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7年8月1日,被美国女作家史沫特莱称为“红军之父”的朱总司令,在南昌城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成为英雄城的缔造者之一。
2 W, I+ |, z0 J* z. [ 1960年,当时已70多岁的朱总司令在阔别30多年后,再次来到南昌。随后的1962年、1964年、1966年的春节前后,他3次来昌,期间与一位南昌普通养花工揭本观结下不解情谊,一时传为佳话。: T* H0 Z# C7 x: ^" \( Z% `0 P
今年是八一起义胜利80周年。62岁的揭本观先生以自己的方式,表达了对朱总司令的怀念,他向本报讲述了朱总司令与他的一段特殊情谊,以及朱总司令先后4次来南昌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1 v4 v4 P) d0 X, g2 h$ D7 O3 L
 1966年朱德在人民公园与工作人员合影(前排左五为揭本观) ' W% g& h" r) L6 y
 揭本观沉浸在回忆中
0 Z# ^8 L- r7 l+ T1 ]+ { D; K 期望南昌养好兰花换外汇 I& e+ ]( W# j( B) R" F1 e4 y
“第一次见到朱总司令,我既紧张又激动。”揭本观回忆。1960年揭本观还是一个小伙子,是南昌市人民公园一名普通的养花工,当时人民公园还没有完全竣工,外墙与大门还没有建成。
( {; a5 K3 C; S, @ 1960年春节刚过,几辆轿车停在人民公园的门口,揭本观看见很多领导,还有穿着警服的公安人员,陪同一位精神矍铄的老人径直朝园内走来,后来他才知道,这位老人就是赫赫有名的朱总司令。* [# b4 ~, P: B1 K( G0 }* q* \4 p
“面对这样一位全国人民心目中的领袖,我当时的心情既敬仰、兴奋而又有几分神秘、好奇。当他老人家走下汽车朝我们走来时,我又感到有些紧张、拘束,手足无措。”揭本观至今还显得很激动。6 O. O' o1 M$ e
不过,还是朱总司令先解了围,与揭本观等公园员工握手并打招呼,现场的气氛顿时轻松下来。
, k% n( d6 H- M# {9 x 朱总司令一边参观一边与随行人员交谈,他非常高兴地说:“八一起义之后再次来到南昌,可谓旧地重游。”当他看到公园花圃里仅存着为数不多的兰花时,突然显得兴奋起来。并向在场人员说自己十分喜欢种养兰花,还语重心长地向在场人员说:“兰花是中国名花,以前只有有钱人家才能养得起它,只有少数人能观赏它。现在是新中国了,你们要养好兰花……以后还要总结栽培兰花的经验,让兰花进入寻常百姓家中,还要争取用兰花换外汇。”
. u5 `( H1 F+ B) D 随后朱总司令叫身边的工作人员,将他带来的两盆春兰赠送给了南昌市人民公园,临走时还特别叮嘱要细心照顾好这些兰花。
- J2 j6 M3 T9 q! E ] “这是我第一次见到朱总司令,他与我们握手打招呼,还赠送兰花,让我们特别开心。”揭本观说。0 C9 R/ @$ n' o5 M( W
朱老总传授种养兰花经验; ~+ O6 T3 E( ~: C$ |- a# L
“自那次见过朱总司令后,我才了解到,朱总司令一生酷爱兰花,他老人家曾在井冈山的崇山峻岭之间采集兰花。如今的北京中山公园还有朱总司令赠送的井冈山兰。”揭本观一脸激动地说:“我终于理解了当时他老人家见了兰花缘何特别兴奋。”
8 z$ T* q0 t- @& w B1 V1 } 时间轻晃,很快两年过去了,转眼到了1962年初春时节,朱总司令第二次来到南昌考察工作。: u7 a3 ]" L3 {5 z2 W$ e5 c
“朱总司令没有忘记我们,他这次又来到了人民公园。”揭本观清楚地记得,当时朱总司令一边参观,一边与大家聊天。当他走到花圃时,发现两年前他赠给公园的兰花已经倒苗。
3 D7 j* ]" U/ Y. L “兰花挺难侍候,公园种养技术没有过关,所以……”当时负责养兰花的陆师傅低着头向朱总司令汇报,现场的其他人员也显得很尴尬,气氛一下子紧张起来。2 i1 v* T3 W. C2 \
