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以余味定输赢。读书,亦是如此。
总体上来说, 多贝里老爷子的这本思维书还是不错的。通俗易懂,深入浅出,阅读起来没有倦乏感,翻书期间几乎没有走神。
本书的主要内容其实就是分析了众多现实生活中的思维错误,在表达上作者颇费心思地一一例举真实案例以阐释那些概念,使得读者一直处于由一个情景到另一个情景的不间断投入状态。事实上,这也就是多贝里在书中所说的“故事偏误”。
这里也可以看出德国人严谨的风格与认真的态度。这本书,我们看起来容易,但读完就知道作者的不易了。因为大多数思维错误是有相互联系的,人的心理与思考本来就是一个连续体和综合体,一个决策或判断很难清楚地划分出其作用成分来。所以不得不佩服作者的本事,不仅要梳理思维脉络,还要用案例来说明使其具有解释力。例如书中的框架效应与指数增长。这里打个岔,我想说我是一直都很欣赏德国这个民族的,全世界估计最爱读书的也要数德国民众了吧,书是他们生活的重要组成,所以对待书他们绝不马虎,不管是写书还是看书。读书使人进步,这一道理可以深刻地表现在这个民族对历史问题的自我纠错能力上。
多贝里整本书都是在尝试表达一个核心的认知,即理性思考比情感抑或本能反应更强大。当然作者并没有要我们看完书就摒除所有思维错误的意思,这也是不可能的,作者的初衷在书的最后略有带过,就是关于人的进化的问题,他以为“进化并非绝对意义上'优化'了我们”。
这一点我甚是赞同,例如达尔文的《物种起源》的伟大也不是在于告诉我们人类是由猴子变来的,而在于他提出了大自然的进化是没有方向性的这个颠覆性的观点。也就是说人类的进化不是自然而然就注定为一种进步。或许关于“人类一直在进化”更精准的理解是,我们一直在变化。所以为了使得“变化”往“优化”的方向发展,我们是需要付出努力的,这就是多贝里提倡的“今天的世界奖励深刻思考和自由行动”,今时今日的社会人太习惯于拿来主义和现成主义了,最好是别人替我思考,替我探究,然后告诉我,最好再帮我说了吧。以至于我们这一代人习惯了沉默,当然这个沉默的惯习也涉及到我们这个国度里言论自由的匮乏,大多数的时候我们的智力与对信息的判断力被否定了。马丁路德金说过“在这个社会转型期,最大的悲哀不是坏人的嚣张,而是好人的过度沉默。”事实上,我们就是应该自己去体验这个世界,去感受生活,去思考与行动,而不是习惯被代言。否则,我们就犯了多贝里口中的“现成偏误”了,我们依据现成的例子来想象世界。
世间没有完美,只有尽可能。思考和作为,都是这样子的。(《清醒思考的艺术》书评/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