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 l* ~2 e7 Y$ @, Y) j! s3 j
0 k, O$ j+ @7 y; [; k
; T; e9 N$ s5 z4 _7 n2 } 巍山古城 6 l/ ^' r" c+ j& d& H8 e8 `# A
大理古称昆弥(昆明)国,隋朝为白子国地,属南宁州总管府。唐后属姚州都督府,置蒙舍、蒙睶、施浪、浪穹、邓赕、越析六诏地,公元737年皮罗阁为云南王,统一了六诏。1253年元灭大理国,云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由大理移到昆明。1269年设大理上、下两万户府。明设大理府,清沿袭明制。6 P1 I. ^4 i0 K$ g# M
先秦今大理属西南夷。西汉武帝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境内就设有叶榆(今大理)、云南(今祥云)、邪龙(今巍山)、比苏(今云龙)、巂唐(今云龙漕涧和保山部分地区)等5县,归益州郡管辖。东汉永平十二年(公元69),设博南县(今永平),隶永昌郡。蜀汉建兴三年(225)春三月诸葛亮南征云南后,在今祥云县增设云南郡,下辖7县,今大理州有云南、邪龙、叶榆等3县。另永昌郡下有博南、比苏、崔唐等3县。大理州共有6县,均属益州。两晋时,在今宾川县地增设云平县,隶云南郡;今大理州境内有7县,分属宁州的永昌、云南2郡。南北朝时,在今大理市属的洱海以东和宾川县的部分地区增设东河阳县,隶东河阳郡,此时大理州境内已有西河阳、东河阳、云南3郡,云南、邪龙、叶榆、博南、比苏、崔唐、云平、东河阳8县。刘宋王朝时分属宁州的云南郡、东河阳郡、西河阳郡,南齐时期分属宁州的云南郡、东河阳郡、西河阳郡、永昌郡。隋代,在大理设越析州(治所今宾川),县没有变化,属南宁州总管府。# i: i/ D# W& C- Z% A
唐初,在云南设南宁州总管府(后改都督府),大理属南宁州总管府。武德四年(621),洱海地区置有“八州十七县”。贞观元年(627),废南宁州都督府,大理改属戎州都督府(治所驻今四川宜宾)。麟德元年(664),在姚州(今楚雄姚安县)设姚州都督府,大理归属姚州都督府统管。大理地区先后设有浪穹州(今洱源)、邓赕州(今洱源邓川)、越析州(今宾川)、沙壶州、阳瓜州、蒙舍州(均在今巍山南涧境内)、双祝州、江东州(今弥渡)、匡州(今祥云)、曾州(今凤仪)等羁縻州。在大理洱海地区,同时出现了六个较大的部落,史称“六诏”,即蒙舍诏(今巍山东南部、因在六诏之南,又称南诏)、蒙巂诏(今巍山北部漾濞一带)、邓赕诏(今洱源邓川)、浪穹诏(今洱源剑川一带)、施浪诏(在浪穹诏东北)。越析诏(今宾川)。开元二十五年(737),在唐王朝的支持下,南诏统一六诏,迁都太和城(今大理太和村),建立“南诏国”地方政权,并臣属于唐。其后,南诏逐渐扩大势力范围,在强盛时期,其疆域北抵大渡河,南到越北,西接印、缅边境,东达贵州北部和广西西部。南诏国传王位13主,历253年(从南诏始祖细妈罗受张氏禅福于公元649年即位起算,至902年)。如从737年统一六诏,建立南诏国起算,也有165年。大历十四年(779)又迁都羊苴咩城(今大理古城)。南诏时,地方行政建置设十赕、六节度和二都督区,其中十赕为统治中心,均在今大理州境内。下辖云龙赕(今云龙县)、蒙舍赕(今巍山)、大厘赕、白崖赕、云南赕、品澹赕、赵川赕(今大理市)、蒙秦赕(今巍山县)、邓赕(今洱源县)。今南涧属银生节度地,胜乡郡(今永平县)属永昌节度地,剑川、谋统郡(今鹤庆县)属剑川节度地。
