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员8 V @) U# Z U, M8 ~/ p* v
主流声音 E/ ]4 A( P) U1 b
住有所居,是广大群众所盼。住房市场近些年一直推行“两条腿”走路,一条是大量的商品房建设,一条是政府主导的大规模保障房建设。
7 y# ~7 I! g5 r: T. {5 }1 {3 p 以民生为导向的保障房建设,能更好地落实房价稳定的政策目标,有利于遏制房价暴涨暴跌。保障房建设还可以引导社会投资方向,鼓励更多企业和资本投向实体经济和科技创新,转变GDP增长方式,推动地区经济沿着良性发展、科学发展的轨道前行。保障性住房让数量庞大的中低收入者“居者有其屋”,有助于释放更多的消费力,借此扩大内需。& x" [& W+ t1 e+ q% N
这样看来,加快推进保障房建设,改善城市低收入居民的居住条件,不仅是一项民生工程,也意味着完善住房政策和供应体系,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不仅事关地产楼市,还将影响金融市场、产业带动、扩大消费、经济结构乃至发展理念和社会稳定。因此,下大力气大规模建设保障性住房,是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顺时应势之举,对于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j9 x1 t" c' V9 t. s 2011年起,昆明同全国一起,把全面提升住房保障水平摆到突出位置,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截至目前,“十二五”期间城镇保障房分配入住33000余户,成功解决了近10万人的住房难题。2014年本着稳增长、惠民生的原则,全市保障房建设任务已超额完成,预计可解决近4万人的住房问题。从上月起启动新一轮的城镇保障性住房分配工作,年底可望分配1万套左右住房——又将有新一批居民告别陋室,领到开启幸福之门的“金钥匙”。
; U' z# d& e. [1 W2 j5 X U$ h 保障性安居工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投资大、规模大、工期紧、任务重、标准高,市住建部门开拓思路提前谋划,制定合理建设方案,科学安排,统筹推进,确保按时完成目标任务。还把城中村改造中的回迁房建设列入城市棚户区改造计划项目。通过建立改造储备库模式,先行列入市里计划,启动建设后再列入国家棚改计划,最大限度地保证了棚户区改造100%开工,并按时完成目标任务。此项工作得到了国家住建部的认可。
: h' o0 c1 Y( }$ D% ` 我市在保障性住房这一重大的民生工程工作方面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保障性住房建设难、配套难、分配管理不规范等问题还没有完全彻底解决。尤其在分配管理方面还需要创新工作方式、推进信息化系统建设、打造动态监控模式,建立举报投诉黑名单库等,甚至需要制定地方性的保障房法规,让“蛋糕”切分更加公平公正公开。
5 U3 C& t1 P! H( i4 e6 N# i 享受政府买单优惠的保障房福利,一开始就成为部分人觊觎的“肥肉”。如何确保有限的资源真正保障符合条件的家庭,考验着各级政府的智慧。自2011年以来,全市已有324户家庭被取消申请资格,对138户家庭违规享受的保障房、3家企业违规使用的21套保障房进行了清退。保障房的享用亟待形成常态监管机制,强化问题意识,以问题导向解决问题,建立对保障房小区入户突击核查、不定期巡查、举报投诉和委托第三方机构调查等方式,高效监管保障房的使用情况,让一些人钻不了空子。+ c4 T& D7 k/ z
责编:段超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