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族—“金花”一个民族的名字
3 m/ W$ R6 I% ]. U0 s J T
: e5 Y% W- x) w+ m □施晓亮 解学来
# \8 t. U& W5 Q& l) q/ \. O7 B7 p
4 E" P @8 E( e “哎,大理三月好风光,蝴蝶泉边好梳妆。蝴蝶飞来采花蜜,阿妹梳头为哪桩……” 曾几何时,美丽的白族少女金花与情郎阿鹏发生在蝴蝶泉边的一段动人爱情故事,不知打动了多少人的心。一部电影《五朵金花》,撩起了大理的面纱,将大理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在全世界面前“偶尔露真容”。《五朵金花》以其诱人的艺术魅力和民族风情,荣获1960年亚洲电影节最佳导演奖、最佳女演员奖,并先后在全世界54个国家和地区上映,向世界打开了大理、云南甚至中国的一扇窗口。 世界各地的人们,几十年来从未停止过奔向大理的脚步,争相前来探究影片中展现的秘境伊甸园,大理“千年赶一街”的三月街,也因为金花香飘全球,吸引了众多外国人参加。# a% w% g4 m) t7 J. R$ x( x9 f
% z; I# H, ]" C$ f 如今,在苍山洱海边,“金花”已经成为一个民族的名字。对任何一个白族姑娘,你只要叫一声“金花”,就会和她像老友一样了。(同样,所有白族小伙子都叫“阿鹏”,不过“阿鹏”比“金花”的知名度差多了)。在大理三塔,在蝴蝶泉边,我们果真遇到了五位美丽的金花(这是发展旅游的人为安排),我们的采访对象段绍升家里也有五朵金花(五个儿媳妇)。真是令人感叹的巧合。6 ~9 n5 `# J% c" e/ b
: Z( W( `& V- D4 E( d 段绍升的5个儿媳,因为她们拥有共同的勤劳与善良,也被人们亲切地呼唤为“五朵金花”。大儿媳杨新年,因为丈夫段晓云公事繁忙(周城村有9600余口人),她成为段家扎染业务实际上的主要负责人;二儿媳杨菊丽,夫唱妇随地在花甸坝种药材,同时也经常在杨新年手下做些活计;三儿媳杨应开,因丈夫段晓涌当着信用社主任,所以承担了“段老三饭店”的大部分管理工作;四儿媳张家凤,从来没有学过医,就给开诊所的丈夫段晓波做助手,现在也能诊治一些发烧、感冒之类的小病;五儿媳苏新丽,在与丈夫段晓平结婚前,曾在当时周城最大的一家饭馆(时称“大食馆”)当过厨师,积累了丰富的厨房和管理经验,后来这成为“段老五饭店”兴旺发达的直接原因。1 W) N' ~. P$ K3 o+ N( n6 e
0 a" O$ p, f9 S, h( R
现在,段晓云家里,每天都聚集着六七位着装整齐的白族“金花”,其中总有两三位是段家的,她们坐在阳光充裕而不剧烈的廊下,说笑着,轻巧地做着棉布的扎、拆活计。院子里,离她们有四五米之遥,放着3口直径两米、高一米七的大染缸,缸的旁边则晾晒着拆开扎线的扎染布——可不要小瞧这些有些土里土气的扎染布,由于从布料到染料全是天然产品,老外喜欢着呢。自从1993年开始对白族扎染进行商业化操作以来,即使在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之后扎染布生意一直没能抬头,它的出口毛利润仍然可以达到15%。更牛的是,许多产品都是国外来样或订单加工,“金花”们根本不愁手里的活儿没有买主。也许正是为此,当她们笑起来的时候,即使是在害着羞,也是那么清脆、自信、爽朗,那么富有感染力。
# o% t1 Z! G- ^( f, U4 L" ?/ ^# k# 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