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搁在身边已很久,看一点,放下。些许时日之后,再看一点,亦放下。穿插着多本书而读,历时一月之久才将该书读完。这经历令我自己都愕然。在我的阅读生涯里,这种情形是比较少有的。</p>本人非常崇拜曾国藩先生,一贯要求自己严格按照先生的读书习惯来塑造自己,先生说:“一书不尽,不读新书”。在一本书没有读完的情况下,不要急着去读另外一本书。多年来,我一直有意识的让自己保有这个习惯。然而,郎世玮先生所著的《寻找遗失的美好》一书却让我打破了自己多年来阅读的习惯。
究其原因,大体国学大师王国维先生的一段话能够很好的诠释:学习的境界要先入乎其内,再能出乎其外。读书更是如此。一本书,你要先能沉浸进去,你才能最终从中获得有价值的东西。
郎世玮先生将他的新书《寻找遗失的美好》定位于“写给80后90后的修心启蒙书”对于一个学佛三年的人来说,修心一词并不陌生。书中谈及的“轮回“、”因果“、”随缘“等词语以及很多的佛教故事及历史典故,亦是耳熟能详。 书中表述的关于佛教的诸多观念也都是最为初级的,于我而言,也是非常的浅显易懂。阅读该书,可以说丝毫不费力,不劳神。可是,想要沉浸其中,我却独缺了那份感同身受,才显得自己心绪繁杂,而无法静心阅读。每每读到心有同感之处,也非要停下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予以思考。今日看几篇,明日看几篇,消化的太慢,还按着曾国藩先生的要求”略作札记,以志所得,以著所疑“。
《金刚经》云:“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学佛修行的人,只要认真按照佛陀的教义来为人处事,待人接物,依次第修行,持有正知正见都能从佛法中受益匪浅。郎世玮先生在书中所讲述自己的人生故事及所思所感所悟就是一实例。他将佛法对自己生活的改变整理成书,集结成册,广而告知。
女友突发车祸而死他深刻的感受到了世事无常,人命之脆弱。年幼叛逆,”散养“成长,国内国外颠簸流浪,创业的奋斗及艰辛,一路走来他茫然困惑,却最终受益于佛法,而找到了适合自己幸福快乐于人世生活的方法。他在书中指出福报有三类,其中一类,也是最好的一类是既有世间福报亦有出世间的福报,比如李连杰,他既可享用物质财富,又拥有智慧及心智的福报。其实他自己又何尝不是如此?
他说,他曾问过上师:“为何我那么倒霉,人生经历了如此多的痛苦?您不是说我福报大吗?福报大的人怎么还需要承受这样的折磨呢?”上师回答:“能有机会承受打击而认识到修心的重要,才是真正的福报。”这其实和“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伐其身行,行弗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是异曲同工之妙的。所以,想要找到该书的价值,必须让自己沉浸其中,深刻的感受作者的个人经历及所思所悟,从而转嫁与己,寻找相似之处,以求共鸣。
这不是大德高僧关于佛家的解说及浅析,而是作者结合自身的真实实例与佛法给自己带来的改变相结合而所著的一本书。语言通俗易懂,干净纯粹。道理深入浅出,简洁明了。它适合你在烦躁、迷失、茫然或者痛苦的时候阅读,更适合你在快乐、幸福、开心或者顺境的时候看。你问我为什么?因为书的最后,郎世玮先生说:“世间俗人皆以快乐开幕,以痛苦告终;唯修行人以痛苦开始,以快乐谢幕。”而我非常的赞同。
<p>这是一本不快乐之时需要读的书,更是一本快乐时需要读的书。因心境不同,从书中所得的体会及感悟也会相差甚远。 (《寻找遗失的美好》书评/十里红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