( `! h" r9 |+ N7 l 唐天复二年(902),南诏权臣郑买嗣夺去了政权,建立“大长和国”。后唐天成二年(927),剑南节度使杨干贞灭“大长和国”,扶持清平官赵善政,建立“大天兴国”,10个月后杨善干贞又废赵善政,自立为王,建“大义宁国”。后晋天福二年(937),通海节度段思平联合滇东三十七部,进军大理,推翻了大义宁国,建立了大理国,仍建都羊苴咩城,臣属于宋。大理国共传22代主,历时316年,其辖境与南诏极盛时大致相当,今大理州境内的行政建置大致沿用南诏时期,仍是大理国的统治中心。其下辖宁北赕、凤羽郡、邓赕(今洱源县),云龙赕(今云龙县),喜赕、赵赕、白崖赕(今大理市),品赕、云南赕(今祥云县),开南(今巍山县)。义督赕(今剑川县)及鹤川(今鹤庆县)属谋统府。胜乡郡(今永平)属永昌府,南涧属威楚府。3 c M, N. q1 s2 W& z
元代分属大理路、鹤庆路、威楚路和云龙甸军民府。 大理路:宪宗六年(1256)置大理上、下二万户府;至元七年(1270)合并改置大理路。至元十一年(1274)设云南行中书省,行政中心由大理迁到押赤城(今昆明)。大理路下辖录事司、太和县、永昌府、腾冲府、邓川州、蒙化州、赵州、云南州、喜州。其中录事司:宪宗七年(1257)置大理中千户,属大理万户;至元十一年改置录事司,至元十二年(1275)升理州,至元二十一年(1284)复改置录事司。太和县:宪宗七年置大理上、下二千户,属大理万户;至元二十六年(1289)合并改置太和县。邓川州:宪宗七年,原大理邓睒置德原千户,属大理上万户;至元十一年改置邓川州。浪穹县:宪宗七年,原大理宁北睒置浪穹千户,属大理上万户;后改置浪穹州,至元十一年改置浪穹县,改属邓川州。凤羽县:至元十一年,原大理凤羽郡置凤羽县。蒙化州:宪宗七年,原大理开南睒置蒙舍千户,属大理上万户;至元十一年改置蒙化府,十四年(1277)升蒙化路,二十年(1283)降蒙化州,复属大理路。赵州:宪宗七年,原大理国赵睒置赵睒千户,属大理下万户;至元十一年改置赵州。建宁县:至元十一年(1273),原大理白崖睒改置建宁县,属赵州;二十五年(1288)省入赵州。云南州:元宪宗七年,原大理云南睒置品甸千户,属大理下万户;至元十一年改置云南州。喜州:宪宗年间,原大理喜睒为大理上千户驻,后置喜州,后省入太和县。 鹤庆军民路:元初为鹤州;宪宗七年置谋统二千户,属大理万户;至至十一年复改置鹤州,二十年直属行省,二十三年(1286)升鹤庆路。下辖剑川州,宪宗七年置义督千户,至元十一年改置剑川县,改属鹤州。 云龙甸军民府:大理云龙睒属大理。至元二十六年置云龙甸军民府,直属行省。 定边县:大理为南涧,属威楚府。至元十二年(1275)置定边县,二十四年(1287)省入威楚路镇南州为乡。 永平县:大理为永昌府胜乡郡。宪宗七年改置永平千户,至元十一年改置永平县,属大理路永昌府。
4 p8 ^, U* C2 b# e: P 明洪武十五年(1382),明军攻占大理,改路为府,今大理州分属大理府、鹤庆府、蒙化府、永昌府、楚雄府。 大理府:洪武十五年改置大理府,属布政司。辖太和县、赵州、云南县、邓川州、浪穹县、宾川州、云龙州、十二关长官司。洪武十五年(1382)赵州更名赵喜州,寻复更名赵州;凤羽县并入浪穹县,设凤羽乡巡司;云南州降为云南县,属大理府,洪武十七年(1384)改属赵州。洪武十七年(1384),云龙甸军民府降为云龙州,改属大理府;正统年间改属蒙化府,后复改属大理府。弘治六年(1493)析赵州、太和、云南二县置宾川州,属大理府。洪武中期十二关防送千户改置十二关长官司,嘉靖元年(1522)徙治一泡江之西。 鹤庆军民府:洪武十五年改置鹤庆府,属布政司;三十年(1397)改置鹤庆军民府。辖剑川州(剑川县)、顺州。洪武十七年剑川县升为剑川州,顺州由属丽江路改属鹤庆府。 蒙化府:元为蒙化州属大理路。正统十三年(1448)升为蒙化府,属布政司。 永平县:明洪武十五年,属永昌府。洪武十八年(1385)置金齿卫于永昌府,洪武二十三年(1391)永昌府与金齿卫合并设金齿军民指挥使司,永平县改属金齿使司。