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姓氏命名; A' {* i% B& \" R8 E$ @# B
回族的姓氏与回族的形成有很大关系。回族祖先原来使用的是外来姓名,以后由于与汉族通婚和与其他民族杂居相处的影响,逐渐改用汉姓汉名。祥云县回族人民现令有黄、罗、云、杨、张、王、马等姓。5 w2 M3 s8 {: m0 ?) c: a( `
回族人民的命名方式,除取经名外,和汉族人民一样,取小名和大名。当婴儿生下后,要请阿匐取一个伊斯兰教先知、贤哲及其妻女的名字作为经名,用的是阿拉伯语音,在家庭内部使用。长大一点,取一个汉语小名,多以排列顺序为名,如“老大”、“老二”、“老三”等。上学时,取大名,以两字为名,相似汉族人民一样的字派,如“黄国忠、黄国民、黄国强”等。) a& N/ y6 l7 }7 l/ N
2、婚姻家庭
t% [ H. t, J" W祥云县回族人民现今的婚姻形态是一夫一妻制。在婚姻礼仪上,一般是男女双方自由恋爱,或经亲友介绍、本人同意、家长赞成,即可缔结良缘。在决定了亲事以后,如同系信仰伊斯兰教,即清清真寺里的掌教“依玛目”做证婚人。结婚当天,掌教念“喜经”,即证婚之意,当晚,新郎当着证婚人和长者之面,赠送给新娘“喜银”,阿拉伯语称之为“柯宾”。
" x! [0 U) h; T* K: d, n过去,回族人民实行族内婚,一般不与外族通婚。现在,随着社会交往范围的扩大,与其他民族通婚者日益增多了,但多要求对方随从回族一方的生活习惯。
% I5 a( Y1 G, Z/ z在家庭亲属称谓方面,回族人民称父亲为“阿大”(音da),称祖父为“阿爸”,称叔叔为“阿耶”。: c: \/ u" i: I5 ?
3、节日
( N" k9 S1 c4 h) H回族人民的民族节日多源于伊斯兰教。主要节日有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
' R0 ], I8 D6 ~8 q) d$ }开斋节 时间在伊斯兰教历的十月一日。伊斯兰教历规定,九月为“斋月”,全月封斋。封斋第二十九日傍晚如见新月,次日即为开斋节;如不见新月,则再封一日,共为三十日,第二日为开斋节。在斋月期间,凌晨五时前进完餐,直至天黑,不再饮食。开斋节这天,上午全体穆斯林前往清真寺参加会礼,听依玛目宣讲教义,相互祝贺。下午,到坟山游坟,追悼亡人。+ G* X. |% R1 v* y) e3 N
古尔邦节 也称“宰牲节”、“态效节”。“古尔邦”届阿拉伯语,含“牺牲”、“献身”之意。时间在伊斯兰教历的十二月十日。相传,阿拉伯古代先贤伊卜拉欣在夜梦中得到安拉“启示”,要他宰杀年轻的儿子伊斯玛仪作奉献,以表其忠诚。次日,伊卜拉欣谨尊不违,儿子也毅然从命。而正当父子二人要在米那山谷执行“启示”时,天使哲布拉依奉真主之命送来了一只绵羊,作为伊斯玛仪的替身。以后,穆斯林就以此“启示”,把伊斯兰教历十二月十日这一天定为古尔邦节。是日,在清真寺举行会礼,然后宰牲献祭,纪念古圣先贤。) [4 B6 V7 \6 A0 m8 O; k3 d3 F+ H
圣纪节 也称“圣诞节”,时间在伊斯兰教历的六月八日,是纪念穆罕默德诞辰与逝世的日子。相传,先知穆罕默德诞生在阿拉伯的太阴历象年(约当公元571年)三月十二日,随后,于伊斯兰教历的十一年(公元632年)三月十二日逝世,生死同一月日。是日,纪念活动在清真寺举行,由阿匐诵经、赞圣,讲述穆罕默德的生平业绩和懿行,会后聚餐,以表纪念。 c5 ^* [& f" C2 x2 B4 S a
4、卫生习惯
4 N) {+ m, L( h! c回族人民有讲究卫生的良好习惯,在日常生活中,饮食、穿戴都十分注意卫生,以保持身体的洁净。沐浴多用淋浴;洗脸、洗手、洗脚多用枣子壶浇洗,不让脏水重复使用。身体不净不出门,也不接物。参加礼拜的人,除衣服保持干净整齐外,身体要随时保持大净,礼拜前均要作小净。
( Z1 q! Q) W, z6 P(祥云县文体局 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