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是双方信息沟通的桥梁,是双方思想感情交流的渠道。语言在人际交往中占据着最基本、最重要的位置。语言作为一种表达方式,能随着时间、场合、对象的不同,而表达出各种各样的信息和丰富多彩的思想感情。语言表达出来。说话礼貌的关键在于尊重对方和自我谦让。要做到礼貌说话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 w0 n/ _* `% u
; W ] @0 N$ r 一、使用敬语、谦语、雅语, {' T" S' z. K8 q2 N2 }! ~
$ U$ q! E1 U' H# U (一)敬语" i4 t& D7 a/ p K/ H6 G1 V* g/ D
5 p) r# B4 p: g. G
敬语,亦称“敬辞”,它与“谦语”相对,是表示尊敬礼貌的词语。除了礼貌上的必须之外,能多使用敬语,还可体现一个人的文化修养。
( j4 \ ^! K' c/ G0 p' d% m9 ^. Y" C: Z8 T( F& S
1.敬语的运用场合 . h: n4 m) `- Z, d
# P% N/ J- C3 n$ T( {5 k
第一,比较正规的社交场合。 4 W- J$ u# w5 l, A$ l2 T' [' x
8 f6 h- { j. r( j9 E
第二,与师长或身份、地位较高的人的交谈。
, q* @( m& A* d1 _8 ]6 u2 J% r
- ?4 e, C8 u1 c8 S ]! L: o 第三,与人初次打交道或会见不太熟悉的人。
& d9 v+ F5 c; I+ ~7 O& K+ b
! `% [. g2 B$ b7 S. x 第四,会议、谈判等公务场合等。 4 m8 k% c9 ]: ]" B
! a: S4 ^. B# c8 M# l- m
2.常用敬语 我们日常使用的“请”字,第二人称中的“您”字,代词“阁下”、“尊夫人”、“贵方”等,另外还有一些常用的词语用法,如初次见面称“久仰”,很久不见称“久违”,请人批评称“请教”,请人原谅称“包涵”,麻烦别人称“打扰”,托人办事称“拜托”,赞人见解称“高见”等等。 2 P/ V% }$ v* y+ n$ ]' s# ~( d' v
# E4 Y6 q( q) G M) T/ `% i# S
(二)谦语
& c" T! _ Z! a6 n6 ^3 l9 D( L0 G0 m# M1 v! K/ V& ]# C5 \
谦语亦称“谦辞”,它是与“敬语”相对,是向人表示谦恭和自谦的一种词语。谦语最常用的用法是在别人面前谦称自己和自己的亲属。例如,称自己为 “愚”、“家严、家慈、家兄、家嫂”等。自谦和敬人,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尽管日常生活中谦语使用不多,但其精神无处不在。只要你在日常用语中表现出你的谦虚和恳切,人们自然会尊重你。 / [4 \. o6 @& r# q: i
2 @: {# ^& K/ q1 [3 V9 v (三)雅语
/ w* M; A6 o& O8 {% t! W5 {
3 B4 _0 X! r( m$ K4 p 雅语是指一些比较文雅的词语。雅语常常在一些正规的场合以及一些有长辈和女性在场的情况下,被用来替代那些比较随便,甚至粗俗的话语。多使用雅语,能体现出一个人的文化素养以及尊重他人的个人素质。
& u4 d2 c. Q0 E! b# ~4 y& D" O
* {5 d* j; c" h& Q! @- W 在待人接物中,要是你正在招待客人,在端茶时,你应该说:“请用茶”。
; u- `- `, R' F4 F+ ?' u
( G, i1 z; G5 H6 R; l 如果还用点心招待,可以用“请用一些茶点。”假如你先于别人结束用餐,你应该向其他人打招呼说:“请大家慢用。”雅语的使用不是机械的、固定的。只要你的言谈举止彬彬有礼,人们就会对你的个人修养留下较深的印象。只要大家注意使用雅语,必然会对形成文明、高尚的社会风气大有益处,并对我国整体民族素质的提高有所帮助。
9 D9 u, q/ J2 }# R; P5 t 6 X$ I5 u* ]$ E4 m4 a1 Q
二、日常场合应对9 d$ |# F' [: \: X
3 M( K5 K0 l% ]7 c4 A `8 s' a (一)与人保持适当距离
1 G; l1 ~/ f) |3 h# n2 h0 a W. f5 }2 h* `6 ]3 J! J
说话通常是为了与别人沟通思想,要达到这一目的,首先当然必须注意说话的内容,其次也必须注意说话时声音的轻重,使对话者能够听明白。这样在说话时必须注意保持与对话者的距离。说话时与人保持适当距离也并非完全出于考虑对方能否听清自己的说话,另外还存在一个怎样才更合乎礼貌的问题。从礼仪上说,说话时与对方离得过远,会使对话者误认为你不愿向他表示友好和亲近,这显然是失礼的。然而如果在较近的距离和人交谈,稍有不慎就会把口沫溅在别人脸上,这是最令人讨厌的。有些人,因为有凑近和别人交谈的习惯,又明知别人顾忌被自己的口沫溅到,于是先知趣地用手掩住自己的口。这样做形同“交头接耳”,样子难看也不够大方。因此从礼仪角度来讲一般保持一两个人的距离最为适合。这样做,既让对方感到有种亲切的气氛,同时又保持一定的“社交距离”,在常人的主观感受上,这也是最舒服的。
1 r$ Y. v; E) m* w
1 U- C, `4 q$ a5 c$ v5 x (二)恰当地称呼他人
9 d* k# h2 a4 n; {+ l% F+ W0 N5 I0 ^6 a" Y9 p6 K" y
无论是新老朋友,一见面就得称呼对方。每个人都希望得到他人的尊重,人们比较看重自己业已取得的地位。对有头衔的人称呼他的头衔,就是对他莫大的尊重。直呼其名仅适用于关系密切的人之间。你若与有头衔的人关系非同一般,直呼其名来得更亲切,但若是在公众和社交场合,你还是称呼他的头衔会更得体。对于知识界人士,可以直接称呼其职称。但是,对于学位,除了博士外,其他学位,就不能作为称谓来用。5 r% m: g( Q8 o( |0 [
- }6 E7 X1 i- {6 t; O; D9 C
(三)善于言辞的谈吐
: i" @1 w" U6 e' n% y6 _
; |2 `/ w) G' o6 Z 不管是名流显贵,还是平民百姓,作为交谈的双方,他们应该是平等的。交谈一般选择大家共同感兴趣的话题,但是,有些不该触及的问题:比方对方的年龄、收入、个人物品的价值、婚姻状况、宗教信仰,还是不谈为好。打听这些是不礼貌和缺乏教养的表现。 4 v( w) u7 \7 V* f* @
& N0 n9 Y4 g9 W% U: G. y 来源:锦程物流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