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湖北高考作文题为:材料作文。
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
以上是王国维《人间词话》中的一则文字,论述了诗人观察和表现宇宙人生的态度和方法。其实,这则文字所含的思想,对我们为文、处事、做人以及观赏自然、认识社会,都有启发。
请根据你对这则文字的感悟,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如上是当年的作文题目,可喜可贺的是我居然作文得了不错的分数。当然,至今没有读懂王老的《人间词话》,那怕半句也是不懂的。诗歌的生命力,在于隽永的文字背后是强大的知识、意境和思维空间,如果你没有同等的诗歌读写和创作能力,就无法解析这文字背后的意境,这便是诗歌的奇特之处之一,我们总会要学会,才能更好的理解诗歌、文化和其他。
以诗歌传递文明的形式源远流长,诗歌间接明快,寓意深刻,我想大多数文人心中都有诗人的梦想。对于非科班出生的人来说,研究古体五言绝句、七言绝句是相当有难度的;太多典故和历史故事部分已经失传,部分是越传越乱,更多的是那种气氛和氛围变淡了,导致很多人内心向往,现实却还是喜欢流行乐和电影。据说,人在某个时间段能很好的喜欢去研究自己过去印象深刻的诗句的含义,类似某种“宿命论”的观点:你的存在是因为某一首诗、或者一首歌曲。
人类发展,是先有声音,其次才有的语言整理和文字展现。诗歌本身有音律的美和语言的结构特点,此所谓“古体诗大多是先有格律才有填词”之说。《学诗浅说》通过通俗易懂的方法,告诉了我如何区分诗歌种类,而不是吃老本回家问初高中语文老师。这样的简单的描述方式让人有一种动力,写诗不会成为你被众人嘲笑的原因——诗歌本身是内生语言的快乐表达,如若格律是固定的,填词真的比作曲更困难吗?诗人都必须是音乐家出生吗?写诗之前非要读懂中国五千年的文化?如果答案是肯定的,诗人们追求的自由、快乐、理想到底如何才能不被这些规章制度所束缚?
这本书对我重新认识诗歌有非常大的帮助,认识诗歌的本质,再来读那些读不懂的诗歌,比背诵诗歌快乐多了。从诗歌发展到词曲展现,再到元曲的演唱,诗歌的形式越来越在表达心情、理想和原因上占据风头,而束缚诗歌本身的“七言”、“五言”、“绝句”、“格律”的诗歌体式样例发展着变化,这种变化不也在表达人们追求的变化吗?了解这种诗歌发展,再去参加2005年的高考,以诗言志,用心作文,岂不两全?(《学诗浅说》书评/胡阿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