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文学著作都被改编成过影视,但是鲜少有作品能够与原作达到高度的一致,更不要说超越了,有时候文字所承载的广度很难被影像完全的再现,这点上阿根廷作家曼努埃尔?普伊格曾经被改编成电影、话剧的《蜘蛛女之吻》也不例外,但是本书却自有一种特别之处,即小说本身就好似一部画面感极强的电影,它将文学与文艺巧妙的结合,以文字捕捉镜头的触角,通过强烈的情感投入引发视觉的感官之旅,又不失文学的张力。小说的表象主题相对小众,但是藏匿其下的性情却是直通人类之根本。
溯回到此书的出版年代,1976年,可以想见,电影并无今日之华丽,也不会如此之滥觞,大片与烂片云集,惟独欠缺诚意之作,而观影者方面,对电影多抱有新奇之感,心态也较为纯粹,两者之间的契合是最为平衡与平等的,于是达到最好的少苛责、多享受的状态。反观阅读,长期以来,是很多人如饥似渴的取得生存之外的知识之源泉,又或者是生活消遣的不多乐趣之一,无疑,如若在那个年代阅读《蜘蛛女之吻》会为读者带来很大的冲击,更会引领很多人由阅读走向电影的无限奇幻之地,可是而今,我倒是很希望这样一本书,能够带领一些人回归传统阅读的乐趣。
《蜘蛛女之吻》是一本有着强烈电影画面感的作品,虽然同样长于蒙太奇的营造,但是它并不像“新小说”派代表人物阿兰?罗布-格里耶那样,以全然碎裂的镜头感向传统小说宣战,对于普通读者来说,格里耶的文字之于影像的置换完全打破了故事性的叙述,使大多数人产生了阅读的障碍。而曼努埃尔?普伊格笔下的《蜘蛛女之吻》虽然采取简单的对话形式,却以大故事套小故事的方式,用完整的叙述和起伏的情节弥补了留白的缺失,既形成了空置的镜头感,又不失流畅的渐进,并不会让读者失去阅读的乐趣,恰恰相反,通过主人公精准的讲述,以及对主线的聚焦,反而剔除了观影时(特别是文艺片)许多冗长而无趣的过渡,增加了人物的鲜明性。
小说前三分之二只有两位人物出场,并且场景只局限在一座监狱中,作为室友的政治犯瓦伦丁和同性恋莫利纳,前者代表了男性一贯的特质,理性的头脑和本性的欲望,而在曼努埃尔笔下的莫利纳却充斥着女性的敏感与细腻,这一度是被社会所不耻的,当然,时值今日,整个环境已经要相对宽容多了,可以让我们更加正面地去了解认知第三类人群,即莫利纳自喻的“蜘蛛女”,小说后半部分时而冒出来的对同性恋成因的注解更像一份精简的研究报告,而它的升级版恰是不久前央视播过的一部纪录片《子宫日记》。于是我们不难理解,这本书当年出版时缘何遭禁,当曼努埃尔试图用理论与情感的双重方式为被社会唾弃的群体寻找被接纳的出口时,必然会被社会的常态所不容,虽然当年的读者读到这本书所感受到的震撼对于今日之读者已经弱化了很多,但是当莫利纳为瓦伦丁讲述一部部电影时,当莫利纳无微不至的照顾瓦伦丁时,当莫利纳为瓦伦丁赌上性命的时候,汹涌的情感洪流依然注满了世俗与性别的沟壑,让人淹没于纯粹的大爱之中。
在监狱枯燥而千篇一律的日子里,莫利纳为瓦伦丁讲了五部电影的片断,瓦伦丁却吝啬的只在心中重温了一部自己最爱的影片,这些故事里,有寓意深刻之作,如金钱豹女人的桎梏、索比女人的救赎和女仆的新生,也有情节引人入胜的爱情之作,如法国舞女与德国纳粹军官、被包养女星与落魄记者,而叛逆的亿万富翁之子的故事是其中笔墨较少的,也是最直白的直指政治的一篇。据说这六篇故事中有几篇是有电影原型的,虽然考证起来比较困难,但是阅读完本书,确实勾引起了我对原电影的兴趣,这点绝对还要归功于作者娴熟精妙的文字描写。
其实这些书中的电影故事,是非常值得进一步细细体会分解的,每个读者自身的差异性显然会影响到各自的体悟,表面上看这是一部有关同性恋的小说,但是它故事中的故事和在故事的演进中,两位主人公的对话却涉及到人生的方方面面,理想、爱情、亲情、性别的错位、生活的方式、政治的追求、生存的意义等,而这一切都让这本作品变得超乎寻常的文艺与别致。(《蜘蛛女之吻书评/影随茵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