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许多人会和我一样,对公路电影有种既偏执又可笑的看法,认为公路电影展现的无外乎是一望无际的,高低起伏的公路,地面上折射出的阵阵热浪将汽车和原本笔直的道路炙烤得摇摇晃晃,公路旁是广袤的凄凄芳草,大朵的白云下盘旋着几只残忍的秃鹫,这的确几近虚幻得要死。而公路电影在这样的场景中所讲述的内容,也无非是人在路途上所发生的各种故事。老人与孩子,生与死,迷茫与逃离,爱情与背叛,脱离现实的道路上也不过是一个个西西弗斯在自我戕害与摧残,青春期不断自我繁殖与分裂的幻想泡沫最终会回到社会的正常轨道,过着一种叫做“平凡”的日子。
其实,不是,完全不是这样。在内陆飞鱼的新书《毫无目的去一次远方》中,给出了不一样的答案,不同的解读方式就是不同对待世界的方式。同样生活在西南一隅的著名书评者朱晓剑给予此书很高的评价,他认为这是国内第一本写公路电影的评论结集。但我个人认为此书的意义不尽于此,在书中有一句话触动了我;“神话中的西西弗斯要结束一天天推石头上山的机械性工作,简单看来只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松开手被滚下的石头压死,和石头一起埋葬到山脚,六根清净一了百了;另一种是自己也变成石头,齐心协力和这块石头一起生长,稳妥成一个块垒,等着另一个西西弗斯来推你上山。”对于这个神话,我总是在想第一种可能性,而从未想到过,原来,还有第二种可能性。要和石头一起生长,直至自己也成为一个稳妥的块垒,也许就是现代人常见的精神病,画地为牢自我囹圄的状况正如我们想象中的公路电影那样枯燥乏味,淡然寡趣。而真正的公路电影中,却因不同的遭遇,不同的风景,不同的人物而充满了不同情态的人生况味。逃跑注定成为一种生活的姿态,我想起一个不断逃跑的朋友乌青,不愿凝成另一块沉甸甸的石头,不断逃跑的青年作家,有着迷雾一般的冲动与幻想,在梦与现实之间他选择了逃跑,选择了做一个地道的西西弗斯。
如果说西西弗斯的神话注定是一场石头与人之间的悖论,那么生活带给我们的不过是“好玩”二字。如何让自己活得蓬勃有趣,这是生活的哲学命题。是陷入后现代工业中成为机械疯子,还是跳进信息泥沼中无法自拔,精神病院是不是早已活着一个清醒滋长的自己?
但是,与其说《毫无目的去一次远方》是在探讨生活哲学不如说是在给出一种逃跑的可能性,无论是青春最拉风的摩托党,还是小清新系的单车,抑或是轰鸣狂躁的钢铁汽车,甚至是悠闲散步式的徒步,都是一种荷尔蒙式的精神流浪。这些公路电影一边呈现的是远方的无限景致,另一边则是心灵自由的边界。而在剧本中出演自己的人们,无论是像《天生杀人狂》、《末路狂花》、《邦尼与克莱格》那样带着摧毁一切的慢镜头——“冰箱,传真机,纸张,电视机,水果,食物,各种奢侈品即刻爆裂成碎片飞上了天际,像蘑菇云一样渐渐膨胀,炸开,四散飞扬。”——绝不回头的奔向远方,还是像《中央车站》、《菊次郎的夏天》带着温情与善意地踏上寻亲之旅,每个呈现出自由芬芳的个体在奔逃的路途中,总是离不开时代的大环境。比如“1969年纽约格林威治村石墙事件,以及1969年的同性恋民权运动”的环境中,产生了乔恩?沃伊特和达斯汀?霍夫曼主演的《午夜牛郎》和李安的《制造伍德斯托克》。也比如在2000年至2005年期间日本经济机制急转直下,而导致许多濒临溃败的家庭,从而产生了《人造天堂》、《无人知晓》、《大逃杀》、《青之炎》、《金丝雀》、《人造天堂》这样系列的公路电影。
上世纪五十年代,杰克?凯鲁亚克借萨尔说过一句话:“我还年轻,我渴望上路。”也许,这正是为什么我们依然热爱电影,体会“在路上”的神圣与珍贵,从而让我们不止一次地又冲动又莽撞地想带上自己离家出走,去看看那条属于每个人的“永无止尽的大路”。(《毫无目的去一次远方》书评/轩辕十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