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享誉世界的名曲《小河淌水》,一出极富民族特色的弥渡花灯,让素有“滇西粮仓”和“蔬菜王国”之称的弥渡焕发荣光。如何让这份荣光光芒四射,是自娱自乐的自然传承,还是在文化复兴中跨越升华?走进弥渡,去观察、去倾听,你就会发现—— 弥渡文化如何成就文化弥渡; P# S* q2 J, O
8 r9 _1 L) e# s- N, s8 `8 C- Y. S
% ?% V% q0 t+ A( s* j6 uA) G6 ?: O4 m; i, y& |# x) t
一支岀自大山里的民歌能飘过大海让人们倾听,一个古老的文化形态能让世人自觉传承,其发源地一定有鲜为人知的经典人文故事。
8 }( B& o3 m: ~1 D酷暑盛夏,我们走进弥渡。
- d+ b; V2 F" e0 _2 [% i这个32.5万人口的滇西著名粮仓和“蔬菜王国”,浓绿的弥渡坝子几乎沉载着全县三分之二的人口。在九顶山上眺望,县城坐落在坝子中间,新修的果河大道将所辖5镇串联,形成一条新兴的“15分钟文化经济走廊”,向南向北均只需15分钟车程即可入镇观光。. a" a1 d' S& R8 j+ m
入夜,我们走进县城,在新修的毗雄河堤公园里,花灯舞正在晚霞映照下演岀。来到县城中心区上万平方米的花灯广场上,一位老倌挎着大三弦,只听见“帮啷”一声,不分男女老幼一个接一个跟上,手舞足蹈一会儿就围成一个圈。在五光十色的灯光闪烁下,整个花灯广场成了多种文化在这里展演、载歌载舞流光溢彩的百姓舞台。
w+ V/ P7 P" {/ E: x“城市是文化的容器”。
, O9 J# `8 L( x' V$ R/ d走进县城北片区,集文化商贸、文化服务、文化休闲和宗教文化为一体,体现地方花灯文化特色的“青螺古坊”花灯文化大观园风景如画,并列在音乐广场上方的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堪称历史文化与现代文化艺术完美结合的经典之作。再走进城郊的“南诏铁柱”国宝,白子国、金殿窝、李文学起义遗址,永增玉皇阁,看看弥渡花灯扎纸技艺、弥渡卷蹄制作工艺,品尝桂花溪豆腐宴,几乎处处都能感受到弥渡文化的历史繁荣与多元的积淀,在传承与保护中张扬着人与自然互动共生的和谐。
* P! ]6 k G n7 I9 b- t- Y: \行走在县城东片区,正在着力规划建设集温泉、省级天生桥旅游景区、水库景观为一体的小河淌水风情园,乡村的田原风光与人们跑步、戏水、休闲构成格外秀美的乡村文化风景。
. H7 ~( `1 k7 I) \走出县城,走出弥渡坝子,我们奔上山寻访,仅30多分钟车程就来到密祉,在密祉文化站旁的广场上,我们看到这里原汁原味的弥渡花灯演岀的繁华。4 J5 C( A0 g) T3 F1 n- O) _
走访古老的文盛街,走进尹宜公故居,我们聆听当年从这里淌出的世界名曲《小河淌水》,眼前仿佛又回到“月亮出来亮汪汪,想起我的阿哥在深山……”的激情岁月。走进石家民居小院,眼前鲜花盛开,干净整洁的院内浓墨飘香。
/ E, R: ^$ P4 V# X沿着曾经繁荣昌盛的茶马古道驿站文盛街逆流而上,我们来到《小河淌水》的源头,有1800多年的历史,被誉为“天下第一桂”的千年古桂奔来眼底,看到这条历史上曾经汇集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民族文化的文化溪流,我们不禁对“一灯一世界,一歌一传奇”的文化形态产生好奇,不停地向当地的干部群众发岀一个又一个的追问:% N, }& s% e/ I$ c
如此独特的文化现象,是彩云之南古老农耕文化的复归,还是民族文化的复兴?是自娱自乐的自然传承,还是文化复兴中的价值重建?是崇尚自然、返璞归真,还是弥渡文化向文化弥渡跨越的自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