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内陆飞鱼,最好玩的一个事情莫过于今年的传媒奖评审,在言及某张唱片时,他说:「这唱片真的很好。哎,你让我怎么说呢,我也一时半会说不出来,你让我写,我就能写出来了。」结果众人哄笑,有人提议飞鱼发微博去,我们在微博里评论转发讨论等等。
而现在,他写了这本书。「毫无目的去一次远方」。
我非常赞成飞鱼所说,作为自己的第一本书,他不愿意拿之前的专栏文章充数,而是要认认真真的写一本,一本主题鲜明、概念完整的书,能代表在现在这个时间的你的书。当然,如果我有张天师那么牛逼,我也能够底气十足地把过去的专栏结集出版,「死城漫游指南」中的文章是看不腻的,而且其中无处不在体现了一个成熟作者的光芒。马世芳的「地下乡愁蓝调」也是,这些匠心独运的文字,你根本看不出这是此前发表于「联合文学」的专栏。他们的文字是永不过时的,就像Beatles的唱片,他们的文字里有着锐利的当代观察和时代变革之反映,而我们这些后辈,即使每月撰稿几万字,但是否有能够被保留的价值?
我的朋友陈震有一次在看了我某篇文章后,对我说,小樱,写得很好,这些文章以后会被收到你的书里的。但这样的效率太慢了,而且能够给你如此空间的媒体并不多,要多久才能攒成一本集子呢?于是,最好的方法是,重新去写一本书,一本完整的书。作为一名横跨电影和音乐的撰稿人,飞鱼多年来虽身处西南边陲,但一直笔耕不辍,你在许多媒体都能看到他的文字,但在稿约之外,他努力地完成了一本这样的书。在这本书里,听他讲述公路电影之梦,和他一起骑自行车走过台湾,骑摩托车穿过南美,开着皮卡卷起美国的尘土,把梦想塞进一个个像「我心狂野」里的汽车旅馆里。飞鱼并没有出过国,但电影的魅力在于让你体验不同的生命,即使足不出户,飞鱼给你的就是这样的体验。这一次,他完整地给你带来了他期待上路的心情。若是要通过影评集来把这些话传达给大家,那不知到何年何月呢。庆幸飞鱼的坚持和勇气。
寻常人是无法了解写一本书的苦处。你得花上半年的时间,如果加上构思和准备,那会更久。在这半年里,你浑浑噩噩,在梦和现实之间徘徊,而你书写的文字在出版前一直无法和读者见面,对于年轻一代习惯了快速写作和快速被消费的撰稿人来说,这样的孤寂是从未体验到的。然后这个梦终于被建造完成,你不知道它的命运,只能和盘托出,然后开始祈祷。对,这种感觉之于作者,也是所谓「毫无目的去一次远方」。
在「毫无目的去一次远方」里,我特别喜欢飞鱼写的「灰狗巴士与美国梦」的这么一段:「灰狗带着这群迷惘的年轻人逃离穷于应付的城市,走进新生活,体会新鲜事物,搭乘灰狗出发就是搭乘了一片无可预知的未知风景,就等于预定一次人间蒸发一样的酷生活,这些年轻人和中下层美国百姓打成一片,随他们去打工、流浪,一切凭心情,随时下车融进新鲜生活,随时在厌倦中买一张票去奔赴奇妙的前方。」美国梦究竟是怎样,是盖茨比还是比尔盖茨,我不管,但我知道,我们正在完成属于自己的梦想。为你,你,你,你,千万个梦想干杯。(《毫无目的去一次远方》书评/小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