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毓煌,苏丹的这本书结合经济学和心理学的知识编织着生活的各个角落,让学术走下神坛,走入人们息息相关的生活里,并延伸到商业运用中。
很喜欢这个书名,平实贴切,用“非理性”的行为学来透析传统“理性”经济学所不能回答的问题。这本书正是要揭示看似理性的选择背后隐藏的非理性根源,并帮助人们跳出心理陷阱。人的理性是有限的,很容易被情境的影响所左右,书里列举了十大心理陷阱,可以串联在一起来看。
看过《怪诞行为学》和《牛奶可乐经济学》再来看这本书,就会觉得很有亲切感,因为书中除了列举反映国际发展现状的事例,更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各种商业案例妙趣横生。作为一个经济学门外汉,我经常能找到日常生活的点滴对号入座。
很熟悉的一个案例来自《经济学人》杂志的订阅信息,第一组有两个版本可供选择:电子版(59美元)和印刷版+电子版套餐(125美元),这一组大多数实验参与者选择了电子版;第二组则多了一个选择:印刷版(125美元),这组的测试结果便与第一组大相径庭,大多数的人选择了印刷版+电子版套餐(125美元)。这是神奇的“对比效应”在发挥作用,通过引入对照产品的“托”来引导消费者的选择,取得竞争优势。
这一章可以和“折中效应”对照来看,两者非常相似,如果说“对比效应”是巧妙运用一个对客户不占优的增加选项,那么“折中效应”则是加入一个不逊于已有选项的选择,结果又是如何呢?
中国联通2009年引入iPhone手机,推出了8种3G套餐,其中最高档的套餐分别是286元/月和386元/月,几乎没有消费者选择高档套餐。联通于是又增加了586元/月和886元/月这两个更高级的套餐,结果286元/月和386/月的套餐销量开始增加。这和第一个案例很相似,都引入了一个看似荒谬不切实际的选择,但却因此为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收益。人们在进行产品选择时,对中间的选项更感到安全,试图不犯下严重决策失误的想法反而导致人们掉入商家的陷阱,不得不说人们往往易被情境所误导。
影响人们选择的不只是利,而是利益与损失的相对关系。这个“相对”道出了人们的“非理性”来源。人们损失100元出去的痛苦感觉比获得100元的快乐感觉要来得强烈得多,在此心态基础上作出的“理性”抉择就是“损失规避”。我家一直去附近一个小菜市场固定摊贩那里买馒头,那里的馒头松松软软,5角/个,周遭人都去买。后来有一段时间,一个馒头涨价到5角5分,销量居然就出现了显著的下降,无奈之下,摊主又把价格调整成原价,而馒头缩水了一圈,小摊贩的生意又红红火火起来。其实损失本身并不大,但人们对“损失”的感受引导人们做出了这样的选择。现在超市里很多货品都用这一招,价不变量减少,避免人们因为规避损失的心态而减少销量。
不仅显性的降价会勾起人们这样的心态,一个简单的角色互换也能达到这样惊人的效果。在我看来,网购热,团购热,大陆游客去香港疯狂购物,都可以看出人们规避损失的心态。购物和损失有什么关系?正因巨大的价格优势吸引着人们,错过了这次以后再买就要贵出很多,不买反而成为一种损失,这种心态让人们不愿错失“良机”,限时特价更放大了人们的消费热情。
这本书由浅入深地为我们洞悉了人的不理性行为,最有趣的是边看书边能想到身边事,用经济学的眼光重新审视,下一次,理性人也能作出理性的决策。(《理性的非理性》书评/店长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