只见朱总司令温厚地一笑,说:“是难侍候,兰花生性高洁,它讨厌浓肥大水……所以它的香味清雅幽远,古人称它为‘香祖’,王者之香。”
3 m1 d/ G$ {5 n: g7 W 陆师傅与揭本观等人听得频频点头,内心极为佩服朱总司令。看着兰花倒苗,朱总司令一点也不生气,不仅没有责怪负责养兰花的陆师傅,还鼓励公园员工们要认真总结经验。
* g$ Y" {+ k0 z6 q# ~ 他说:“养兰入门容易,但要精通就难了,栽养要得法,兰花才能生根发芽。”朱总司令一边参观,一边和揭本观等工作人员聊天,将自己多年养花的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大家。
5 J% e# G: _9 _% e3 V- I" _7 P 朱老总叫揭本观小师傅
/ r4 M: P, _: [& h8 C: A 1962年朱总司令参观完人民公园临走时,要求在场的省、市领导有关方面的负责同志关心兰花事业,还建议派出人员到外地去学习种养兰花的技术。5 }7 i. p7 b5 m* V0 Z( s( i1 x
“正是朱总司令的这次指示,让我有了受用一生的谋生本领,也让我更加走近他老人家。”揭本观心怀感激,今年62岁已退休的他,就是凭着一手种养花草的好技术,一个月还能轻松赚不少的钱呢。# X2 p, \4 |& Y2 ~( W. t2 _5 w# _
据揭本观回忆,1963年初,当时南昌市领导决定按照朱总司令的指示,在园林系统职工中,挑选一名年轻力壮、勇于钻研的花工,前往当时兰花产业最为发达的江苏无锡锡蕙公园,学习养兰技术。 ?6 w+ ~/ j5 W3 K
“我很幸运,由于年轻,被人民公园的领导选中到无锡去学习。”揭本观显得很高兴。1963年年底,揭本观学成回到南昌。+ a2 Z+ W) \5 q
“每隔两年的春节前后,朱总司令就会来南昌考察,每次来南昌必定到人民公园,每到人民公园也必看兰花。”揭本观兴奋地说。
7 P9 P- S! c( P a2 g: D! L/ C 果然,1964年春节过后,朱总司令偕夫人康克清第3次来到人民公园,当看到室内300余盆兰花长势喜人时,高兴得连声说:“好,好,好!”$ r9 X/ _& v8 G1 o3 ~$ O8 j
“那一刻,在场所有人员的情绪都被朱总司令感染了。”揭本观回忆,当朱总司令知道他已经掌握了种养兰花的技术时,显得很高兴,并与他聊了起来。9 r8 K. x0 {! ?8 C0 u$ q1 j
揭本观向朱总司令汇报了在无锡学种养兰花的体会,朱总司令听了显得很高兴,并说:“小师傅,你确实学到了不少呀,我也要向你学习了。”
0 r) F1 d2 Z5 h0 _6 P$ e$ E& Q 自此,兰花为媒,朱总司令与揭本观交上了朋友,揭本观也成了朱总司令每次来南昌必见的一个人。0 M7 ~2 b$ T/ X7 v
看到人民公园种养兰花的技术在提高,朱总司令特将带来的70余盆兰花,亲手交给了人民公园,交代揭本观等人好好种养。
) r5 c$ f9 ?+ e2 r6 K" F “70余盆兰花中,不乏精品,而且全是用宜兴兰盆装好的,非常漂亮。”谈起这次朱总司令之行,揭本观记忆犹新。$ D3 z. z* }& Q% X
泛黄照片见证珍贵情谊
$ M6 l" a) {8 g9 S b4 A* o# O% Y! P7 | “这张照片我一般舍不得拿出来。”揭本观一边小心翼翼地取出他与朱总司令已经泛黄的合影,一边激动地说。揭本观回忆:“那是1966年春天,朱总司令第4次来南昌时,在人民公园大门口照的。”
% t3 ]4 }5 ?/ |+ ]* c# N 1966年春天,朱总司令偕夫人康克清,第4次来到人民公园。朱总司令与康克清大姐提出要看1964年送给公园的精品兰花,公园领导就叫揭本观来介绍情况。' ^8 ^' i$ M. a& _- p9 `
“小师傅,您好,咱们又见面了。”一见面朱总司令与康克清大姐就和蔼地与揭本观握手打招呼。 w% Q9 r9 m4 p7 |# Q) C9 x
“当时我心里感觉暖暖的,没想到一代伟人还能记住我。”揭本观至今还记得朱总司令当时亲切的样子。8 o% r; j# P# D' m o- H
当朱总司令与康克清大姐来到花圃前,看到当年赠送的兰花长势喜人时,朱总司令与康克清大姐显得十分高兴。& h b) [' u' ?
