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男声又在如火如荼的进行当中,每当听到选手唱歌,我总在想怎样才算好歌。思索许久,竟只得到一个模糊地近似于虚无的答案——打动人心。不需要华丽的技巧,不需要精美的包装,或许是一把吉他,或许只是静静的歌唱,但有的人就是让你没理由的就被吸引了。
终于明白为什么大家对这本书的评价这么高了,没有华丽的辞藻和刻意的修饰,贴近生活的情节,甚至连每一个转折都是那么的自然,自然的让人觉得就应该这么发生了。才看到一半,便深深地被吸引,没有过多的原因,就是被打动了。
朴实直白的语言,波澜起伏的情节,终被“为你,千千万万遍”完全俘虏。看到哈桑离开,看到26年后的宝来利照片,或许是天生对于故事和情节的敏感,虽然一遍又一遍的在心里祈祷千万不要死,但是还是猜到了结局。总有种感觉,英雄色彩的渲染总是在悲剧的衬托下才能达到极致。唯一没猜到的,或许是哈桑的身份,还有那抵不过百转千回的命运——哈桑死了,一辈子都在忠诚的守护着阿米尔,他心中的少爷。或许这就是一开始卡勒德便埋下的伏笔——【哈桑跟我喝过同样的乳汁。我们在同一个院子里的同一片草坪上迈出第一步。还有,在同一个屋顶下,我们说出第一个字。我说的是“爸爸”。他说的是“阿米尔”。我的名字。如今回头看来,我认为1975年冬天发生的事情——以及随后所有的事情——早已在这两个字里埋下根源。】哈桑的不幸,终于还是落到了索拉博的身上,儿子与父亲,承受了同样的不幸,不仅仅是肉体上的,更多的,是心灵上的。主人公阿米尔最后回去救索拉博,遇见了改变二人命运的阿塞夫,当年哈桑用弹弓保护了阿米尔,十几年后,索拉博又用了一模一样的方式,将铜球射进了阿塞夫的左眼,而阿米尔让自己嘴唇受伤、牙齿掉落,嘴唇上的伤痕和残缺的牙齿宛如当年的哈桑,一切都逃不过命运吧。
儿时的嫉妒、私心、懦弱、胆怯谁没有呢。如果说《麦田里的守望者》将二十世纪美国青少年的反叛情绪刻画了出来,那阿米尔几乎就是我们每一个人小时候的真实写照。一方面和玩伴每天都玩在一起,一方面却会在背地里嫉妒对方的好运、才华、能力甚至于只是众人的肯定与关心。哈桑的无怨无悔忠心耿耿毫无怨言,几乎将主人公的阴暗的一面完全暴露出来。十几年后的赎罪,对亲生弟弟和家庭丑闻的毫不芥蒂,一切都是那么的水到渠成。
更可以说,就连对反战的情绪都从侧面渲染的不着痕迹。人民对于和平的渴望,对于停战的欢欣鼓舞和塔利班后来的所作所为、曾经的家园一片荒芜的强烈对比,不用多说,自己早已有所爱憎。
很心疼索拉博,这么小心灵上就受到这么重的打击。愈是受过伤害的人,对希望和承诺的渴求便越大。希望越大,失望越大,打击越大,只有经历过受伤的人,才能明白这一切。那是一个包裹着美丽外衣的梦,但是脆弱的一碰便碎。所以我们拼命的想去保护,想去拥有。而当这个梦碎了,当承诺无法实现的时候,自杀来的是这么的自然,看的时候自己毫不惊讶,只是心疼。在此之后的一年多里索拉博都未曾说过话,受了伤的心需要一个乌托邦休养生息,与世隔绝虽然是消极避世,但至少可以不再受伤,谁不是呢。最后索拉博走出来呢,我们呢。
曾经以为不会再爱了,曾经以为再也站不起来了,谁不是在千疮百孔中愈挫愈勇。事故了老练了,心里也起茧了。有的时候觉得自己已经麻木了,沉默了,因为经历的挫折受伤已经够多的了,足够让自己学会保护自己,曾经如索拉博般怀着大大的期待却重重的摔了下来,相信往后这孩子也会学会不再期待什么,但这绝不能是终点,最终必能再次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只是,必先要经历过无数次的千疮百孔吧。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小时候无法理解的认为晦涩难懂的书,长大后重温的时候却可以引起共鸣,只有经历过,有过故事的人,才能读懂别人故事中的点点滴滴,不用多说便可心领神会。名之共鸣,其实便是在别人的故事里重温自己的过去,甚至在里面看到了现在和未来的自己。(《追风筝的人》书评/饭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