景泰年间(1450~1456),废使司置永昌镇,永平县属永昌镇。嘉靖元年复置永昌军民府,永平县属永昌府。 定边县(今南涧县):元省入镇南州。洪武十五年复置定边县,来属镇南州,寻直属楚雄府。 清顺治十六年(1659),清军攻入云南,基本沿袭明朝建制,今大理州境分属大理府、蒙化府(后改为蒙化直隶厅)、鹤庆府(后并入丽江府)。康熙九年(1670)9月,置永昌守备道,治大理府。雍正八年(1730)7月,改永昌守备道为迤西道,仍治大理府。大理府、鹤庆府、蒙化府(蒙化厅)、丽江府均属迤西道。光绪二十八年(1902)6月,迤西道治徙驻永昌府腾越厅。 大理府:清初领州四:赵、邓川、宾川、云龙;县三:太和(附郭)、云南、浪穹;长官司一:十二关。康熙五年(1666)降北胜直隶州为散州来属。康熙九年(1670)9月,置永昌守备道,治大理府。三十一年(1692)升北胜州为直隶州。至清末,大理府仍领州四,县三,长官司一。 鹤庆军民府:清初辖剑川州、顺州。康熙七年(1668)8月裁顺州,其地并入鹤庆府。康熙三十七年(1698)10月析原顺州地划归永北府。雍正五年(1727)4月于丽江府属之维西地置维西厅,中甸地置剑川州判,划入鹤庆府。乾隆二十一年(1756)5月析维西厅、中甸地划回丽江府。乾隆三十五年(1770)2月降鹤庆军民府为散州,与原领之剑川州一并划入丽江府。 蒙化直隶厅:清初称蒙化府。雍正七年(1729)7月,裁楚雄府属定边县(今南涧县),其地并入蒙化府。乾隆三十五年2月,降为直隶厅。
% ]0 h" {6 L9 @+ i 民国元年(1912),由蒙化直隶厅析设弥渡县、漾濞县。民国2年(1913),蒙化厅改置蒙化县,宾川州改为宾川县,邓川州改为邓川县,鹤庆州改为鹤庆县,剑川州改为剑川县,云龙州为云龙县,赵州改为赵县,太和县改为大理县,浪穹县改称洱源县。同年,迤西道改为滇西道(驻腾冲县),滇西道辖大理、凤仪、洱源、剑川、鹤庆、云龙、永平、漾濞、蒙化、弥渡、云南、宾川、邓川等29县,其中今大理州境内13县。民国3年(1914)1月,赵县更名为凤仪县。同年,滇西道改为腾越道。民国7年(1918),云南县改称祥云县。民国18年(1929)废腾越道制,今大理州境内祥云、弥度、宾川、凤仪、蒙化、大理、永平、云龙、漾濞、邓川、洱源、剑川、鹤庆13县由省直辖。民国31年(1942),蒙化县属云南省第5行政督察区(驻顺宁县)。鹤庆县、剑川县属第7区(驻丽江县)。民国33年(1944),第五区驻地迁蒙化县。民国37年(1948),设云南省第11行政督察区(驻大理县),辖大理、凤仪、蒙化、顺宁、昌宁、永平、云龙、漾濞、弥渡、邓川10县。鹤庆、剑川、洱源、宾川县属第10区(驻鹤庆县)。民国38年(1949),大理、凤仪、蒙化、顺宁、昌宁、永平、云龙、漾濞、弥渡、邓川县改属第8区(驻姚安县);鹤庆、剑川、洱源、宾川县仍属第10区(驻鹤庆县)。- x3 H) X; X! I: @3 I8 N, K
1950年1月,在大理和蒙化分别成立大理专区专员公署和滇西人民行政专员公署蒙化办事处,直属云南省人民政府。大理专区下辖大理、邓川、洱源、凤仪、宾川、漾濞、永平7县和下关区;蒙化区办事处下辖蒙化、顺宁、云县、缅宁、景东5县。同年4月,撤销蒙化专办处,和大理专区合并成立大理专区专员公署,将景东县划归思茅专区,蒙化、顺宁、云县3县划归大理专区,同时将保山专区的云龙县、楚雄专区的祥云县、弥渡县划归大理专区。同年设立下关区,以凤仪县下关镇和大理县的邻近下关镇的地区为其行政区域,下关区由大理行政公署领导。大理专区专署由大理县迁驻下关。大理专区辖下关区、大理(驻中和镇)、凤仪(驻凤鸣镇)、漾濞(驻下街乡)、永平(驻银江镇)、云龙(驻新云镇)、祥云(驻祥城镇)、宾川(驻州城镇)、弥渡(驻弥城镇)、蒙化(驻蒙城镇)、云县、顺宁(今凤庆)、缅宁(今临沧)、邓川(驻新州镇)、洱源(驻玉湖镇)14县。另剑川、鹤庆2县属丽江专区。
