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是人们在生产、生活中,借以识别宇宙间各种实体的不同地理位置、不同范围、不同形状和特征而共同约定的名称,是社会生产、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工具。它是人们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通过长期劳动实践和生活交往所形成的。每一条地名的含义,都具有其渊源和特征。通过对地名的研究,对当地的历史、文化、语言、风俗习惯、自然地理状况,都可以从中得到一些启示和认识。弥渡县彝语地名较多,为了便于对弥渡县彝族的历史和语言进行研究,现将弥渡彝语地名分别简介如下:5 y# i& K& l$ B. I
一、弥城镇8 O# W( O% q' ~( r4 j* E8 f+ s
大罗么:“罗”为石头,“么”为多,意为此地石头多,又因该村人多,故称大罗么。3 g q M# n3 ]& M) S
小罗么:“罗”为石头,“么”为多,意为此地石头多,因该村人较少,故称小罗么。; ^0 H$ ?# v- O* P- d [
二、新街镇4 h) Y1 M1 l2 v
格者:原名“嘎罗”,“嘎”为前,“罗”为石,意为村子在石岩前。
. G3 e" K( ~) ?2 m6 G三、寅街镇
* \+ f9 a- k+ @) y/ \7 n! ]大纪罗:“纪”为铜矿,“罗”为石,意为此地有铜矿石。因附近有两村,该村较大,故称大纪罗。另一村则称小纪罗。
1 x+ Y. x( y0 @瓦哲:“瓦”为石岩,“哲”为凹子,意为村子在石岩旁的一个凹子里。
' r A9 e( f' `2 r) B. r四、苴力镇
* m: e. W- H/ i苴力:“苴”为山梁子,“力”为大,意为住在大山梁子下的村庄,古代译写为佐力。9 n" q# m8 W6 s6 U
务本村:原名阿务白,“阿务”为蝌蚪,“白”为多。意为此地水里蝌蚪多。/ o0 R7 m& G9 Y9 b8 @
塔乜苦:“塔乜”为松树,“苦”为凹子,意为村建在有松树的山凹里。( U! x# V: o4 B# {% F. T5 g% @/ b
腊木白:“腊木”为马,“白”为教,意为教马的地方。
7 Z" l4 q* X/ ^ j$ e: L罗腊:原名“罗拉”,“罗”为石,“拉”为盆,意为此地石头可制作石盆。
( q* g# j2 ?% B8 d+ g* ?新村:原名“衣学乌”,意为水沟边。
; ?5 K% ^* a9 e+ m+ {/ T4 {木白勒:“木白”为马厩,“勒”为房子,意为该地盖过马厩。
+ b6 d' W) X. S, F6 c: _# y# J义纳村:原名“衣腊”,“衣”为水,“腊”为凹子,意为村子在出水的山凹旁。5 w2 q- b' L: ^, }1 u9 v8 S& O: Z' E
密大村:原名“密扎郎”,“密扎”为河边,“郎”为地,意为村子建在河边。3 b/ \6 w; d' K& n9 U7 F- m5 y9 a
阿姑利:意为此地猫头鹰多。
: F+ A2 L1 T7 ]么力者:原名“么里扎”,“么里”为竹林,“扎”为多,意为村子建在竹林多的地方。
! W# [9 V. R" \# R0 f五、德苴乡. \7 p5 S t- b
德苴:原名“的苴”,“的”为平地,“苴”为山梁子,意为在大山梁子下的一块平地。3 \ h; c+ r" G& w3 \/ v5 K! N
自故拉:“自故”为豪猪,“拉”为多,意为该村建在豪猪多的地方。
7 E, e2 @1 L; V9 |依次堵:“依次”为吃水,“堵”为箐,意为该村建在吃水箐旁。
$ ]% e: Y6 A4 Z4 B* N3 ^5 [" z+ D路谷米:原名“捞苦面”,“捞苦”为大凹子,“面”为地,意为该村建在大凹子地上。
1 b+ ?5 U, |# r, A7 p黑白系:“黑”为山,“白系”为背后,意为村子建在山背后。
