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常参加的读书群里发了某本书的分享消息,留言说有谁喜欢,下次读书会可以带过去送给他。后来黎清加了我的微信,说喜欢这本书,自己有本绿妖的《北京小兽》可以跟我换。于是我们愉快的承诺下一次读书会换书。
下一次的读书会,黎清去了,而我因为有事未能参加。再下一次的读书会,我去了,黎清因其它原因没能参加。直到今天,事隔三周后的读书会,我们终于见面了。如她名字,这小女孩带着股清气,干干净净的,第一次见面就很喜欢。我们打了招呼换了书,我挨着墙坐在以往习惯的沙发上,她坐在我的斜对面。和身旁的书友交流时,手机一阵震动,是她发来的微信,说:“很喜欢你写的东西,其实今天本来有事,就冲着你来的”,惊喜之余,是感动。曹主播念暖场文章时,我们通过微信聊着天,时而抬头看看她,浅浅的笑里依旧透着股清气。她说:“我俩点的东西是一样的”,十六个人,除了我们点的是牛奶,其他的都是果饮。大三,十九岁,带着一身清气,沉默时,问“你都不怎么讲话,我想听你讲“,是她给我的印象。像妹妹一样,倒真希望她是我的妹妹。
读书会最后,大家各自交流,我低头翻起了这本书的书评。其中有一篇大意是说,两个素未谋面的女孩,在北京第一次见面,聊了三个小时文学之类的大话题,后来成为了彼此之间的一个笑谈。那次见面后,绿妖便开始四处帮忙打听,帮助作者安排面试,最后作者干脆直接进了绿妖的公司。作者写:“这件事让我很吃惊,是那种被成年人敷衍,晃点成了习惯,突然遇到了一个老实、单纯的孩子的吃惊。继而更多的是心疼,还有暗暗下决心一定要善待这样的朋友,于是大家就这样互相珍惜心疼着一路走下来,一直走到今天。”好巧,黎清也是这样的女孩吧。
回家的路上,我一个人穿过街道,穿过斑马线,穿过人群已经散去的天府广场。直到夜晚,这座城市依旧嘈杂。在等地铁时,我翻开《北京小兽》,终于在知道绿妖很久后,开始读她的小说。看过绿妖的照片,青衣素颜,却是可以在安静中看见生命力的女子。
在《北京小兽》里她写,“在外省,他们长年生活在自己的内心世界,他们孤独的阅读,用每一个机会买书,订购《读书》、《三年生活周刊》、《南方周末》,他们上网,和全国的文学青年相联系,在每个文学BBS上发帖,熬夜写文章,用网络上收获的掌声,掩饰生活中的倦怠。”其实,即使置身于读书会现场,每个人谈着自己的热闹,感觉氛围很好,我依旧逃脱不了那种孤单感,没人可以分享的孤独感,而我喜欢这种感觉。
读后,感觉小说里的人,无疑都是孤独的。
李小路是孤独的。
赵宏伟是孤独的。
夏永康是孤独的。
鲁岳是孤独的。
孙克非是孤独的。
或许,正是根植于内心的孤独,永远没人可以分享。
小说中的李小路正如鲁岳说的,柔软、敏感、而且无情。“她意识到自己所谓的狂热之爱,原本不过是她过剩的想象力,它凭空画出来的一座空中城池。她不爱现实中的这个人。反过来,他也一样。”他们不可能放下内心真实的感受爱上彼此的。即使李小路醒来,望着身边沉睡的夏永康,想,“我把我最重要的东西给你。永康,我把我的孤独给你。”但其实,还是不可能的。
肖励念《牛虻》里的最后一段:“我们就像两个失散在黑暗里的小孩,互相都以为对方是鬼。然而我们终于找到彼此,紧紧拥抱着走回光明的世界”。想来,这也许不过是美好的希望罢了。
孤独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内心种着孤独,并且渐渐习惯、喜欢、享受这种感觉。睡觉前,我看到黎清发来微信说,“走得时候太混乱,都没有跟你说再见,我刚到寝室。你呢?回去没。”如同一阵清风,飘过。晚上,我盖的很厚,我想着我的孤独,然后睡着了。(《北京小兽》书评/斑斓的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