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艺术的门外汉,每见油画,都痴迷于着色绘形,对技法知之甚简,背后的创作经历和意图更是一片茫然。遇见心仪的作品,常常觉出“好”,“美”,至于缘由,都换了哑然失笑。虽然学林有不少轶事,说老先生们念及旧时诗文,哪怕正在授课,也只说“好、好”,但和那些贯通的宿儒相比,我的无语大抵是无知所致。
换句话说,作为业余爱好者,对艺术的领略多出自感性体验,钟情、厌恶,都基于主观的情感判断。这种感受或者谁都有过,在恢弘的穹顶教堂里听唱诗班合唱,面对名画真迹呆若木鸡,直感到头皮发麻。用俗气点的话讲,艺术甚至超验的力量“电”到了我们。
因此,如果有人说,“每幅名画,既是美的凝固,也是谜的布局”,甚而强调“不是从艺术角度,而是从思想角度切入”一幅幅名画,你会不会有些费解?苏缨的近作《少有人看见的美》,就试图从理性的视角生发对名画的遐思。用作者自己的话说,“这不是一本常规意义上的美术读物,它无异于引起任何感动,只希望激发一点思考”。
那么,这本“离经叛道”的美术读物,究竟讲些什么?
开篇,作者讨论的是西方绘画如何呈现“灵魂的重量”这一命题。从几幅大天使米迦勒称量灵魂的画作起笔,作者信笔由缰,延伸到中西方绘画背后的深层逻辑差异,进而发挥“大家来找碴”的精神,于画作中寻觅灵魂是否有重量的蛛丝马迹。
如果深究具体的说辞,会发现通篇真有不少令人信服之处。更有意趣的是,你会好奇,作者究竟是怎样天马行空,才会将各个时期、各种风格的画作,划归到同一个问题意识之中。全篇的结语写道:“正如历史一再告诉我们的,伪问题往往比真问题更加严峻地影响到我们每一个人。”或许是就是兴趣加点执拗,成就了这篇妙论。
苏缨还以雅克-路易?大卫为例,以四篇的篇幅讲述画家的立场。跳出来看,这简直是一位画家思想和境遇蜕变的全部历史。把玩细节,又能读出艺术审查、时人思潮、命运离合对画作最终呈现的影响。而画家本身的想法和回应,也通过独到的解读,一层层剥离出来。也许未必涵盖全部真相,可至少提供了索骥的钥匙。
其余篇什之趣味,也无从细说。捧读此书,是一场画作的探秘,也是一次艺术认知的洗脑。苏缨以明确的问题意识告诉读者,传统艺术史固然有其毋庸置疑的正确性,却也遮蔽了不少意涵,尤其是有趣的部分。如果换一种理性的视角,跳脱传统的对美的体验方式,绘画也有别样的风采。对一本不足20万字的小书而言,这一使命实在过于恢廓。令人讶异的是,作者竟然在某种程度上做到了。
苏缨自述,欧文?斯通的《梵高传》、毛姆的《月亮和六便士》,像曾经打动我们每个人一样,也曾在她“少年心怀里投下巨石”。但当诉诸理性趣味之后,她开始研判艺术作品的历史情境和具体想法。那才是冰山海面以下的真正主体。
此书有一句推介语,“换种方式与世界恋爱”。也许,在这个“美”、“爱”,乃至大美、大爱都能脱口而出的时代,我们确实需要从智性的水珠里返照人类文明的光华。
有一句奉为圭臬的话,是梵高说的:没有什么是不朽的,包括艺术本身。唯一不朽的,是艺术所传递出来的对人和世界的理解。《少有人看见的美》当然承载不了不朽的职能,但它却提示我们:换一种视角来理解艺术,通向的必是另一重永恒。(《少有人看见的美》书评/fudato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