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之先生过世之时,蒋中正送去一副挽联:新文化中旧道德的楷模,旧伦理中新思想的师表。虽然入室弟子唐德刚觉得如此内容绝不会让先师中意,但蒋公的评价其实不失公允。
当年的留学生之中,既有鲁迅、徐志摩这样抛弃发妻的例子,也有季羡林般对家庭横眉冷对的消极,而胡适却对糟糠之妻江冬秀不离不弃,确实是“新文化中旧道德的楷模”。
当然,凡人皆有七情六欲。胡适留学期间,也曾与一位外籍的韦司莲女士有过亲近,另一位中意的女子则是好友任鸿隽的妻子陈衡哲,笔名“莎菲”。据说胡适之女胡素斐的名字,也是来源于此。但他始终恪守着“朋友妻不可欺”的底线。
要说胡适生命中最特殊的一段“恋情”,可能是他在担任中华民国驻美大使时的一段“奇遇”。
在胡适1938年的日记中,曾经多次出现过一位Roberta Lowitz女士(后多称Robby,即Roberta的亲切称呼)。根据记录来看,尽管胡适大使忙于“争取美援”,但两人见面频率相当之高。
这位Robby女士何许人也?应该算是胡适的恩师、实用主义哲学开山祖师约翰·杜威身边的工作人员,类似于助手或者秘书。Robby女士夫姓Grant,但两人似乎处于分居状态,Grant先生后于1941年去世。
对于两人之间的关系,研究过胡适日记的学者认为:“可以说名胡适并没有什么‘一见倾心’的经验,也没有主动地去接近她。他们之间最后发生了一种微妙情感,这是无可否认的事实。他和Robby的一段情缘似乎并不很严重,决不能与韦司莲的关系相提并论……”
然而,故事并未就此结束。一项出人意料的发现是,约翰·杜威的大弟子胡克在其自传中写道:晚年的杜威为了与Roberta Lowitz Grant的关系,几乎断绝了和儿女家庭之间的关系,最终在88岁拿去迎娶了比自己小45岁、比胡适小13岁Roberta。
于是,当年自己的女粉丝就这样摇身一变成了胡适的继任“师娘”。1950年的胡适日记里恭恭敬敬地将她称为Mrs. John Dewey——真不知先生下笔时,心中是否感觉到一丝讽刺。
最后说一句,考证出这段胡适最后的“跨过恋情”的又是何方高人呢?那就是先后师从过钱穆、杨连升、费正清的余英时教授。(《重寻胡适历程》书评/ 煜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