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上班族都有这样的体会:自己的办公时间被主要用于应付琐碎杂事,除此之外还得应付会议、回复一大堆电子邮件,顺带接听几个或公事或私事的电话。在这期间登上QQ、微博、微信,时间就显得很不够用了。如果自己手头上有上级安排的报告等任务,只得加班完成,前提是加班时不被电话、电邮、QQ、微博、微信所干扰。
我们都很忙,我们的时间都不够用,但相比上一辈,我们的工作质量却在降低。这是个很让人不安、看不去颇不符合常理的答案。按理说,而今的办公条件更好,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的通讯、办公自动化设备更多,这些设备也均实现了“傻瓜式”操作,我们还得以更便捷的通过互联网查询各方面信息。为什么工作质量、效率反而降低了,时间变得不够用?
一些时间管理专家提出,我们在更多信息、更多选择面前变得失去了自制力,认为多数人不太擅长同时处理多进程任务,因而开出了排除干扰、“一次一事”以提高效率的“药方”。这种建议夸大了普通人在时间面前的主体能动性,因而可行度是值得怀疑的。
在挪威奥斯陆大学社会研究学者托马斯?H? 埃里克森看来,当代人在信息社会表现出的被动性,当代工作和生活方式体现出的强烈碎片化特点,归根结底在于仍在不断加快的时间节奏,而这已经超出人的适应性。“慢节奏”、“安全性”、“可预测性”、“归属感”、“理解他人”、“线性累积型有机增长”、“真实的体验”都变成了奢侈品。
托马斯?H?埃里克森在他所著的《时间,快与慢》一书中指出,上述变化是人类社会进步、进化的必然结果。从口头语言到身体符号,再到书面语言,再后来,就有了印刷术……近代之后,科技创新空前踊跃,这一切赋予了时钟真正的意义,将时间具体化,在同一性基础上获得了测度的可能性。19世纪末,“泰罗主义”、科学管理被提出,人们终于可以将经济和社会进行精确化的管理,阻止和根除这其中的个人差异甚至个人能动性。如果说19世纪末之前的人类历史,本身就已经体现出加速化的特点,那么在此之后,从全球到某个具体社会再到个人,都已经无法摆脱更快的节奏。
更快的节奏和速度,当然意味着更多的物质文明成果,让人类社会摆脱短缺,而在摆脱短缺后,我们更快的进入了充裕社会和过剩社会的阶段,一切看上去都是那么美好。“速度是一剂令人上瘾的麻醉药”,快节奏和速度让人们处理问题、作出决策、采取行动时省去了思考,因而带来了更多盲目和盲动;快节奏要求尽可能同一化,祛除多样性带来的麻烦;速度影响了风格与语法,包括文学艺术在内的一切文化形式都趋于简化。托马斯?H?埃里克森将之概括为全面化的“流水作业”。
快节奏、全面化的“流水作业”让人们变得更不耐烦,希望一切简化,与之对应的却是更多选择、更多信息,以及更多交往带来的更多更复杂问题。这就是当代人困境的真实来源:“每一个空闲的时刻,都被塞得越来越满,间隙已经完全被填平”。
为了摆脱这样的致命困境,人们想了很多应对方法,包括前述时间管理专家提出的排除干扰、“一次一事”思路。这些方法注定是徒劳的。对于一个人而言,无论是工作还是家庭生活中,除了全面放弃,否则很难做到排除(某些)任务、干扰、压力;面对海量信息,我们也无法删除,只能将越来越多的时间花在筛选而非思考和处理之上。
《时间,快与慢》一书对人们陷入时间困境,表达了足够的感伤情绪。的确,个人无法战胜趋势,但这也并不意味着我们就必然无能为力、无所作为。托马斯?H?埃里克森建议人们学会重拾慢速时间的乐趣,学会保护那些只能用慢速做好的项目,懂得适当延迟。(《时间,快与慢》书评/柳小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