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初粗略翻阅这本《一个医生的非医学词典》,发现每一个词条下边,都有一段诠释的文字,感觉整本书不过是“段子”的集纳,应该是一个“轻读物”,适合有一搭没一搭地闲翻。一旦读了几则词条,不由得感慨“书不可貌相”,有点“小瞧”这本书了。读它,需要耐心,读完一则,有必要稍事停顿,想一想,回味一番,时常能获取一种豁然开朗之感,赢得一份审美愉悦,再进入下一个词条,再回味……周而复始,读的节奏也就慢了下来。
汉堡包,不就是两片小面包,夹一块牛肉肉饼,再辅以几片蔬菜,涂点黄油、沙拉酱么?但是,到了叶维之眼里,“汉堡包”这三字有了新的味道,“和包子、馒头夹肉及馅饼争斗胃肠领地的外国坦克”。仅此一例,就能管窥出这本书的趣味。作者有一双善于发掘的眼睛,总是能从俗常物事中洞悉出新的涵义。感觉写每一个词条,作者都在跟日常的事物、平常的概念对望,再深入地交谈,硬是倾听到了它们内心的秘密,然后通过自己的笔,替它们说出“心里话”,其结果是改变了它们在世人面前的固化面目,让它们顿时有了灵性,舒展开来。
好的创作,要基于常识,但又不能拘泥于常识,而是要跳出俗常的套路,要有腾跃,要有新的发现,要有新的创造。叶维之对一些词条的个性化解读,实现了“陌生化”的效果。比如,在他的笔下,剃须刀成了“面部锄草机”,高尔夫是“和小孩弹玻璃球进坑游戏差不多的成人奢侈花费”。不过,他的解读不是无根的,而是有着基本的逻辑推衍,富于哲理和思辨,让人频频发出“还真是这么回事”的感叹,这就像放飞的风筝一样,看似在天空中无限自由地翱翔,却还是拖着一根长长的线,让主人远远地握在手上。从某种意义上说,叶维之的解读还是遵循着“现实主义”的创作风格。他的解读尽管另类,也是根植于现实的土壤。
“现实主义”有个重要分支是“批判现实主义”,叶维之掌握了这个理论的“武器”。他并不满足于小情小调,沉迷于某种文字游戏的把玩,而是要通过自己的笔,对社会现实进行独到的观察,发出自己评判的声音。他诠释“玻璃”,说人们发明制造它的初衷是取其透明透亮,后来却取其相反,做成或涂画上各种颜色,变成不透明、不透亮的,结论是“不是造物捉弄人,而是人捉弄造物”。普通的玻璃,经由他的“洞察”与“演绎”,一下子抽离本身,与社会某个广阔的现实相呼应,具有强烈的针对性,他射出一颗“子弹”,让不少的目标无奈地“中靶”。
叶维之是一名医生。按理说,医学是一门严肃的科学,必须严谨,来不得丝毫的虚假。而文艺创作,最需要的就是天马行空,插上想象的翅膀,飞向无穷的远方。表面看来,这两者是有些冲突的。但正如李政道先生所说,科学与艺术是不可分割的,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它们共同的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它们追求的目标都是真理的普遍性。再说,医生和作家面对的都是人,工作的主要内容都是观察人、了解人,尽管一个面对的是人的身躯,一个面对的是人的内心,但人的身躯和内心本来就是一体的,无法截然分开。医生和作家都要怀有对人的关切之心,都要具备人道和爱。在一个“全民写作”的时代,当医生拿起笔来,自然拓展了文学的宽度,更重要的是,这也间接地升华了医学的温度。从这个意义上说,医学领域应该出现更多的“叶维之”,勇于“跨界”,诉说自己的思考,展露自己的才情。(《一个医生的非医学词典》书评/书天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