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前,云南省决定加快全省工业跨越发展,大理州委州政府更将祥云财富工业园区列为实现销售收入达500亿元的重点工业园区。祥云县在省委、省政府“向荒山要土地、向荒山要发展、向荒山要生态、向荒山要未来”的战略指导下,坚持“工业向园区集中、园区向山地布局”的思路,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在以飞龙公司为首的矿冶行业带领下,装备制造、化工、建材等产业有序发展,新入园项目布满荒山,产业聚集和互补程度不断提高。一个新兴工业园区在贫瘠的荒山中悄然兴起。2 G. u" D6 ]" G' P9 w/ B
荒山开发科学有序1 e9 x4 g# r; I
为科学有序的开发好园区内特有的低丘缓坡地块,祥云县积极组织编制了《祥云县祥城项目区低丘缓坡土地综合开发利用(试点)实施方案》,并于2012年10月获得省国土资源厅批复。《方案》确定祥云县低丘缓坡土地综合开发利用试点项目总面积717.50公顷,其中工业项目用地面积为328.94公顷,分四期开发实施:2012年一期57.08公顷,2013年二期222.11公顷,2014三期108.53公顷,2015年四期100.35公顷。
" x/ S7 u0 v% a9 {% q/ p! q工业上山措施有力, M6 r" M" u) g; r+ q S' L: ^( H
在坚持工业上山,加快园区园区建设,促进新型工业化发展进程中,祥云县结合实际,创新措施,积极探索工业上山之路,走集约型、多样化、具有祥云特点的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一是加强领导。根据省州相关要求,及时调整完善领导机制、决策机制和工作机制,建立了城镇、工业上山工作联审联批制度,成立了祥云县“三规”调整完善工作领导组,定期分析研究,部署城镇上山和工业上山有关工作。二是突出规划。结合全县土地利用、城市建设和林业总体规划的相关要求,将园区适建山地、坡地和未利用地优先纳入储备,对8-15度的山坡地、丘陵地、荒坡地和疏林地进行综合开发,科学合理地提高规划建设用地中山地、缓坡、丘陵的比例,对工业园区规划和重点项目选址进行重新调整和规划,引导工业项目向县城边沿和适建山地集中,使坝区农田得到最大程度保护。三是创新模式。根据《国土资源部关于开展低丘缓坡土地综合开发利用试点工作的通知》、《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耕地保护促进城镇化科学发展的意见》和《云南省加强耕地保护推进低丘缓坡土地综合开发利用试点实施方案》等文件精神,在《祥云县祥城项目区低丘缓坡土地综合开发利用试点实施方案》指引下,进一步创新创新低丘缓坡土地综合开发利用模式,结合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开展园区建设模式创新,在园区内推行统规统建和企业自建等模式。祥云县土投公司、工投公司、金融办积极参与园区土地收储、融资和土地一级开发,加快园区低丘缓坡五通一平基础建设,通过推进“工业上山”,有效保护了基本农田,促进了工业科学发展和土地资源节约、高效利用。四是政策引导。在工业上山建设中,通过加强政策引导,调整耕地占补平衡政策、减免山地使用费用等手段,科学合理的开发开荒山坡地,解决山地开发带来路、水、电力等基础设施配套投入成本增加问题,同时根据产业和项目建设要求,鼓励新建工业项目在园区低丘缓坡范围选址,依山建厂,降低企业投资成本。
: p0 s# W6 ]) Z) G1 e0 p/ E, }5 D项目带动有目共睹$ V1 a7 w7 Y/ S( D) {
重点在财富工业园区低丘缓坡开发利用范围内规划实施了一批工业上山项目。西北片区主要布局了有色金属循环产业基地、云内动力机械零部件加工产业园和临宏铁塔年产1万吨铁塔及铁附件、汉工钢构年产3万吨钢结构加工、龙盘矿业30万吨/年难处理矿和矿渣资源综合利用、中天公司年产1万吨精锑、鑫鑫商砼年产380万平方米商品混凝土等项目,东片区(烟坡片区)主要布局了黄金公司难处理多金属矿综合回收、德晶公司年产20万吨玻璃瓶罐制品、大鲸公司年产24万吨饲料、祥云温式畜牧公司年产10万吨饲料等工业项目。2012年12月举行的总投资达31亿元的13个重点工业项目中,70%的项目选址在低丘缓坡范围内,节约耕地近1000亩。通过企业选址地区缓坡推进工业上山,破解了项目用地与耕地保护之间的突出矛盾,保住耕地的同时有序推进了工业发展。; h3 y G; ~- G& y
园区建设成绩突出
8 S! U4 f# Q" g7 i+ J2013年,财富工业园区入驻企业67户,项目108个;被国家工信部评为国家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这是园区开发建设以来获得云南省30个重点工业园区、10个循环经济园区、10个优秀工业园区之一,和云南省新型工业化有色金属(铅锌)基地和有色金属循环产业基地称号后获得的最高级别的称号;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11.23亿元,同比增长4.85%;工业增加值实现33.37亿元;同比增长4.85%;主营业务收入实现91.73亿元,同比增长8.02%;利税总额8.51亿元;税金3.36亿元;从业人员11220人;全年用电量达5.41亿度,同比增长19.30%;累计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10.85亿。(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