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止发表博彩类、私服、色情、赌博、诈骗、违法广告等一切国家法律禁止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禁言并清空帖子,严重者报公安机关处理!

用别人的钱做自己的生意

0
回复
366
查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13 09:36: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暨南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冯邦彦所著的《香港企业并购经典》一书介绍了自1970年以来的28个香港企业并购案例,这些手法丰富的并购案奠定了如今香港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格局,而当年并购案中的许多大佬至今仍然在商界中起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大佬们在并购案中所展示的高超财技都说明着一个道理,要善于用别人的钱做自己的生意。

那些大佬们的发家史

如今的华人首富李嘉诚当年还是塑胶花厂的老板,1971年才创办长江实业,1972年趁大牛市时上市,1973年先后五次发新股继续筹资,1975年又筹资一次,到了1976年,长实拥有的楼宇面积在短短四年间竟增加了17倍。可以说,要是没有资本市场助力,李嘉诚再有眼光,也是白搭。

这仅仅是个开始,1979年长实向汇丰收购和记黄埔22.4%的股权,成为控股股东。长实每股报价7.1元,而和记黄埔经资产重估后,每股净资产14元。李嘉诚捡了个大便宜不说,还只向汇丰支付首期20%收购款,其余的在两年内付完,而且,20%的首付还是汇丰借给李嘉诚的。可见李嘉诚多么善于用别人的钱做自己的生意。

故事远未结束。1985年,李嘉诚用低成本收购而来的和记黄埔从急需还债的置地地产手中购买了香港电灯34.6%的股权,成为控股股东,交易价格低于市价13%。



就这样,从长实到和黄再到香港电灯,李嘉诚只控股了每家公司30%左右的股权,就可以控制公司全部的资源去摄取下一个更大的机会。

1987年,趁着股市高潮,李嘉诚旗下的长实、和黄、嘉宏国际和香港电灯共募集100亿港元,为未来的发展大计又做着部署。

再看船王包玉刚。上世纪70年代末,包玉刚已敏锐地觉察到世界航运业将出现大萧条,开始实施“弃舟登陆”战略,而1980年收购怡和旗下的九龙仓是重要的策略目标。当时包玉刚与怡和持股十分接近,双方都在筹措资金争夺九龙仓控制权。包玉刚利用旗下的上市公司隆丰国际发行新股收购自己手中的九龙仓股份,从而减轻了个人财务负担,腾出了现金与怡和周旋到底。在关键时刻又找到汇丰银行提供15亿港元现金支持,最终,包玉刚成功控股九龙仓,实现了战略转移。

1985年,包玉刚利用九龙仓收购了英资老牌洋行会德丰,继续壮大了地产主业。

1972年置地地产换股并购牛奶公司也是如此。当时牛奶公司股权分散,有大片土地在城市发展区域,显然搞牧场的价值根本比不上搞房地产。用格雷厄姆的话来说,就是隐蔽资产的价值;用麦肯锡的话来说,就是不同所有者价值不同。置地地产通过2股置地股票换1股牛奶股票,不费一分一毫现金,最终成功控制规模宏大的牛奶公司。置地获得了大量的土地后,发挥了专营地产的所长,为股东(包括牛奶公司股东)带了不菲利润。

该书的很多并购案例都是发生在房地产行业中,公司比较常见的隐蔽资产就是房地产资产,这可以从一个侧面看到香港地产的发展过程。进而也可以看出,香港的商业界圈子非常小,前后几个不同的并购案互为关联和因果。

会经营,更要会筹钱

一个志行千里的人,会经营只是其中的一条腿,善于运用别人的钱就是另一条腿,两者都具备,才能够健步疾行。

事实上,运用别人的钱,远不仅限于运用好股东和银行的钱,还可以包括客户的钱、经销商的钱、供应商的钱、合作伙伴的钱,等等。

股神巴菲特以投资闻名世界,但他之所以获得如今的财富与他控制的保险集团密切相关。

上世纪60年代,巴菲特并购了Berkshire,进而收购了NICO保险公司、GEICO保险公司,后来还陆续收购了GaneralRe等一批保险公司。

为什么巴菲特如此钟情保险公司?因为他可以运用保险公司低成本的浮存金(收到保费与支付赔偿额之间的时间差所形成的准备金)源源不断地收购其他优秀的公司。

可以说,当年的巴菲特要是没有运用保险公司的浮存金投资,今天他至多是个比较有钱的宅男,而不是世界前几大富翁。

资产管理也是不错的行业,管理别人的钱投资,旱涝保收都能够收到管理费。当然前提是要做得好,钱才会不断涌过来。谢清海正是凭借如此,才从当年的报社记者变成如今市值90亿港币的惠理集团的主席及大股东。

