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那个将一切自然生灵视若亲朋的戴江南,她是那个藏在草窠后凝神张望鸟儿一举一动的戴江南。
她看到了金雕的骄傲,忍着红蚂蚁的叮咬趴在石壁上和金雕妈妈对望;她朝一只因太胖而掉队的旱獭善意地微笑;她和牧羊狗玩耍,在嬉笑中大声朗诵诗歌;后来她在雨后研究蘑菇,然后得出结论:“好看的蘑菇都长在牛粪上,不知这算不算大自然的秘密。”我想她在说这句话的时候一定是又轻松又严肃的,就好像一个大自然的造物不小心窥见了大自然羞于见人的秘密。
她看到的东西实在纷繁。
譬如雪豹是多么珍贵且难得一见的野物,她竟能抱雪豹娃娃在怀里,而且还是两只,不仅如此,她还抱怨:“夜里,它俩没命地玩耍,我却要趴在窗户上,像个潜伏的特警一样,观察动静,担任它俩的夜间保卫。几天下来我的黑眼圈加重,头痛欲裂。”但你若认为她是只爱珍稀动物并以此来炫耀那你就错了。她着迷的还有哈熊、狼崽、天上飞的和地下跑的鸟、她家的小羊及所有流浪的猫,等等等等。
这么说吧,她着迷的是她所在的世界里所有自在的存在——那些慢腾腾的、耗费了漫长而久远的时间形成的存在。正因为久远而漫长,所以牢固,真实而动人,就连她所关注的人,也是质朴、经得起考验的。这叫我们这些习惯于变化多端而又无聊透顶的生活的人们,读起她的文字来,羡慕得紧,嫉妒得紧。
戴江南,她一定有一双世界上最美丽的眸子。否则,又怎能看得到这世界上如此动人而平凡的景象。
而她的语言呢?亦如鸟类的羽毛或动物光滑的皮毛,柔软、绚烂、美丽,却无半点矫饰;她的情怀若高山、若流水,若山岩或是高空的风,旷远、恬淡,时而奔放活泼时而肃穆深厚,却无半点渣滓;她的目光若有声响,有气味,有炎热夏季午后微风拂过皮肤的清凉触感,亦有浅草根下一处新鲜温热的动物粪便引起的你的无限好奇。
然而就是这样的戴江南,居然离我们远去了。
2012年秋当戴江南女士意外身亡的噩耗传来时我除了惋惜并没有太多别的情绪,因为我还不曾阅读关于她的只言片语。而至今日,合上手头的这两本《动物亲朋》《别惊动鸟儿》,她自然之子的形象却深深烙印在我的心里,叫我内心的痛惜之情更加深厚起来。
不知是谁第一个用“自然之子”来形容她,在我看来这称呼再恰当不过了。戴江南,这位自然之子,没有一个人像她这样如此亲切地接近自然,接近自然的生灵,她并非是考察它们,研究他们,她并不凌驾于它们之上。她仿佛就是它们之中的家人,她就是一匹小兽,以小动物那般纯粹的目光打量这个她懂或不懂的世界;花鸟,虫蚁,猛禽,小兽,她幻化为它们的形体,体会它们微弱真实的情感,被它们打动,与它们共鸣,因此快乐着,也悲伤着。她是如此生鲜动人,她的一切都通过她笔下无尘的文字呈现在读者的眼前,她和她笔下的自然一样质朴而纯净,面对她和她笔下的那个世界,你除了用“美丽”二字来形容竟然无法找到其他的词语。我们没法毁灭这种美丽,因此我们只能确信戴江南她不是离开了,只是去到了她一直向往的地方,并将一直在那里逗留。
她离我们而去了。于是我们再也无法拥有这样一双澄澈美丽的眼睛。但也许有那么一种可能,在透过她的眼睛看到她所看到的那个世界之后,我们再打量我们周围这熟悉到不能再熟悉的世界时,会有那么一瞬间,看到些往日看不到的东西,从而让我们日渐麻木的心,生出些别的枝杈。
若带上她的眼睛,我们在午后随意的临窗一望也许就越过了几千公里,直到她曾去过的哪个林子或草原,看的见那里生生不息的生命变迁;而抽身杂事偶尔的一次冥想,也许就能够呼吸到那个我们难以去到并融入的美丽世界的空气,它必将润泽我们的心肺。
假如是这样的话,我想,戴江南她并没有离我们远去,她留下了她的眼睛,在她的文字里,在我们的心里。(《动物亲朋》书评/悟空不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