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本来是个有关知行合一的命题,其实可以拿来辨一辨的,知难行易还是知易行难,知在行前还是行后,都要看你个人的属性。对宅男而言,自然读书容易出门难;对电影宅而言,可以轻松地说我在哪部哪部电影里见过,但是也只是隔着银幕/显示器见过。问题其实在于画框之外是什么,银幕割裂的是知识与现实,用引用率极高的波德里亚老师的话说那就是拟像和拟像。死宅如我是从本科开始就把本该用于出门“旅行”的假期全部用来学各种各样奇怪的东西,这也直接导致了在临近30岁终于在海王星的推动下开始“旅行”的时候,上路的状态完全的不同。携带着大量其实本不必要的“知识”实际上是件很辛苦的事,用时髦一点的话说叫做“过度教育”,over-educated,用小清新的话说就是“双眼不再那么清澈了”。其实有些东西是去了一看就明白,要讲明白起码得读好几十页书。当然知行也未必需要所谓的统一,这要看怎么定义知和行。不过就这个句子默认的价值取向而言,显然知是高于行的,行是为了知而服务,最终目的是为了达到更高的知而不是更远的行,如果大前提是这样,其实辩论并非那么必要。当然你还要考虑小前提,行是需要钱和时间的,英文在这一点很传神,钱跟时间都用一个动词,隐含的东西倒也算是微妙。
不记得是什么时候在豆瓣上关注传叔了,传叔跑来勾搭我则是因为某个业已夭折的小电影计划,后来跟传叔的沟通中体会到了他自来熟的技能,不过经常由于我宅的时间过久而丢失沟通技能过多而导致交流不能。再后来当面聊了几次,话题脱线程度倒也跟书里的状态有的一比,最后的结果是我和传叔彼此都觉得对方是个很有意思的人。见完传叔独自上路,我也开始默念“袜子神保佑”了。用本科时候某朋友的话讲,传叔的“人格污染力”绝对爆表,但是实际情况是袜子神真的显灵了,简直是一件哈哈哈的事情。
第二遍读这本《慢骑中国》,这本书的可怕之处在于,它是一本让你蠢蠢欲动,让你变得不安分的书。书里传叔和麦阔虽然一直自比《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传叔本人想的是《北回归线》,但在我看来他们的状态更像是《摩托日记》(原因显而易见,这本书早年只有台版,简体版2012年5月才出版)。他们的骑行更近似于游历,我觉着这可以和游学一道被称为上路的两种理想状态。骑行这件事在传叔这个一直强调性价比的人看来显然是最理想的。关键问题在于传叔在其中展示了一种淡定的状态,他告诉你如何从死宅的状态走出来,以一种自己可以承受的节奏——也是本书一直在强调的——上路。与此同时的则是学术宅最爱的部分,书里书外的传叔是可以从银魂谈论到波德里亚的,过度教育的可爱之处就在于此。我跟传叔一见如故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我读过那本《美国》(说到这里简直忍不住放声大笑哈哈哈哈哈)。当然对这本书而言,仍然存在某种文化的混杂状态,古文、西学、网文和日漫之间的断裂感很明显,当然这是某种现实;同时本书在纯文学和网文之间的摇摆也很明显,当然这更是某种现实。实际上传叔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在进行Database写作了,旅程中的地名与距离,有关袜子神的种种,有关骑行的种种,以及有关阅读的种种(有关教育的种种),这种隐含的Database当然是互联网思维的直接结果。这个层面传叔大概并未意识到。而另一重的技术处理则是图片的进入对叙事的影响,法国人喜欢搞这方面的研究,有关时间性-真实与虚构-主体的位置-叙事学上的层次等等……当然我要说的是,这本书绝非一本旅行书或者一本略带嘲讽的吐槽小清新的书那么简单,虽然驳杂但是如传叔其人,摆出一种颇为开放的姿态,以略显凌乱的体系试图与尽可能多的人进行沟通。
最后则是自传文体的问题,书中的”我“和书中的”传叔“显然不是统一的,再加上袜子神,这活生生一个吐槽版的三位一体。对圣经文体的戏仿真的很亮,有朝一日要是有了电影版,这袜子神应该是带着回声的、沧桑大叔的声音,姜文最合适了。不要把本书当做指南或者直播贴,传叔想说的,其实都在那些虚构的部分里,至于哪些是虚构,自行判断吧。这里可以再次区分一下知识、见识、经历和阅历这些词儿的微妙含义。我觉着心态最重要,一不小心你就会变成”新四大俗“里堵在进藏路上的那些人,心安理得的无所事事之外(传叔大概写这个的时候一定在想”美的无目的性和合目的性“),你可能真得携带点知识,或者携带一个活动的文库,比如传叔这样的。
但是现实是往往你没有三个月的时间和慢骑的心力,所以传叔还真的只能是传叔。(《慢骑中国》书评/胤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