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曾经问过自己:为何爱情与谎言总是相生相伴,如影随形?譬如言不对心的誓约,譬如慎始无终的背叛,譬如一句将所有旧日缠绵化作虚妄的“我不再是你写信给他的那个人了”?
你又是否曾经问过自己:为何爱情总想把我们变成另一个样子?让放纵不羁的人装出一副完美纯洁的笑脸,也让敏感害羞的人深深厌弃自己表现出的热情?
我们都曾拨开人群追逐爱人的身影,直到发现站在他/她面前的自己是如此笨拙、懦弱、一无所长。为了留住爱人的目光,我们不得不假扮成另一个人,一个更风趣幽默也更才华洋溢的人。为了把自己冻结在最初令爱人怦然心动的那一秒,我们不断编造着现实,直到再也承受不起爱情和谎言的双重重量,逆着虚幻的波光陡然坠落。
也许可以这样概括马丁?苏特这部小说的主旨——因爱而生的谎言的不安与为爱而死的激情的颤栗。
小说由两个发生在不同年代的爱情故事组成,讲述酒吧服务生大卫意外得到一部未曾发表的手稿,为了吸引自己心仪的女孩玛丽,大卫萌生了自称作者的念头。玛丽为其中的悲剧爱情深深打动,不仅真的爱上了大卫,而且瞒着大卫把手稿寄给了一家出版社。小说出版后大获成功,被誉为“战后德国最重要的爱情小说”,但手稿真正的作者旋即循迹而至,并越来越多地介入和掌控大卫的生活,也挑起了大卫和玛丽之间日渐激烈的矛盾。最终,大卫以一个令人意想不到的结局摆脱了这场噩梦的纠缠,却终于还是失去了玛丽。
一点温情,一点悬疑,一点令人啼笑皆非的阴差阳错,再加一点催人心碎的无奈,就构成了大卫和玛丽的爱情的全部——至少是表面上的全部。尽管这条线索看似简单得有点过分,却也因此更适合普罗大众的胃口。我们很容易就能把自己代入进大卫这个角色,与他一起打开潘多拉的床头柜,陪伴他手足无措地站在玛丽面前,和他一样满心酸楚地看着玛丽投入拉尔夫的怀抱,也很容易预见到大卫将要为爱迈出的铤而走险的一步。不知不觉间,我们就成了这场骗局里的同谋,和大卫一样苦苦挣扎在崩溃的边缘。虽然我们早就知道,就算作者再怎么假装好心地反复恳求上帝别让这个故事悲伤地结束,彼得和玛丽都还是注定只能迎来一个破碎的结局。
只是在马丁看来,光拆散一对恋人显然还不足以挑动读者的神经,于是他又引入了另一对生活在五十年代的情侣,彼得和索菲。尽管在书中仅以片段的形式存在,但只要读过几本传统的爱情小说,就不难拼凑出这段恋情的走向——两人遭到索菲家人的反对,索菲被送往寄宿学校,索菲对彼得的爱随着时间一同流逝了,彼得伤心欲绝地写下这部手稿(其中大部分都是倾诉相思之苦的情书)后,骑着摩托车撞向悬崖……
这段旧日恋曲本身并无特别之处,却是书中不可或缺的点睛之笔,以某种难以言说的微妙形式影响着大卫和玛丽的结局。当大卫为玛丽买下一枚戒指,他第一次在朗诵会上念出一封情书,以莉拉而非索菲的名义——那是玛丽为这本小说取的名字。从那一刻起,谎言渗入了他的灵魂,仿佛他真的已经变成了彼得。而他们的命运也开始悄悄靠拢,只是这次,阻隔在他们之间的并非玛丽的父母,而是大卫那“像祖父一般”的杰克。大卫的抗争与彼得的守候一样只落得徒劳,最终,玛丽不得不以索菲的方式向大卫宣告爱情的结束。留给大卫的,只有电脑屏幕散发的微弱的光源,以及文字处理器上等待被书写的直线。
在爱情消散之后,我们总是试图要为一段关系的终结寻找某种解释,某种借口,某个能够被怪罪的人。在大多数读者眼中,把谎言当作爱情前提的大卫确实最容易被当成替罪羊。去看一看阿兰?葛斯彭纳以小说为基础翻拍的电影吧,它问出了一个谁都不曾在书中提及的问题:玛丽到底是爱上了作家大卫,还是服务员大卫?如果大卫一直是个服务员,玛丽还会爱他吗?即使导演在影片结尾颇为仁慈地给出了一个肯定的答案,让两人破镜重圆,但那显然不是会让马丁?苏特满意的答案。事实是,玛丽没能等到大卫摆脱杰克的纠缠就投入了别人的怀抱;就连大卫自己都知道,“她爱上的是一个作家”。
是的,爱情是一场病,一场容易染上却无药可治的病。为了避免被责难,我们只好转向书写,以一种更为私人的方式写下一封漫长的告别信。但我们又终将被记忆欺骗,那些浸满了尼古丁的回忆总在这个或那个节点上惹人嚎啕,难以继续。我们一边书写,一边痛惜那些至为幸福的时刻在经历的当时便已注定失去。也许,为了偷偷安慰自己,我们不自觉地改变了故事的开始、经历,或是结局?也许,我们本就已经被彼得故事所欺骗,根本没有那样的誓约,根本不曾出现过如此美好的经验?否则为什么在杰克(尽管他不是小说的真正作者,却是这段爱情的见证者)眼中,彼得是个可怜的傻瓜而索菲却成了婊子?
也许不是。也许爱是真的,不爱也是真的,只是他们刚好错漏了一拍,一切就变得不对劲了。但我们已经不敢相信,毕竟,谁不曾是恋爱中的骗子呢?
如果你也曾是小说结尾时的大卫,试图为悼念去写作一个爱情故事,怀着失爱之人的切肤之痛,一字一句地记录下爱人的昔日笑颜,在打字机的嗒嗒声中一再确认自己的心脏仍然因为爱情的酸楚而不断跳动,那么你一定会佩服马丁在文中展现的对爱情免疫的能力。和大多数上了年纪的人一样(马丁?苏特在写作这部小说时已年近六十),比起歇斯底里的激情和刻骨铭心的绝望,他更愿意用一种宽容的态度来对待爱情。他的叙述简洁、流畅,不急不缓,带着淡淡的忧伤调子,纯粹得如同一场初恋。唯一的煽情只在彼得写给索菲的情书里,而它们又是那么真切、动人,仿佛可以看到安德烈?高兹的影子:
我坐在我的阁楼间里,不管朝哪儿望,总能看到你。看到你关灯。看到你拉上窗帘。看到你打开床头灯。看到你在搜索无线电台。看到你把头发散开来。看到你坐在床上。看到你在看着我。看到你把头朝后一仰。看到你闭上眼睛。看到你张开嘴唇。看到你。看到你。看到你。
这是彼得和索菲的故事,也是大卫和玛丽的故事,亲爱的上帝,作为读者,我恳求你,别让这故事一再悲伤地结束。(《爱情谎言》书评/杨四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