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人因为精神空虚,陷入一种思想,其后果就是遭到不受法制约束的毁灭的恐惧,因而自己被利用、被当成精神奴役的工具。”---卡尔·雅斯贝尔斯
20世纪留下来众多或迷人或残忍的关乎人类自身的议题。例如,不管是纳粹的集体失控,还是斯大林时代扭曲的忠诚,为何知识分子会丢掉本该有的理性判断而成为专制的“同谋”,这一直对所有人有着言说不清的困惑。正像海德格尔就是一位标准的纳粹分子;而这世上献给斯大林的那些修辞动人的赞美诗,有许多都出自极为优秀的苏联诗人,他们同时亦被认为是平民的代言者。
现在读来米沃什的《被禁锢的头脑》,它竟显得有些畏首畏尾,与当下西方根深蒂固的东方主义倾向并不贴合:现在只会要求作者能更加夸张的揭示社会主义国家(尤其是东方的中国与朝鲜),而不是这本书中的有所顾忌。上世纪50年代米沃什在巴黎出版了该书,但法国人并不接受他。那时正值冷战初期,战后的欧洲知识分子对社会主义怀有隔岸遥望的热情与期盼。比起“美帝国主义”,他们反而觉得东欧和苏联的“社会主义”更具人性光辉和时代正确性。所以历史是多么的善变。
但正是米沃什的“有所顾忌”,让这本书剔除了过往在描述制度迭变中常见的不必要的浮夸和故事细节的煽情。他以一个诗人的敏锐和一个知识分子的良知,贡献出了严谨、动人又深刻入骨的论述,为彼时面对社会主义“新信仰”经历内心挣扎、选择乃至成为同道中人的知识分子画出了一幅幅细致精准的精神肖像。即便是60年后的今天,身为威权国家的公民,中国读者也仍然能对书中人物与制度压力共存共生的深层心理结构感同身受。
因此,为什么人们意识到被洗脑是不应该也是让人不舒服的,却仍默然接受了现状?
生活在欧洲的波兰侨民不支持自己的同胞米沃什,因为他们觉得故乡人们屈从苏联政府的统治,很明显是由于“恐惧和投机”。而米沃什却说这并不是全部的理由和真相:人们默然忍受“新信仰”侵入他们的生活和思想,是因为“有人真心相信了某些‘真理’”,并且人们在心理上需要“新信仰”的存在。人民民主国家没有宗教,人们也不再苦思形而上的哲学本体论的问题。没有信仰意味着空虚和生活的无意义,人活着,“像个空心的核桃”,时刻被荒谬感侵扰。正是社会主义“新信仰”带来生活的充实,正如中国大跃进时期的画报上人们真心的微笑。
威权国家总是盛产好演员,那已是不限于表现派还是体验派的单纯区分,也大大超过了戈夫曼的关于社会化的戏剧行为理论,而是整个国家都在随时上演“有意识的群体表演。”人人谙熟如何通过讨好政权来获得生存稳定,包括强迫自己出席政治思想学习大会、“赞美社会主义新生活”的游行。奇妙的是,尽管多数人明白自己只是通过伪装来保护自己的思想,但长此以往,这种伪装表演却为人们带来了满足感和受虐快感。人们在高墙四壁的现实中左右逢源,虽然不厌其烦,却在自己一次又一次的完美演出中获得成就感。他们有时内心愤怒,但仍然能够向对手挤出笑脸,并在事后从心灵深处感慨并赞美自己能屈能伸能的生存能力。他们有时嘲笑与贬低自己,内心却获得了自信心与生存动力:自己拥有隐藏自尊的聪明,而让那些高傲的人去承担现实的“羞辱和精神痛苦”吧。
于是,人们像需要空气和水一样,需要表演行为来刺激他们的生存本能,需要这种窘迫环境下催生出来的斗志来抵抗自己对“虚空的恐惧”。正如时代大大开发了中国人的智力:全世界再没有哪个国家像当下的中国这样,拥有一套极端封闭的语言表述系统(官方话语、公文写作等),却也同时存在一套拥有无数隐喻的民间及网络语言论述模式。谁抖机灵能抖得过中国人?文化学者感叹如今的中文写作“太贫嘴”;但事实上,不是人们选择了这样的写作和口语模式,而是社会将这种模式强加在了人们身上。人们被选择参与这个游戏,而慢慢地,竟对这种游戏上了瘾。
虽然知识分子被认为应该有更强的认知力和理性,来对违反人性的思想奴役做出正确的判断与反应,可他们的表现让局外人讶异与失望。许多波兰文学家比普通人更快的学会了强权者语言,并成功的成为拥有崇高社会威望的“既得利益者”队伍中的一员。而和普通民众一样,他们并不为自己的投机和狡黠感到自责。而那些拥有纯粹文学抱负的天才们,为了实现自己的文学理想(包括作品能够顺利出版,能够获得更大范围的认可与喜爱等十分现实的部分),他们表现得像一个苦行僧:为了理想而在现实中妥协,身上散发着受难者纯洁的光辉。而一旦社会主义政府给予了他们足够的群众认可度,他们的文学虚荣心便使之不愿再失去正在享受的荣光。在制度性依赖方面,没有人能够置身之外。每一个自愿臣服思想奴役的人,总能为自己和别人找到理由。人们心甘情愿的远离自由,生活在由自己的行为所造成的恐惧当中,并告诉自己:历史法则要求我这样做,我选择了正确的时代方向。
相比之下,米沃什是一个另类。他在社会主义体制中获得了一份体面而安稳的工作,却最终选择了自愿离开自己的祖国。他那些留在波兰人民共和国的同仁们,不仅在与专制的共存中获得了文学成就与社会地位,也通过高超的心理战术让自己免于痛苦。而出走的米沃什余生都在遭受痛苦。但是,“目睹事实的眼睛不该闭上,触摸过笔的手不该忘记手中握着的笔”。人应该有勇气和能力战胜无意义的生活表象,那些终极价值不在权力的手里。人们怀着无边的绝望选择了远离自由,却忘了历史法则从来不会将人塑造成永远的奴隶。我们走在歧路上。(《被禁锢的头脑》书评/su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