观赏株形、叶态、花容是视觉行为,怎么能“不显露”呢?闻香味是嗅觉行为,加上兰香比较幽微,说其含蓄而不显露差可成立。但说到底仍然不尽妥当,因为香味的品格是要通过嗅觉加以审定的,虽然看不见,毕竟闻得出。即令是兰花的生长习惯,也是显而易见的,只不过这当中因为有人的情感的参入,发生了某种赏识的迁移而已。。因此,说兰花的“韵”“含蓄而不显露”,难免给人“玄”的感觉,好像赏识兰花的“韵”相当深奥难测似的。 实际是不是这样呢?当然不。 兰花的株、叶、花、香的形质映入人的感观,其品性如何直接影响鉴赏者的情绪,虽然有时会因人物、心态、环境的差别而有所变化,但总是大致相同的。如高大硕壮的兰株,多给人以俊健的感觉,而秀小玲现的兰株,则多给人以娇雅的印象,花的俊俏、色的鲜丽、香的幽微,都会令人陶醉而留连忘返。至于说兰具有喜静恶噪、和群厌孤、香洁自持的习性,并说这种习性影响了人,倒不如说因人移情于兰花而使兰花人格化了。上述种种鉴赏审美活动,就是兰花的“韵”的来源,离开了这些活动,兰花的所谓“韵”便无从说起,怎能说兰花的“韵”“含蓄而不显露”呢?所以,对兰花的“韵”我们不能故神其说,让广大兰友产生高不可及的感觉,妨碍审美活动向更高的层次发展。 为此,我愿说说自己的体会,供广大兰友参考。如上文所说,兰花的“韵”是可及可触,可感可说的,只是其中有层次的发展变化罢了。 对兰花的“韵”的品味,个人以为相对分为三个层次。第一是直观审美活动,通过对兰花的直接观赏品嗅完成。这个层次是初步的,也是基本的,是后两个层次的客观基础,离此,以后的审美活动便无从谈起。人们在此次审美活动中的感觉大致相同,很难有根本的差异,虽然可能会由于趣好上的取舍,或多或少有某些情志上的变化,但其核心审美结果决不会有大的分别。比如株苗的硕壮、娇秀,花朵的艳丽、清素,香味的浓厚、薄微,对感观正常的鉴赏者,绝不会出现截然相反的印象而致各执其说不相融汇。第二层次是在第一次审美活动的基础上,结合对兰花的文化底蕴和历史背景的了解所进行的带有某些理性分析的审美活动。这样的审美活动,由于要求兰友对兰花的相关知识和历史有所了解,所以可以这么说,谁在这方面的学识越多,谁的审美感受便越丰富、越深入,相反,其审美感受便越寡淡、越浮浅。而且,如果根本缺少这个层次的审美蓄备和审美过程,绝不可能向第三审美层次升华,甚至还会以为第三层审美活动是无稽之谈,是痴人说梦。因为,第三审美层次与人的性灵相关,是个人在典型环境中产生的典型情感与兰花性灵融合的体现,是人花一体的典型情结。比如孔子称兰香为王者香、屈原以纯净的兰香自喻、著名画家郑思肖画兰不画土以抗议元夺宋土,面对统治者索画发出“头可断,兰不可得”的怒吼……这些例子,都是人与兰性灵合二而一、人兰一体的鲜明体现,很难为一般人所理喻。但是,也并不是说第三层次的审美活动是不可感知的,只不过因为层次比较高,需要广大兰友通过努力,不断提高修养,才可登堂入室,进入审美的高级阶段,达到至善至和的境界。 不过,话又说回来,既然提到了“韵”,也就可能有虚化的一面,那就是通过观察兰株有高、有低的变化,兰叶有腴、有瘠的聚散,以及在春日和风中婀娜摇曳的风姿所产生的韵律感,体验展现出的某种潜在的音乐性,使人产生“心有灵犀”的奇妙感悟而获得的美感享受,便确是因人而异,只可意会很难言传的了。
关注官方微信

微信号:大白网

微博:大白网

QQ1群:4731622

QQ2群:4731622

全国服务热线:

QQ24485416

(工作日:周一至周五 9:00-16:00)
大理市
www@dali8.net

手机版-小黑屋- 大理白族|大理乡村旅游网|大理网|大理论坛|白族网|大理旅游网|大理信息网|大理生活网

技术支持:挖主机网络 Powered by大白网© 2006-2025 dalibaizu.com  滇ICP备19004088号 滇公网安备 532901020005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