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独属于江南的黄梅季节里,一本旅行记录,一本全世界25个国家25岁左右25个成年人的成长瞬间,一本“无意识”的对25个国家和民族的随笔,在我的闲读里引起了些微的涟漪。这本游记的作者是西班牙的“八零后”马克?塞雷纳,话说他在25岁时,被他“那无尽的好奇心”和“某种无意识的”引导,宛如当年杰克?凯鲁亚克的《在路上》所描述的那样,开始了在25个国家与25个人的邂逅。随后成书《二十五岁的世界——我在25座城市,遇见的25个人》。
随意翻看,不用太多计算和或对作者有太多了解,便能知道这书独立成章的每一篇都诞生于2008年,特别是描写北京的那篇彻底清晰地告诉我们那年北京举办奥运会,回溯当年的全球,这本书似乎足够“包罗万象”四个字,涉猎的国家、人和事异常宽泛,五大洲五色人种,想看到什么样的故事都会不经意在书中发现,绚烂的赛台乃至监狱等等,正如马克?塞雷纳在《序》提到的“在路上”三个字,恰好印证了这点。
倘若读过美国著名作家杰克?凯鲁亚克《在路上》便能感受那本书所表述的“垮掉的一代”内质,都会想到马克?塞雷纳期望他这本书到底有多深远的影响力呢?恐怕后人才能真正结算吧,对于八零后来说,同样有着很多类似当年“垮掉的一代”的负面标记,故而八零后马克?塞雷纳则宣明地说“这本书想要描写的是不久后将要领导世界的一代人,这二十五个人帮助我们了解他们的祖国的现状,并猜想其未来。”看上去是给八零后“昭雪沉冤”的宏大的目标,同时他力求“每一页都是真实的”,同时力图淡化自己在其中的角色。颇有“雄心万丈”。
于是,读者们便可以带着相对“平常心”跟着这本游记,去他旅行的25个国家结识他所描述25个人,等到进入他们的生活瞬间之后,会觉得这本其实是旅行笔记的书,展开的的确是分布在全世界25个国家时年25岁人的小小的“故事”,同时,在感受这些瞬间片段里的生活时,读者自然有一种与这个世界很近、这些人很近、但与这些心很远的感觉。有一句诗句涌上心头:“紫陌红尘拂面来”。掩卷之后,又会发现这样的平面的表述又有些浮浅,虽然这恰好符合作者在开篇里提到的“在路上”三个字——去什么地方,见着什么人,说过什么,感觉到什么,却不能表达什么,只能将所有一切都尽可能地留给读者和看客去“浮想联翩”了。最有意思的是,这个充满浪漫思想和理想主义的作者在让读者们“浮想联翩”之后,还希望“当权者做决定时所考虑的诸多宏观经济因素同等甚至更为珍贵”,我倒觉得有些“一厢情愿”了,只要读过此书,就会发现这25个国家的绝大多数“当权者”是不会读这本书的。此外,对于喜欢深思的人来说,真正去认识这些国家这些人,恐怕这本书是不够的,只因它里面的故事显得零星单薄,有些以点盖面的嫌疑了,好在可以换个方向想——这世上又有哪一本书能完全彻底包罗全球的呢?答案又是同样明确的,因此,读者也会对这样的距离释然。可见这本书也可以算是有趣,同时,也是超出了绝大多数人视野能及范围,并可以让人有兴趣探寻的。
虽然在成书之后的《序》里马克?塞雷纳写了那些提示读者阅读方向的核心句子,实际上他从“起飞”的一开始就是没有目标和目的地的,据说他原文是先写在博客里给他妈妈看的,从一开始,他就“在路上”去探寻这个星球上的国家和人,像一个“梦游想者”,带着他在西方现代时尚中被变得散乱破碎的注意力,以及他刻意想要保持公平公正的西方思想,他努力结识着“有富国的穷人和穷国的富人、有文化的和没文化的、狡猾的平民。城市的菁英、男孩、女孩、成家的火单身的、理智改变世界的、循规蹈矩的、榜样或反例……”,简直尽可能涉及就涉及,同时也尽可能地将整个反应迟钝、心灵脆弱、反应力薄弱的人类社会和世界暴露出来,读者最能感受到的是作者努力在展示的是那个敏感性的“全球”,这就是二十一世纪的八零后的生活吗?恐怕绝大多数读者都不会认同,特别是读过北京篇的中国读者,读者们恐怕会否定作者所说的“全球青年的忠实写照”,只能承认这是全球青年的一瞥罢了。因而透过他“无意识”和“无目的”,会发现他原本的初衷和他的“八零后”特色,由此更容易被他的特质所吸引,最终依然会发现很多值得去探寻探究的地方——透过“八零后”的眼睛看——全球的各种各样不同的和相同的国家问题、民族问题、男女问题、社会问题、人生问题。等等,即使“当权者们”没有可能注意到,但读者会注意到。这点来说,这本书则特别适合于热爱思考、心灵敏感、有梦想的人——能一窥管径。
一本能读薄也能读厚的书,恐怕只有游记能做到,正像杰克?凯鲁亚克那本书展示的一样,马克?塞雷纳在《二十五岁的世界》里展现和表达着八零后的心灵层面,展示他们面对人生、面对未来、面对社会、面对世界,以及面他们即将担当和必将担当的各种责任的态度,以便给予世界上同龄和不同龄的人们引起思考的方向和空间,或者说,心灵敏感、心思宽广的人们,会喜欢这样一本同样是心灵敏感的人完成的,看上去粗浅,却能慢慢品味、既能感受世态炎凉,又能为灿烂阳光所温暖的书。(《二十五岁的世界》书评/蓝文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