1 j/ x b& q+ Q4 |/ h& W) k/ U9 P 1951年3月14日,政务院批准:撤销下关区,设立下关市。大理专署驻下关市。大理专区辖1市、14县。1952年11月25日内务部【内民字第634号】批复:设立缅宁专区,大理专区的缅宁县划归缅宁专区。大理专区辖1市、13县。1954年6月30日政务院批准:蒙化县更名为巍山县(驻蒙城镇)。1954年云南省人民政府报告备案:顺宁县更名为凤庆县。+ _" s3 o5 B: c8 H0 B" ?0 n, \
1955年1月3日国务院批准:下关市改为省辖市,由大理专署领导监督。【注:实际下关市改为省辖市未执行,仍为大理专区领导。一说,1955年宾川县由州城镇迁驻牛井镇。3 e- C9 R8 p) u! `4 O7 a6 O. Z
1956年11月16日国务院全体会议第40次会议决定:设置大理白族自治州。自治州的行政区域为原由大理专员公署代省领导的下关市和大理、邓川、洱源、宾川、云龙、凤仪、祥云、弥渡、永平、漾濞、巍山等11个县,凤庆县彝族聚居的爱国乡,以及原由丽江专员公署代省领导的剑川(驻金华镇)、鹤庆2县和兰坪县的新华、建基、新生、新民、黄花、桑树、起文、官平、富乐、美水等11个白族聚居乡(11个乡划归剑川县)。自治州人民委员会驻下关市。大理白族自治州成立(11月22日)后,撤销大理专员公署,原由大理专员公署代省领导的云县、凤庆2县,改由临沧专员公署领导。设置巍山彝族自治县和永建回族自治县(一说11月9日),撤销巍山县。巍山彝族自治县的行政区域为原巍山县的第一、二、四、五、六、七等6个区和原属凤庆县的爱国乡。自治县人民委员会驻原巍山县城。永建回族自治县的行政区域为原巍山县的第三、八等2个区。自治县人民委员会驻原巍山县大仓街。大理州辖1市、12县、2自治县。5 {6 r/ s) S3 ?/ e$ J
1958年10月,云龙、永平两县合并,称永平县。, Y7 q1 E2 D. }8 |
1960年9月13日国务院全体会议第103次会议通过:设立大理市(驻下关),撤销下关市、大理县、凤仪县、漾濞县,以原下关市、大理县、凤仪县、漾濞县的行政区域合并为大理市的行政区域。撤销洱源、邓川2县,将原洱源、邓川2县的行政区域并归剑川县。撤销宾川、弥渡2县,将原宾川、弥渡2县的行政区域并归祥云县。设立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撤销巍山彝族自治县和永建回族自治县,以原巍山彝族自治县和永建回族自治县的行政区域合并为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的行政区域。大理州辖1市、4县、1自治县。; l) w# D- o& M* ~/ M* F' R% @
1961年3月21日,恢复原永平、云龙两县原建置,原云龙县团结公社的荣禄乡(面积188平方千米)划归永平县龙门公社。1961年设立南涧县,以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的南涧、乐秋、拥翠、岔江、公朗、沙乐、宝华、和平8个公社和弥渡县的兔街公社为南涧县的行政区域。大理州辖1市、6县、1自治县。; |: P' P$ c Z* G" G
1962年3月27日国务院全体会议第115次会议决定:撤销大理市;恢复大理县(驻中和镇),以合并于大理市的原大理县、凤仪县、漾濞县行政区域为大理县的行政区域;恢复下关市,以合并于大理市的原下关市行政区域为下关市的行政区域;恢复弥渡县(驻弥城镇),以合并于祥云县的原弥渡县行政区域为弥渡县的行政区域;恢复宾川县(驻牛井镇),以合并于祥云县的原宾川县行政区域为宾川县的行政区域;恢复洱源县(驻玉湖镇),以合并于剑川县的原洱源、邓川2个县行政区域为洱源县的行政区域。1962年10月27日国务院全体会议第117次会议决定:设立漾濞县(驻上街镇),以合并于大理县的原漾濞县行政区域为漾濞县的行政区域。大理州辖1个市、11个县、1个自治县。# ^- I* N% E+ F" l% X( `8 j8 c
