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立文(Michael Sullivan)先生的《20世纪中国艺术与艺术家》一书并不是对当时个别艺术天才的研究,而是力图通过一大批艺术家的境遇展现20世纪中国“艺术界”的整体状况。这是一幅个人追求与社会文化、政治变动等历史背景相互交织的画卷,全书的五个部分涉及的范围之广、谈论的艺术家数量之多令人叹服。苏立文教授的这部作品是一个范例,艺术史首先是“史”,是关乎艺术的历史,是一门人文学科。它的研究内容,不仅仅是以艺术作品为对象,艺术实践是一项社会活动。
有意思的是,史家在写中国古代艺术史、西方艺术史时通常会把历史环境作为背景简要论述,转而介绍艺术大家、艺术流派的创作和影响,而在撰写中国现当代艺术史时,往往是个人起伏与历史发展纠缠不休,没有了“背景”和“前景”的区分。20世纪的中国艺术史,也是一部动荡史、沧桑史、奋斗史、恩怨史,艺术界的遭遇和反应折射出的是当时的社会气候的转变,因而,这样的一部艺术史,已经不仅仅是艺术史研究者研究的对象,同时也应该是文学研究、社会研究、思想研究、文化研究的参照。苏立文的著作时间跨度将近一个世纪,内容涵盖大陆、港台、海外的中国艺术与艺术家(官方、民间),关涉的艺术类型除了绘画(国画、油画、版画等)还有雕塑、戏剧、文学、装置等,要在海量的信息里进行筛选,在有限的篇幅里写出这样宏大的艺术史,严肃史料穿插八卦花边,苏先生功力深厚,吾辈无限仰止!
在《在北京大学的演讲》讲稿的最后是这样的一段话:
“我有时被质疑:你是从什么理论角度看待中国现代艺术?是马克思主义或毛主义?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法或荣格精神分析法?是后现代,是拉康的精神分析,或其他什么?我没有理论。我怀着最深的信念相信,如果实在人文学科中而不是精确的科学中,理论,远离揭示真相,甚至可能是发现真相的障碍。它们无法被检验。艺术中的理论如同一连串的有色镜,我们手持着有色镜去看现实,不会看到我们原本看不到的东西。它们模糊了许多东西,以至无法看清整幅画卷。我没有理论,并且强烈建议年轻的艺术史家们,坚定地让理论待在它自己的地盘,仅将它作为帮助理解艺术史概念的一个援手。你们可能会问,什么是你进行研究的动机?我只能说,我的动机是一种强烈的求知欲、对理解的渴望,以及尽我所能去做的那样,运用睿智的常识。”
我钦佩作者的坦诚,也讶异作者的不坦诚,同时作为艺术理论学习者,苏立文先生的建议让我着急不已。古今中外,艺术家、评论家、理论家的关系从来都很微妙,虽不至于水火不容,“相轻”到底是常见的。与理论相关的内部,艺术史家、艺术理论家、艺术评论家也争执不休。有艺术史家就认为,艺术史家要做的就是史料分析,鉴定真伪、判别年代、书写事实,不要和理论沾边。艺术史家的工作与艺术评论不是一回事。这自然是有道理的,但是,史料分析就不需要理论指导吗,史学理论不是理论吗?理论并不是一定要冠以XX主义的形式存在,它的存在并不是单一形态的。对于艺术作品,除了审美体验,还需要概念体验,尤其是对于史家和理论研究者来说,后者的重要性无需赘言。“没有理论”并不是说不需要理论,也不是说真的没有理论,而是理论已经内化成不知不觉运用的方法,不再披以XX理论的外衣。
我的专业存在的合法性真是岌岌可危,虽然在“制度”上有了保障,事实上却面临着艺术史、美学、文艺学专业的围攻。与艺术史专业相比,我们没有系统的艺术史训练,没有具体的艺术实践;与美学相比,我们没有更抽象更宏观的哲学建构;而和文艺学一样,我们的存在都是奇特而尴尬的。为了和艺术史专业对话,我们要狂补艺术史的知识,作为艺术理论研究的基础;为了和美学专业对话,要恶补各种理论伪装成艺术哲学。理论是大杂烩,各派理论也在相互揉和,要不要理论不是问题,要什么样的理论不是问题,理论怎么用才是重点,理论用得不着痕迹那才是境界。哪儿有大写的理论,只有一个个的理论家而已。
事实上,我最羡慕的艺术研究者是Nochlin,她所受的学术训练在我看来是最理想的。Nochlin 先在瓦萨学院念哲学学士,然后去哥伦比亚大学念17世纪英国文学硕士,毕业后回瓦萨学院教艺术史,后来又去纽约大学念美术学博士。(《20世纪中国艺术与艺术家(上下)》书评/cheryl.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