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的名取的是非常文艺范,但书中的内容却十足的修心修行与佛结缘的故事,在书中除作者自己皈依佛门的主要经历,还简明扼要的讲解藏传佛教相关的一些知识。是一本藏传佛教的入门读物。</p>作者自言现在是佛法末期,各种不利于佛教传承的思想、理论、人物都影响着教义的传播。例如某些寺庙求签、烧香的利益化、对金钱追逐;比如打着佛祖的名义行骗,当然还与时代相关联,本就是一个追逐金钱、理想靠后,喜欢快餐文化,什么都求速成的年代,长达数十年的修行做到也是相当有难度的。其中还包括了世人对宗教的偏见、不了解。于是郎世玮想通过此书来传达自己对佛教的理解,和对保持内心修行的看法,科普一些基本的佛教知识。
他的文字并没有高深,掉书袋的嫌疑,只是用了最浅显易懂的文章讲明自己的经历,以及作为80后思想变化,通过这段文字阅读,他对同龄人的迷茫和成长,书写是非常真切,剖析了80后这一代人思想、感情,见解清晰明了,令人点头称赞。
作者郎世玮,著名经济学家郎咸平之子。2009年在昆山华藏寺皈依三宝,2011年在格荣尼玛活佛的引导下接受法王如意宝的传承。 郎世玮每年都会自驾入藏参与慈善工作。平时工作之余爱好研究佛学以及历史。
书中所讲既是郎世玮个人心得体会,又是与佛结缘的因缘际会。作者通过学习佛教的知识,善举,选择了一个让他自己认为内心宁静的过程,这就是去藏地寻法经历。从不不相信宗教到了解佛教,到皈依佛门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无论是从心灵方面还是路程方面来说。选择则是人一生中不得不经常面对的,是否能够得到内心的平静,不断的寻找,不断思考,挫折彷徨一并跟随。
作者自小跟随父亲辗转旅居世界各地,幼时入得教会学校,年少桀骜不驯,自言也是经历生死,浪子回头,因为不认同牧师的关于天堂地狱之言,愤而离去,那是应该是因为母亲的缘故。后在上海定居,因家中月嫂结识佛缘,从格荣尼玛活佛的讨论中,心灵渐向佛教的经义,慢慢为此折服,从而得到心灵的修行,寻找的曾经遗失的美好。
从作者的题目来看:死亡、活着、婚姻,这皆是凡人都必需经历的,无论你愿不愿意,同意不同意,没得选择,能选择的是你的心如何?死亡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在《西藏生死书》便是讨论这个话题,尤其对“中阴”,这个词从《中阴闻教得度》中讲述的最为详细,代表是人死后以至往生轮回某一道为止的一段时期,共有四十九天。只有通过修行的人才能体会得到,这是藏传佛教中比较独特的一种说法。其实对于非宗教爱好者来讲,是否的到中阴并不重要,就如作者说修不修行,信不信宗教都无妨。关键是要知道心的呈现出的一种状态,你的想法和选择,决定之后的行为。
<p>作者毫不讳言说道自己的父亲的婚姻状态,从之前不理解大人的离婚,自修行后慢慢能理解父亲、母亲,尤其是读过父亲郎咸平《爱情经济学》之后,成长的经历为他带来了经验,修行为他带来了宽容。例如在写与妻子的二三事,与儿子的二三事。与朋友交往的小情节,都是说明一个出世入世的修行人的状态,身居闹市心存善念,身在远山心向佛祖。爱恨贪嗔痴,皆在修行中,皆在寻找中。(《寻找遗失的美好》书评/烟波浩渺198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