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梦推崇个人主义:只要辛勤耕耘,你就会有收获。但是中国梦似乎更推崇集体主义:只要你辛勤耕耘,国家就会有收获。”秒杀金句在网络上被迅速地转发分享,可这种话也只有外国人说得出来 ,此语出自英国独立报专栏作家克拉丽莎塞巴格-蒙蒂菲奥里之口。其实,美国梦推崇实现,中国梦推崇向往,完全不是一回事儿。国人身处一个浩瀚的漩涡之中,水流之极与汹涌令人无睱顾及其它。木心说,人生如梦倒好了,人生不如梦,是醒不过来的现实。有梦总比无梦强,哪怕是一场自娱自乐的梦。
游走于美国与中国之间的高晓松自有一场娱乐梦。这是他做《晓说》的电视脱口秀和出版同名书的初衷。“我梦想的职业就是门客,公子就是大家。大家去努力奋斗,去实现自己的梦想。但因为你奋斗,你没有空读闲书,我来替大家读;你没空聊天,我来替大家聊。我是门客,大事我不负责任,但是我可以让大家的业余生活有趣一点。”这是典型的娱乐主义腔调,纯粹是打着娱乐别人的旗帜为达到娱乐自己的目的。这种事儿也就只有高晓松干得出来!
我特别崇拜日本作家村上春树,惊讶于他怎么可能一个人做出那么多成绩:小说家、翻译家、旅美客座教授、马拉松爱好者,美食音乐都精通。这类人应该更靠近神而不是人。我本来不大待见高晓松,因为他总写青春,写得矫情得不行。比如《立秋》,“总有些随风,有些入梦,有些长留在心中,于是有时疯狂有时迷惘有时唱”。青春都认不出来他了,他怎么还为人家哀伤?
读过《晓说》系列和《如丧》之后,我发现高晓松正走在通往神坛的路上。一个用英文给好莱坞写剧本的北京土著令我兴奋不已,确切地说是种狭隘的民族自豪感。也终于理解了他为什么书写青春?“我们终于可以老到谈谈未来”了,青春如丧,理想不灭。高晓松是个彻底的理想主义者,只是用娱乐的方式表达。当我们被房子、车子、票子的海洋淹没时,他挺身而出说:我领着大家来娱乐吧,我们太缺乏娱乐精神啦。读书不全是为了应试,也可以听着晓松瞎胡说长点见识。当然,他说的不一定全对,书中的点评便是妙绝的无间道。点评“历史上的犹太人”的叶扬(独眼)就是个无情的抬杠者。这就是我们读者的乐趣所在啊,史实越辩越明,无非对错,我们在意的是体会迥异的思维方式。
“高晓松刨根问祖,揭秘欧洲列强恩仇录”的视频我看过一回,高晓松上台便说,组织者也没事先跟我说就让我上台讲点什么,那就讲下欧洲地图吧。哗啦拉开一张欧洲地图,手执教鞭的他便洋洋洒洒地讲起来,英法德的百年恩怨随着时间缓缓流淌。当讲到维多利亚女王就是欧洲的贾母,欧洲就是一大观园时,我都笑喷了。文冤大学士的点评更是出无厘头之奇:仰脖一口“川宁”,我代曹雪芹喷了。
写过《同桌的你》的高晓松,如今站在台上,面对下面一双双青春求知的眼眸,他的青春怎能不如丧?不论是讲中国的千年科举,还是美国的人与物,又或我们的八十年代,他对时间流逝都充满了深深的敬意。时间是我们积攒见识的容器。不长点见识武装自己,我们的小世界终究要被大世界吞没。他用一种独特的方式把青春找回来了。
在“大师荟萃的八十年代”篇尾,高晓松说很多美国人羡慕中国人,因为他们认为希望比自由更珍贵。《晓说》是为希望点燃的一把火,若无法将你的世界烧成春天,也会带来一个晴天。阅读不止,希望不熄。(《晓说2》书评/夏丽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