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在看韩寒的报道时看到这么一段话:“开始时他希望保护一些作者的文章,后来又同意一位朋友的讲法,文艺作品中,面对审查的只占百分之二十,百分之八十都与审查无关,不会因而影响文艺水平”。确实如此。虽然像北岛流亡海外了,芒克改画画了,但是八十年代那批人总不都如崔健北岛陈丹青一般激烈地关怀现实。而后来感觉却有所不同,至少我对这百分之二十的需要远远大于其余的百分之八十。我就不喜欢去除百分之二十之后的韩寒,我满腔的愤怒、焦躁、忧虑和面对未来未知的惶恐,都需要有着面对审查的百分之二十让我清醒。举个例子,这百分之二十便是男人的阳具,若是没有了这百分之二十,就等于自我阉割之后公公,看起来华丽却少了锐利。
《一个:很高兴见到你》看起来像是从先锋到文艺的转换,其实是先锋文艺到文艺的退步。我没有买这本书,但是我也有较长时间的阅读《一个》,里面的文章确实不错,至少大多都去除了集体主义开始关注个体关注自身,有了自我不再动不动祭出“我们”、“人民”的大旗,但是这种关注还是让我感觉到了作者本身的迷惘和无奈,缺少一种锐利,也缺少一种睿智。或许睿智并不必须存在于我所希望看到的作品中,但是我喜欢的作品我希望他是锐利的。从一针见血到如今末日欢笑,井内井外认识到你我都是井底之蛙,韩寒说:“在陆地的人总是想看见海,在海里的人总是想遇见岛,在岛上的人总是想去陆地”。从代表自我到被代表大众,到拒绝被代表,看似挣脱束缚其实倒是自己束缚了自己,我不喜欢现在的韩寒。
确实我喜欢长发的那个韩寒,喜欢看起来叛逆的样子,喜欢故作老成的文字。我们越想离开最初的那种幼稚,我们也就离最初的那种感觉越来越远,不知不觉可能走到了自己曾经不愿走到的地方。不错,青春、年少轻狂,确实做过许多看起来很可笑的事情,但是我想这些事情无须改变也无需更正,年级到了就改变了,我如是认为。
从《我所理解的生活》里面,我看到曾经的韩寒不见了,很失落很不甘,之前还有一个人在那里站着,哪怕是被人推上去的,现在看到哪里空落落的总不好受。或许是自己也变了,自己也从年少中走出,二十一岁到了走进成熟的年龄,总会怀念一些曾经。没有看这本书,也不打算买这本书,一个,就是一个,见到你,我确实不太高兴。(《一个:很高兴见到你》书评/WellBo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