“那天朱总司令心情十分愉快,主动提出要与大家合影留念。”谈起这次合影,揭本观难以忘怀。
2 l( _7 I8 `* X6 a! V6 ]" w 本来揭本观是站在离朱总司令较远的一角,但很快被朱总司令发现了,他一把将揭本观拉到自己身边,“小师傅,不要站得那么远,你就站这里。”
5 p5 U# Y/ l2 f$ j, p. ~9 _/ B “我既紧张又激动,一代伟人能让我一个普通的花工站在他身边合影,是对我一个普通职工的关爱啊!半个月后,朱总司令委托江西省公安厅的工作人员,给我送来了合影照片。”揭本观一脸幸福。* m6 a. W! j2 @+ B, W: D; T, ^
“朱总司令这次来南昌,还留下了墨宝。”揭本观透露,当时有人提议请朱总司令给新完工的人民公园及种养兰花的园中园题字,没想到朱总司令竟爽快地答应了。
, z0 _! i; s5 b 第二天,朱总司令叫人送来了他亲自为南昌市人民公园题写的两幅字。一幅是“兰室”,一幅是“人民公园”。; r {1 S, m$ v9 W; s$ ^! w( `
朱老总期望得以实现
) i& q- R/ @ m; a" }3 ^* k- X% B “朱总司令走后,南昌曾有一个培育兰花、发展兰花产业、争取换取外汇的梦想,但是被10年‘文化大革命’打乱了。”揭本观遗憾地说。# b# M# u: b) i+ ?6 k! E
据揭本观回忆,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养鸟种花,被认为是玩物丧志,是一种革命意志衰退的表现。' ~* m/ o. X, ? r t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当时很多种花的人把花砸烂,以示对革命的忠心。
4 r) I& e9 C, h8 t% f: z& i. K8 u 后来有人冲进公园,要毁灭这里的花草,尤其是朱总司令送的兰花。“当时有很多红卫兵试图破坏这里的兰花,我就明确告诉他们,这是朱总司令送的兰花,朱总司令不是走资派,你们要捣毁这里的兰花,我就跟你们拼命。”当时的情形揭本观历历在目。$ s6 z( p9 Y8 n. }* K9 N [7 h- g
红卫兵见揭本观态度强硬,最后不得不离开。但是令揭本观没有想到的是,为了表现革命决心,当时公园的一些领导执意要毁坏兰花。# h$ g% ^' m6 A/ \! s9 f! g
“他们把我调离工作岗位,负责其他工作。当时我没有意识到他们是为了毁坏兰花。”揭本观一脸遗憾地说。
! d: u" g% I7 O1 {( t3 G: y 后来这些红卫兵与造反派把兰花毁了,用垃圾车运出去倒了,有人告诉揭本观,公园里的兰花全被毁了。
& l. r) E1 S" P' M w “我跑去一看,一盆兰花也没有了,我不死心,又跑到倒垃圾的地方一看,满是砸烂的花盆,甚至连根都毁尽了。”揭本观痛心地说。# d. X, v9 {6 G; I. l
在“文化大革命”中,南昌不仅没有留下一棵朱总司令赠送的兰花,整个发展兰花的梦想也就此搁浅。
/ f5 T5 W( d1 S7 X6 ?: N 不过,“文革”后南昌乃至整个江西,并没有放弃对兰花的开发与研究,揭本观透露,经众多兰花爱好者的努力,如今江西有了兰花协会,在南昌还成功举办了好几届兰博会,南昌的一些兰花品种也开始与江苏无锡、浙江杭州等地方的兰花一样,出口日本、美国等国家。$ |; V9 J3 X f+ I: p: e2 x
“今天,在留有朱总司令足迹的人民公园里,虽然没有一棵朱总司令赠送给我们的兰花,但他老人家养好兰花、换取外汇、造福百姓的期望,如今已变成了现实。尤其是他老人家亲笔写下的‘兰室’以及‘人民公园’几个大字,依然高挂在人民公园的门额上。这些刚劲有力的大字是对南昌人民建设美好家园的激励。”揭本观动情地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