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对人的感觉是很奇妙的,多数时候错,有时候也难免对。还没见过小寒的时候,还只是她的作者,跟她在MSN、短信以及邮件里讨论稿子的时候,我就直接喊她:小寒妹子。这么称呼她,是因为她一度在兰州念大学,自称兰州姑娘,是因为她管我的朋友——一群音乐人们叫老哥,更多是因为一种直觉,她就是妹子那种类型,而且不是高楼上的妹子,是大院里的妹子,工厂家属区的妹子,是你过年回家才能见到的邻居家妹子,尽管穿着打扮比以前时髦了,但底子里还是老样子。
几年后,在她婚礼上见到她,终于确定这么叫没错。婚礼在茶餐厅,随意,但热闹,菜也很好吃,还有众多民谣歌手演出。该新娘子出场了,她发了点小小的脾气,不肯出来,原来是觉得捧花不够好看,直到换了一大把好看的花,她在众人的呼啸中笑着出现了。婚礼第二天她照常上班,换上她博客、微博上常见的那身装束。工厂家属区的妹子就这么出嫁了,几年后,又成了母亲,写了《小小爱》。
《小小爱》是我渐渐不太敢看的那种书,因为有看不懂的恐慌,不是因为它难懂,而是因为我已经习惯了复杂,习惯了隐喻、象征、话里有话、冰山下有冰山,简单对我来说,是最大的复杂,因为它不够复杂。像我的小朋友皇小小的四格漫画,一只小熊在树下吃饼干,然后饼干里有一只小虫子跳出来,就完了。是有什么重大的隐喻吗?象征着什么?我像接受物理考试一样,大脑一片空白,有落伍的恐惧。问皇小小,他说,没什么特别的意思,就是那么一刹那的感觉啊,寂寞啊,难过啊,什么都可以,就是一刹那的感觉。
读《小小爱》时也是这样,第一遍看的时候,有点焦虑,送不出去的围巾、衣服上的毛球、大鲸和小鲸……是有什么影射吗?是有阴谋吗?她们(郭小寒和杨丝璐)是打算扮做天真,套出我们心里的什么秘密吗?读第二遍,我懂得接受小寒和杨丝璐的好意,它就是一刹那的感觉,是不纠结,是花格外艳红,糖就是甜的,是小鹿理所当然地长着犄角,是对物体的触感引发的眷恋,是闷闷的孤独,笨拙的喜悦,是一个不用太多执著心就得以存留的小宇宙。其实,就连这种诠释,也是多余的。
这本书其实不是给孩子看的,也不是给大人(就是那种大人,你懂的)看的,是给那种长大了,但却保留着孩童内心的人看的,它比孩童的经验要深,又和那些大人的经验、感受不在一个轨道上,它因此变得难懂了、深奥了、够不着了。我不知道这种人在人群中有多少,但知道那绝对不是我。他们跟我们在一个地铁站候车,却能穿过墙壁,登上另一列列车,他们一眼就知道谁是同类,知道藏在拖鞋、玩具熊、窗帘、小黄鸭、红桌子中的魔法,知道冰淇淋、红毛衣、小花布后面的暗号,他们在城市伤害中受伤最小,他们不害怕郭小寒和杨丝璐,他们一下就能看懂《小小爱》,绝没有一丝恐慌。
我对这些保留着童年体验的人怀有敬意,我庆幸还有这么一些人存在,我也幻想这种场面:他们因为《小小爱》或者别的什么团结在一起,组成一个隐形的国度,把我们这些看不懂简单书、抬举着一张腹黑的脸的人关在国门之外,那个国度,是最难获得签证,也是最容易获得签证的,只要你肯向童年经验回朔,只要你怀有安静的热爱。(《小小爱》书评/韩松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