& B4 D* q% K l e5 K依土地:“依土”为水桶,意为该村建于地形似水桶的地方。! o# ?) l; d+ ^8 z( _! \
毛车车:“毛车车”意为悬岩陡壁,意为该村建于悬岩陡坡上。
! v; X6 t& j8 m- y. v" N, X/ v立石么:“立石”为松树,“么”为大或多,意为村子建在松树多的地方。
7 C% Z0 e5 @+ O1 J/ X( T1 h7 @/ N( ]微苴利:“微苴”得到的地,“利”为买,意为在买得的土地上建村。
7 C' d/ N* m( a- u阿扎鲁大村:“阿扎”为喜鹊,“鲁”为叫,意为该村建于喜鹊常叫的地方。此地有两村,该村人户多,称阿扎鲁大村。另一村称为阿扎鲁小村。
7 N0 g. m' j( M% P+ `阿恩郎:原名“阿依拉”,“阿依”为出水,“拉”为凹子,意为该村建于一出水的山凹里。
1 H9 ^2 j; S# M, @; g余志本上村:原名“依支丕”,“依支”为鸡街,“丕”为上边,意为该村建于鸡街上边。因有两村,该村在上,故名为余志本上村。另一村在下,名为余志本下村。
I- k% E0 F6 g, _7 S& e' ~多格者下村:原名“多嘎扎”,“多嘎”为大路,“扎”为边,意为该村建在一条大路边。此地有两村,该村在下,故名多格者下村。另一村在上,名为多格者上村。
+ ~8 d9 {# S) s/ D d4 A6 R! f大阿助:原名“阿吾”,“阿吾”为帽子,意为该村建在形似帽子的山上。该地有两村,此村较大,故名为大阿助,另一村较小,称小阿助。
* o3 `( {3 r8 a! |. m非白底竹:“非白”为香竹,“底”为地,意为此地香竹多。
: b, M: ~& G) d$ j: d) r卡石底米竹:“卡石底”为脚下,“米竹”为一家人,意为一家人住在山脚下。' F: Q! V/ x1 n3 y O8 r
米得勒苦:“米得勒”为筲箕,“苦”为凹子,意为形似筲箕的山凹。
/ M, E" x7 k- D( c r2 f' L' \树密者:“树密”为大麦,“者”为凹子,意为该村建于种过大麦的山凹里。5 z4 p5 k0 n& w$ X# W& D/ D
拉马者:原名“拉马扎”,“拉马扎”为小尖山,意为该村建于一小尖山下。: X* S& [8 x7 c" k
的么:“的”为平地,“么”为大,意为此地是一块大平地。
' t$ d4 N% J+ _六、牛街乡4 P( G# w* O/ U1 i
细细面的:原名“谢谢面的”,“谢谢”为汉家,“面的”为地,意为此地原为汉家的。" E* i8 @4 m1 ]* W
阿必可:“阿必”为开路,“可”为六,意为有个开路先生排行第六,在此地住过。8 S* Q( i8 L& o u; x4 N
库度么:“库度”为野鸡,“么”为多,意为此地野鸡多。( X, @6 ]6 s* [* j$ }- S
上野播:原名“喏薄”,“喏薄”为山箐,意为村子在大箐边。因此地有两村,该村在上,故名上野播,另一村在下,名为下野播。
% x, g+ \5 j* z9 P) d炸开助:“炸开助”是彝语,古时人们常在此地打架,意为打架斗殴之地。
1 I ~( H+ b% t/ c' ~) \瓦腊的:“瓦腊”为石岩,“的”为平地,意为村子建在石岩下的一块平地上。" x% B' g; P6 `+ U
瓦腊恩:“瓦腊”为石岩,“恩”为陡,意为村子建在陡石岩下。
$ M5 I+ D2 {/ s% [1 a0 ~玉光郎:原名“玉姑郎”,“玉”为水,“姑郎”为塘子,意为村子在一个水塘旁,故名为玉姑郎,后谐音为玉光郎。 E2 J, |( K( F; {% g
二多库:原名“耳朵苦”,“耳”为熊,“多苦”为凹子,意为此山凹里熊多。
7 h! ~. _% A- b+ u- O X文启:原名“月此”,“月”为猪,“此”为洗,意为此地经常洗猪。$ r4 E# Z- p' T9 D
朝阳:原名“则子路堵”,“则子”为椎栗树,“路堵”为桩头,意为此地有一棵大椎栗树桩头。
