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坐在图书馆复习毛概,电话说快递来了。学校的快递都是自取,于是冒雨下去拿到了这本《晓说2》,拿了书就直接看起来,毛概考试早就被拋到脑后了。上次看《晓说》也是在图书馆的架子上无意间看到,彼时它已经在我亚马逊的购物车里躺了好几个月了,一直没有付款,当下就取下来看起来,午饭都没吃,看完才放下。
这本书是一个脱口秀节目的讲稿,等于一个内容赚了两份钱,鄙人郎中羞涩,一向秉持能省则省的原则,所以一般不会花钱买这种书,总觉得它们属于快餐的行列。可是看过了1之后,那种仿佛洗了个热水澡一样的的畅快淋漓的感觉让我只想快些看到2,等不及图书馆引进就买了一本。
凭心而论,第二本没有第一本好看,这个和好电影的续集往往不好看是一个道理,不过高晓松的《晓说》是没有“续集”一说的,只是分开出书而已,所以只能说是后劲不足,难以为继,当然也有可能是我期待太高,口味太刁。
《晓说》里讲青楼、讲镖局有中国特色,接近性强,而且少不了声色犬马,有情趣,是群众们喜闻乐见的题材;讲美国的医疗、交通,那是为了知己知彼,或者至少也能让从没走出过国门的人长长见识,而且这两个题材多接地气呀,高师讲得也通俗易懂,群众们看着也带劲儿;讲电影、音乐那是高师的本业,吃饭的东西,还不信手拈来;最后,讲足球,全民的兴奋点。我一个球盲都最喜欢这篇,虽然是一家之言,虽然全篇充斥着阴谋论的调调,可是看着真爽。对,就是一个“爽”字!
写作的最高境界是“自圆其说”,高师连写阴谋论都能自圆其说,还能找到事实例证来佐证,游戏文章写成这样,确实够爽!相比而言,那一章王小山的点评简直像一只学舌的小鹦鹉。
可是在《晓说2》里却难找到这种让人感觉很“爽”的文章了。
倒也写中国特色的东西——科举,说了三章,却还是觉得没有说透,有隔靴搔痒之感,得亏了还有张发财的解说撑着,不然真有可能看不下去。
欧洲列强恩怨录和美国黑人的两章算是正常发挥,四平八稳,没有惊喜,但也不至失望。
真正让我有失望之感的是《大师荟萃八十年代》。因为有希望才会失望,所谓希望越大失望越大是也。拿到书,我首先就翻到了这一章。也许是因为从没经历过那个时代,所以八十年代在我们这一代人心中有一种神圣感,我不知道别人是不是这样,反正我自己是把八十年代称为“黄金时代”,还专门写过一篇《到不了的Gold Age》缅怀那个时代。而高晓松作为一个成长在八十年代的文艺工作者,几乎可以算作八十年代的代言人,写出的东西自然应该比我的YY有深度也有说服力得多。我多想看看这个八十年代活跃分子眼中的八十年代,可是高晓松就只写了一堆大师。然后,就没了。诚然八十年代是大师辈出的年代,可是除了那些耳熟能详的大师外,我更想看到大师背后的东西,我希望能感受到我在看六叔的《闪开,让我歌唱80年代》时产生的那种带入感,可惜没有,所以我失望了。
至于《北纬三十度,文明古国的平和之道》则不免有挂羊头卖狗肉之嫌,直到看到高师列举北纬三十度的古文明,直到看到“先讲这条线上的一个重要国家——印度”中的“先”字,我都还以为会看到高师把这几个文明中心串起来讲,期待着一场文明的碰撞。不过我显然会错了意,事实是他就只写了印度一个国家,而且由于他去印度是很久以前的事了,所以部分信息还有些过时,幸亏有邵夷贝的耐心指正。
不过也许是受了印度的神性的洗礼,高晓松在这一章里变得内心特别柔软,仿佛变回了那个写《同桌的你》的高晓松。有两例,其一是写泰姬陵,他说“最让我感动的是它是为爱情而建的……所以去看泰姬陵的时候,会觉得很感动——原来爱情在全世界都是最美好的东西”,那一刻,他几乎化身成了那个柔情的帝王;还有一例是写陪同他的那个佛学教授说过的话,我引一段:“他说佛说过,国王、医生、教师这三种人,如果一念向善,就能影响很多人;如果一念向恶就会万劫不复。他说其实艺术家也是这样的,你创作的作品如果能影响很多人的话,那你就跟国王、医生和教师做的事情是一样的,他希望我能向善。他这么说,让我特别感动。那是我对佛教生出的特别的感动的一次历程,它远超过我在国内看过那么多庙里面的佛的经历,虽然对于佛教我信得很少,但是这个佛学教授是让我特别感动的一个人。”我觉得这是一段特别严肃的话,我虽然没有看过视频,但我能想象他说这话时的表情。就这两例,我好像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高晓松。
这本书也有让我惊喜的地方,写犹太人的两章就让我重新找到了“爽”的感觉。本来我对这个民族兴趣不大,因为觉得肯定会有一些很沉重的东西。所以,放在最后才看。果然好东西都是压轴登场。虽然只有两章,却比分了三章的科举更系统也更全面。叶扬的点评也很有价值。
《晓说》让我喜欢上了张发财,专门把他的两本历史八卦都卖了,现在还在看;而《晓说2》则让我喜欢上了叶扬。叶扬的有些点评甚至可以叫纠错。高晓松写娜塔莉·波特曼,说她成绩好、才艺丰富,然后嫁了谁。叶扬就对其进行了毫不留情的批评,说他是中国家长式的思维,还纠出了两处硬伤。关于犹太人,她和高晓松很多看法也都不同,但双方都有理有据的,是一种理性的健康的辩论。我喜欢看有观点的文章,更喜欢看有观点碰撞的文章,而且最好是有论据支撑的观点。这些要求《历史上的犹太人》全都满足,所以,很“爽”。
高晓松说:“我梦想的职业就是门客,公子就是大家。大家去努力奋斗,去实现自己的梦想。但因为你奋斗,你没空读闲书,我来替大家读;你没空聊天,我来替大家聊。我是门客,大事我不负责任,但我可以让大家的业余生活有趣一点。”
这是高师谦虚了,而且闲书这种东西还是自己读比较好。我最大的梦想就是“一心只读剩闲书”。邵夷贝在写印度那一章里点评:“歧视大都源于偏见,偏见都源于不了解。”其实很多时候,我们的思想狭隘也都是源于不了解。而剩闲书就是让我们从不了解到了解,打破思维的墙的工具。这样的书没什么显性效果,却可以从内里去改变一个人,多看点不会有坏处。
以我的标准来看,《晓说》就是标准的剩闲书,没什么实际用途,不能让你考试加几分,也不能教你怎么赚钱,可是它能让你了解很多曾经不了解并且认为没必要了解但实际上却很值得了解的东西。如果你果真“忙着奋斗,没空读闲书”,那看《晓说》无疑是个省事儿的选择。(《晓说2》书评/薇薇vis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