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书看封面。这封面,一看就让人喜欢。黑底红字,黑色按捺不动,兀自沉默,红字却如舞龙,作势要喷薄而出。
挑书看装帧,腰封不计,内里可真是美极了。不同的色块对应了不同的领域:明亮的橙色点亮了一个个鲜活的人物;生动的红色描绘了一个个演出;沉静的天蓝则描绘了一个个人们关注的焦点;生机盎然的草绿也感染了每一个艺术家;沉稳的褐色则为我们述说了一段又一段的内心斑斓:音乐、戏剧、阅读与电影。这一切都显得条理分明,简明大气。
挑书看内容。这样细腻而观察入微的文字,实在不适合一口气读完。它适合带在身边,有空时就读一读。没空也没事,醒目的封面提醒着你:除了工作家庭之外,你还有一个自我需要对话。每一个专访,每一个专题,每一个述说,都自成一体。是的,不必一定要按顺序读,我从哪一页看起都可以。每一个都是一个小世界。然而,乖乖地顺序读也未尝不可,越读,在我面前的世界就越宽阔,一望无垠。
挑书也看宣传。这里有我感兴趣的人物:譬如雷光夏、曲婉婷、郝云、陈奕迅、原言哉,有我感兴趣的话题:各类音乐节、展览,热议的电影、经久不衰的戏剧,还是“文周”的一百期精华版,这一切怎能让我不读一读呢?
我在挑书,书也在挑读者。若说我的感受,大体如上。待闭卷之时,亦是抚掌微笑之时。
读这书,情不自禁便与自己的经历联系起来。有好些方面我了解不够深,就说说关于采访和音乐吧。
在高中时,担任了两年的文学社社长,其时做过两个采访。一次是采访在《萌芽》上发表作品的那多老师,那时听说他在学校有讲座,老师说让我去采访,临时借了一堆《萌芽》抱佛脚去读,这才在认认真真地听了讲座,幸运地答对问题后,看着他签了名,送了我一本书。一次是采访喜爱游玩的许崧老师,我亦是不了解,找了资料才敢采访。没想到,这次的采访很是轻松,一节课的时间已把我们变成了聊天,一节课直接延长到了两个多小时。
当我们在读书时,注重的是被采访者。然当我做采访者时,才知道,作品只是灵魂的巧遇,讲座也只是单向的输出,只有采访才是人与人之间更独特的碰撞。读这本书,站在记者的角度,才能听到人物背后那一个广阔的心灵世界,才能触摸到那样一根情感的绳索。
成了澳门草地音乐会的活动组织者后,书中的音乐人采访是我最为关注的一块内容。与郝云的对话让我觉得特别接地气儿,HAYA代表了民族的继承与创新,曲婉婷注重公益,二手玫瑰叛逆而有主见,谢天笑的背后泛起一股沧桑……音乐人的背后,脱离不了当代的社会与城市文化的大环境,也脱离不了渺小个人对这个时刻在变化时代的理解。每一个音符跳动的乐曲,都折射着他们对音乐的坚持。而作为一个活动组织者与音乐爱好者,更是在参与和策划中不断思索。
不止音乐如此,戏剧、电影、展览、等等,每一个有所成就的人,都只是因为,他们为所狂热的事物,都贡献出了一份常人难以启及的坚持。
乌托有个帮,不仅仅是虚无的乌托邦,更是有这样一群人的存在,建筑了一个实实在在的“帮”。(《乌托有个帮》书评/喵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