再如,支付宝则能够免费地占用从客户付出到商家收到的这一段时间的资金。国内许多百货更是极力发行预付卡,道理是一样的。

上述行业是天然就能利用他人的钱,有些公司则以其优异的产品或服务和有意识的引导,同样成功地运用了别人的钱。

格力电器身处传统的制造业,却号称没有一分钱的应收账款和有息负债。在董明珠接手销售前,格力是经常被经销商欠款的,后来以优异的产品竞争力、巧妙的业务安排及自建经销网络才实现了经销商提前支付货款。

格力并不直接要求经销商以现金支付预付款,而是使用银行承兑汇票支付,这减轻了经销商的资金压力。对经销商而言,银行承兑汇票最长期限达六个月,足够将货物销售出去,所付出的代价不过是在银行存入一定比例的保证金。而格力不用担心销售会产生坏账,更巧妙地运用应收票据支付上游供应商的货款。

如此,格力减少了对运用资金的占用,节约了投资资本,在竞争激烈的制造业能长期保持高达30%的净资产收益率。

苏宁电器则站在了电器制造商的对立面。苏宁在与消费者之间进行现金交易的同时,延期3-4个月支付上游供应商货款,这就使得其账面上长期存有大量浮存现金,而这些浮存现金则可以用来开新店,销售规模的提升继续更多地占用了供应商的资金,从而形成了一个资金循环。

可以说,“类金融”模式为先前苏宁跑马圈地似地扩张起到重要的作用,也支撑了苏宁成为几十倍大牛股这一神话。

再如万科,一贯坚持快速开发、快速销售的经营策略,反映在财务报表上就是万科将1300多亿元的预收款项作为开发地产的重要资金来源,而有息负债只是700多亿元。这不但为万科节约大量财务费用,也使得其成为净负债率最低的房企之一,在日益严格的信贷和市场调控政策下,抗风险能力越强,最终也实现了越调控越成长的佳绩。

终上所述,成功地运用别人的钱大致分为三种情况,一种是拥有高超的财技;另一种源自优异的行业属性;还有一种是优异的经营加有意识的业务安排。而且前两种终究脱离不了第三种。《香港企业并购经典》介绍的案例中,大佬们其实还是创造了价值,创造了优秀的产品方案。

玩概念是行不通的

好的生意人大多都会利用别人的钱,相反,差的生意人,钱为别人所用,苦了自己爽了他人。当然还有第三种,用了别人的钱,生意却做烂了,例如创业板公司。

《香港企业并购经典》书里有一个著名的老千公司案例,即陈松青的佳宁集团。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老千股东或者公司的几个特征。一是充门面。大股东用豪华的车、豪华的楼,什么都讲气派,非要给别人财大气粗、信任的感觉,为日后的筹资铺路。而且收购企业不管价格。二是成系统。一般老千都控制好几家公司,自成一系,且之间的股权关系错综复杂,多层级控制。我个人认为,这还是为了方便筹资,旗下的公司不仅可以抵押融资,还可以互相拆借资金、关联交易。三是股权质押。老千公司没有什么资产,最值钱的就是股权,利用股权质押又去收购其他资产。而且,股票价格相比其他资产价格非常好操作。四是虚假交易。经常性地释放公司前景,交易资产,或者什么行业热就做什么,利用虚高的股票价格又去融资收购,形成循环圈。

热衷并购、热衷资本运作的公司普遍没有好的下场,陈松青的佳宁帝国崩溃了;梁伯韬的百富勤破产了;鹰君系的罗旭瑞旗下的百利保控股和世纪城市从十几二十年前的高点至今跌了96%以上,市净率0.27;“股市狙击手”刘銮雄的华人置业目前只有0.5倍市净率;收购了道亨银行和恒隆银行的国浩集团经营业绩也很烂,现在市净率0.6倍。还有电讯盈科,股价相比十年前至少跌了90%以上。香港市场究竟造就了谁?精彩只是大佬的,悲惨都是小散的。(《香港企业购并经典》书评/502的牛)
关注官方微信

微信号:大白网

微博:大白网

QQ1群:4731622

QQ2群:4731622

全国服务热线:

QQ24485416

(工作日:周一至周五 9:00-16:00)
大理市
www@dali8.net

手机版-小黑屋- 大理白族|大理乡村旅游网|大理网|大理论坛|白族网|大理旅游网|大理信息网|大理生活网

技术支持:挖主机网络 Powered by大白网© 2006-2025 dalibaizu.com  滇ICP备19004088号 滇公网安备 532901020005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