9 p( _ _7 M! e% q) z文启浪上村:原名“飘此拉”,“飘此”为洗衣服,“拉”为箐,意为村子在洗衣箐边故名。此地有两村,该村在上,故名文启浪上村,另一村在下,名为文启浪下村。
* C: T. H, @$ o) G7 T路伍:原名“路耳”,“路耳”为柏杨树,此地柏杨树多故名,后谐音为路伍。1 p+ J% V) G. }- Y+ ^2 v6 E' G) |
扎格苴:原名“洒耳苴”,“洒耳”为橄榄树,“苴”为山梁子,意为此山梁子上橄榄树多。
6 A* _- I5 [+ n$ R罗利腊:原名“罗利捞”,“罗利”为小石头,“捞”为多,意为此地小石头多。# p' f4 l$ N/ g
怕喝:“怕喝”意为塌方,示此地山势陡峭,经常塌方。
( B: m$ ?2 ?4 ?1 `0 Q亦气发:原名“依轻凹”,意为跌水坎,村旁有个跌水坎故名。# v" |/ Y) o+ V- D
安乐:原名“阿萨拉苦”,意为枇杷树箐。
" }; C* c- i0 {$ b) i# E( p! z踏木地:原名踏麦地,“踏麦地”为赤松树,此地赤松树多而得名。* ?' Q5 q! X1 G* q
保度地:原名“表都的”,“表都的”为大土蜂窝,意为此地有过大土蜂窝故名。5 i/ Q. P: e+ r% L7 x* \7 |2 c2 z6 t- w
落口大:原名“罗坷大”,“罗”为石,“坷大”为多,意为石头多故名。
2 s7 K5 q# J0 ^" g, V' x瓦布度:原名“哑铺都”,“哑”为新,“铺都”为瓦房,意为新盖瓦房的地方。
) X6 n# |3 b! R! q+ l) {5 m9 f$ \新合:原名“依机捞”,“依”为水,“机捞”为凹子,意为水凹子。/ V- p' |; ^$ p$ S- c) i7 v, C
大的么:“的”为平,“么”为大,意为平坦的大地。
# H8 u2 ^' h+ |9 v4 I罗腊扎下村:“罗”为石,“腊扎”为河,意为村子在石头河边。因此地有两村,该村在下,称罗腊扎下村,另一村在上,称罗腊扎上村。
7 y# ~+ x i2 m; H. T二宜可坝:原名“乌里可包”,“乌里”为猫头鹰,“可包”为多,意为此地猫头鹰多。' ?1 G% `; k# M3 J
阿宜小在:“阿宜”为牛奶,“小在”为果树,此地牛奶果树多。, K( T8 F& ~& @8 L }6 n
瓦录上村:原名“瓦午”,“瓦”为石岩,“午”为凹子,意为村子在石岩前的凹子里。此地有两村,该村在上,称瓦录上村,另一村在下,称瓦录下村。
0 d* g6 b9 o2 g' G# H4 s" V小在苦:原名“洒耳子苦”,“洒耳子”为桃子树,“苦”为凹子,意为桃子树凹子。
8 H+ N# r1 e7 K是叶:原名“是苦”,“是苦”为草豹,意为此地有草豹。
, @ q4 v6 s/ @# [, v: z7 U& o* v. o/ C& C依多么:“依多”为出水,“么”为大,意为此地出有大水。
! t0 I5 F' r9 H* H3 y瓦腊阁:“瓦腊”为石岩,“阁”为后,意为村前有石岩。
6 X4 d' K8 m9 C5 c2 s阿罗克:原名“阿啰咔”,“阿啰”为老虎,“咔”为咬,意为此地老虎咬伤过人,故名阿啰咔。
. z4 k& G! V7 }/ t& B罗巴利:“罗”为石,“巴利”为窝子,意为村在石头窝。0 D- W" q( E& P* } o
瓦亦的:“瓦”为石岩,“亦的”为流水,意为水从石岩上流下来。 ~; n; U% D; c2 a5 E
安龙格:原名“阿努蹀”,“阿努”为过路人,“蹀”为歇气。意为过路人歇气喝水处。0 U5 {2 H7 J2 O+ {. R' |, j; L
白宗别:原名“波左鳖”,“波左鳖”是牛赖子花,意为此地牛赖子花多。
) p1 M9 V1 q8 i. H+ n" U+ \歌康郎 :原名“歌卡拉”,“歌卡”为跳舞,“拉”为地点,意为此地是跳歌场。
* |, Z/ U! \5 ?; l7 l9 R. ]0 r丫白字:“丫白字”为“榻枝树”,意为此地榻枝树多。0 R. i3 m! }; O. H8 o& Z. k- b2 y