1963年9月14日国务院全体会议第135次会议决定:设立南涧彝族自治县。以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的南涧地区为南涧彝族自治县的行政区域。1965年11月27日南涧彝族自治县正式成立(驻南涧街)。大理白族自治州辖1市、10县、2自治县。
8 }6 ?/ q- Z) _ 1983年9月9日国务院【国函字189号】批复:撤销下关市、大理县,设立大理市(县级)。以下关市、大理县的行政区域为大理市的行政区域。大理州辖1市、9县、2自治县。
5 `4 g* J' F) y5 Y" J- A 1985年6月11日国务院【国函字88号】批复:撤销漾濞县,设立漾濞彝族自治县。以原漾濞县的行政区域为漾濞彝族自治县的行政区域。大理州辖1市、8县、3自治县。
8 P( q5 f" y2 E9 R8 a 1997年,大理州辖1个县级市、8个县、3自治县,即:大理市、云龙县、洱源县、祥云县、宾川县、永平县、鹤庆县、弥渡县、剑川县、漾濞彝族自治县、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南涧彝族自治县。州政府驻大理市。共有128个乡镇、2个办事处,其中民族乡16个,镇17个;1087个村民委员会。
( J, b9 T: e4 P5 G# e( v 1999年,宾川县炼洞乡改建鸡足山镇,平川乡改建平川镇,州城乡改建州城镇;祥云县下庄乡改建下庄镇,刘厂乡改建刘厂镇;剑川县甸南乡改建甸南镇;南涧县新民乡改建小湾东镇;弥渡县新街乡改建新街镇。至此,大理州的乡由原来的108个减少至100个,而镇由原来的20个增加到28个。4 w9 d/ d) R ^: {- K, m
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大理白族自治州总人口3296552人,其中:大理市 521169人,漾濞彝族自治县 105380人,祥云县 437371人,宾川县 324412人,弥渡县 296860人,南涧彝族自治县 209887人,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 296124人,永平县 178438人,云龙县 196978人,洱源县 315003人,剑川县 165900人,鹤庆县 249030人。
. i8 r: T! ?* x4 U, A 2005年,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撤销宾川县古底彝族乡;撤销祥云县象鼻乡、马街乡;撤销巍山县龙街乡和鼠街乡,设立五印乡;撤销洱源县茈碧乡,其行政区域并入玉湖镇,同时将玉湖镇更名为茈碧湖镇;撤销鹤庆县中江乡;撤销漾濞县上街镇和河西镇,设立苍山西镇;撤销永平县老街镇和曲硐镇,设立博南镇;撤销剑川县剑阳镇,其行政区域并入金华镇;撤销大理市七里桥镇;撤销弥渡县太花乡,其行政区域并入弥城镇管辖。 2005年9月30日,南涧县人大常委会决定撤销沙乐乡,其行政区域整体划归公郎镇。# K4 W* o8 p9 s9 z" E- m) J% j% K
截至2006年12月,全州辖1个县级市、8个县、3个自治县;66个镇、33个乡、11个民族乡;59个居委会、1064个村委会。4 E" c! o8 [) I) T)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