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生命的书总是沉重的,而做为读者或是说“看客”不论内心怎样悲伤和苍凉都不能与作者比较。而很多书为了达到震撼的效果,则将人塑造成与各种不公,悲剧,缺陷斗争的“超人”。在一番热血之后,你并不知道他真正的悲伤和彷徨。
本书作者苏珊并未奋力的将自己塑造成“超人”。她像个”普通人“一样四处求医,留恋自己的家人,描述的疾病的恐惧。在认可命运之后实现自己一些旅行愿望,通过整容来保持自己所需的”尊严“。这些表达了她对生活的态度。她描述了她一生获得的一切,她的优缺点。那些经历随着她死去总会淡淡失去色彩。
这本书会引起一个沉重的话题”你想怎样度过一生“,而非”你想怎样度过余生的最后一年。“
其实人到世上只有两种真正的财富是属于自己的,一是投胎的这次机遇把握,二是一生的时间。
在呱呱落地的那一刹那投胎的财富就确定了,不确定的只有一生的时间要在何处使用。每个人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分配,到死时候刚好用完。所有的鸡汤文(可能包括我写的)都想告诉别人时间最佳花费的方式,可其实这一分钟并不比另外一分钟更长或是更灿烂。
前几天一位大家熟悉的中国跑者在意大利一项330km的越野赛中出现意外去世。此事引发了大量讨论,很多跑者都在反思自己是否真的需要花这么多时间进行训练,或是挑战那么高难度的比赛。在考虑从长跑生活中退出,从此”封腿“。
昨晚一起训练的一个朋友决定退出一直在坚持的上海马拉松赛前训练计划。他需要更多的时间应对考试和工作。
其实这也是个对时间分配如何取舍的问题。我一直不认为跑步是项更高尚的生活,喜欢跑步与喜欢打麻将,喜欢看韩剧,喜欢钓鱼,喜欢做模型没什么不同。虽然相对一些静止的娱乐活动比起来能够带来一定身体的益处。而对于一些沉迷而坚韧的跑者来说,训练量早已超过健康的需求。
跑步没什么特殊的,在与一些能够获得回报的现实问题面前,它对大多数人来说都只是”娱乐“。哪怕参加100英里这样残酷的比赛。
而那些能够获得回报的现实问题都是人类才有的,因为复杂的大脑机制可以做复杂的利益计算和长久的规划,《少有人走过的路》将其称之为”利益的延迟兑现。“
是的,动物在选择配偶时候标准单一,动物在吃饱之后不会做进一步的捕猎,动物不会为了在群族中的地位而增加技能。动物的标准简单:生存,交配。所以动物以当下的安全,进食和生育为目的,除此之外不会进一步学习和训练自我(走出非洲的作者简,对此提出过不同看法,她观察到一个猩猩种群对另外一个种群成员的伏击和谋杀,不过那些行为和人类比起来太过简单和幼稚)。
跑步的时候身体和精神会愉悦,沮丧,疼痛,悲伤。所有的跑者都曾经挣扎过,都脆弱的不堪一击。他们不是”超人“,他们只是把自己的时间安放到一个略有存在感的地方。那一刻他们似乎既是自己身体也是精神的主人。在真正无助到时候便放弃了规划,里程和配速。目标变成了下一个能喝水的地方,下一个整数里程,甚至下一步。
与其说为了比赛终点的荣耀和回忆,不得不说更为了每天的奔跑。在路上,在山野里,在发动机的轰鸣声中,在奋力逃脱”利益延迟兑现“的状态中。
跑步并不更高尚,跑步的人也并不更高尚,由跑者构成的跑步圈也并不更高尚。一切在其他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在此都有。但是每个人掌握分配自己时间的权利,在奔跑只是喜欢而已。
赞许所有人的决定,无论是要继续跑下去的还是停下来做其他事的人,时间一直在走而已。
PS: 最近在做和运动跑步有关的工作,很多人担心将工作和爱好搅在一起会伤害你的爱好。至少至今我没有这种感觉,也许我对很多东西期待较低。或是我在安排时间的时候更多的遵从自我的意愿。
我才不是什么理想主义者,只不过我知道自己能掌握的只是对个人生命时间的分配,所有回报都是靠”投胎“和时间换回来的。安排自己的时间做些真正想做的。别谈论”梦想“,在奔跑和做事的时候那种感觉无比真实。(《余生第一年》书评/kak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