二自苴上村:原名“耳子左”,“耳子左”为沙松树,意为此地沙松树较多。此地有两村,该村在上故称二自苴上村,另一村在下,称二自苴下村。% P) C0 h2 W d3 W: t1 m/ n
富地:原名“西地”,“西地”为山洞,意为村旁有一山洞。
5 K- g* v1 a9 [2 g, i+ S自拉么:原名“左腊么”,“左”为粮食,“腊么”为凹子,意为此山凹子出产粮食。
2 f4 n' x/ h* g8 Q r务本:原名“务白”,“务白”为生瓜,意为此地产生瓜较多。" `5 K- f3 Y2 Q4 ?+ R
亦底腊:原名“依叨捞”,“依叨”为吃水,“捞”为歇气,意为吃水歇气的地方。
" ? R" |+ m7 w" _3 m5 h' j) d( J+ D秀有村:原名“罗苦”,意为草子凹子。
; z4 D. N2 T7 S- [0 T布腊的:原名“背捞的”,“背捞”为波罗栗树,“的”为大,意为建村时此地有大波罗栗树。
" q/ K- C9 L/ a9 _, F花园村:原名“阿克堵”,“阿克”为狗,“堵”为啃,意为狗把门啃坏了。
% X6 I. v5 d. j+ F4 R% ]* R阿尼山:“阿尼”为老虎,以此山曾有老虎而得名。9 i1 @* g" `6 I2 m$ |( y3 l
通过对以上这些彝语地名的探索分析,得出以下结论:5 _# u* p: t! h4 U' h9 b X, L
第一、在弥渡的地名总数中,属彝语的村名共71条,彝汉混合语村名27条,彝语山名1条。彝语地名共99条,占弥渡地名总数的7.23%。
' Z0 n/ H* A& }* @: {7 y3 ], `第二、弥渡地区的彝语,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在彝语的六个方言区中,属于西部方言区,和其它方言区有一定的差别。在本县各村落之间的彝语也有一些差别。
7 Q1 }0 b: B6 Y+ N& ?+ I# i6 V第三、弥渡南边的牛街乡、德苴乡、苴力镇三个地区的彝语地名比较多,弥渡西山一带也有一定数量的彝语地名。这些彝语地名与很多记载相符,《元史地理志》载:“(赵州,包括弥渡在内)为罗罗蛮所居。”明朝景泰《云南图经志书》卷五载:“白岩诸村多罗羽、撒马都、摩查皆乌蛮之种。”清乾隆《赵州志》卷一也有:“卢鹿,土著乌蛮之后,俗称为逻罗,多居(赵州)西南山。”由此可以推断,弥渡彝族是当地的土著民族。4 m: [+ c" O/ ?* [/ X1 o& S! v5 L
第四、弥渡彝族各村落之间部分语言不相同,但从彝语地名可以看出相同的词汇很多。如:“罗”为石头,“么”为多,“瓦”为石岩,“依”为水,“的”为平地,“苴”为山梁子,“苦”为凹。
+ t/ k/ T$ k0 i& O第五、弥渡彝语地名中,具有一个共同特点,多数地名都是自然地理和生产实践的直观反映,如:“罗”(石头)、“苦”(凹)、“苴”(山梁子)、“瓦”(石岩)等命名的地名较多,可以说明彝族多聚集于山区。一些以“务白”(生瓜)、“树密”(大麦)等命名的地名,反映出当时农业生产的概貌。又如“腊木”(马)、“木白”(马厩)、“依支”(鸡街)、“月此”(洗猪)等反映了彝族地区畜牧业发展的状况。一些地名则以植物来命名,如:“背捞的”(大波罗栗树)、“丫白字”(榻枝树)、“波左鳖”(牛赖子花)、“洒耳子苦”(桃子树凹子)、“阿宜小在”(牛奶果树)、“踏麦地”(赤松树)、“阿萨拉苦”(枇杷树箐)、“洒耳苴”(橄榄树多的山梁子)、“路耳”(柏杨树)、“立石”(松树)等。一些地名则以动物数量来命名,如:“乌里可包”(猫头鹰多)、“耳朵苦”(山凹里熊多)、“库度么”(野鸡多)、“自故拉”(豪猪多)、“阿务白”(水里蝌蚪多)等。
# F& ]; M5 O% X8 H7 l( @李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