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后的物质之困</p>知道这本书时,第一个感觉是惊讶——现在居然还有人在认真地讨论80后!在我的视野里,如今充满话题性的是90后,我原以为我们这一代已经没有什么讨论的价值了——如今26岁-35岁的这帮人,似乎已经没有什么新的可能性了,无法再给这个社会带来惊喜。甚至说,没有讨论价值不是因为这一代没有了未来,而是因为在过去的若干年,80后作为一个整体,在推动精神解放、文化进步方面好像根本就未曾有过变革性的作为。正如阎连科在这本书的主题交流会上说的:“这代人几乎没有反叛的地方... ...在这一代人身上,几乎找不到他们在精神上的以自我为中心... ...这代人是相当懦弱的一代人,懦弱到我们今天面对社会现实的时候,再也找不到一种80后的声音来了... ...”
这无疑是一种“失败”。而这本书的缘起,也正是作者作为一个80后切身体会到的失败感。具体说来,就是一个中国顶尖高校的博士生,居然在北京求一安稳的方寸租地而不得。而这并非个例,就在北京一地,还有大批青年的蜗居条件还远不如作者。作者感慨道:“在一个财富如此快速增长的国家,在GDP高速领跑世界的中国,我们被时代淘汰了,我们买不起甚至租不起房子,不能回报家庭和社会,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来安排生活,甚至是一次简单的做爱。”要知道,这是一个在学识方面超过大多数同辈人的高材生(绝不是空有学历的混文凭之辈或者死读书的迂腐无用之人)遭遇到的“失败”,如果这样的人尚且如此,那么其他年轻人、80后又当如何呢?
但我粗略地想想自己以及熟识的80后同学朋友,好像并没有这么“失败”,或准确地说,这种所谓的“失败”只是步入社会初期所经历的一个阶段性现象而已。但我又不得不提醒自己,我的圈子并不能代表80后整体。
按照作者的说法,“文章中的80后是指经济基础一般,工人、农民或者小知识分子家庭出身的。”如果从统计数据上看,中国2.2亿的80后人口,其中估计有1000万是权贵二代,4000万大学生(没读过大学且家庭出身一般的人整体就业情况肯定比较艰辛,而读过大学的也很可能是同样的情况),1亿农民工,也就是说,至少有70%的80后都要面临作者所说的“失败”局面,而且这其中的绝大部分人没有能力摆脱这种局面,他们的“失败”不是阶段性现象。
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也许是中国改革的红利在被权贵剥夺掉一大块之后,无法支撑这么多人过上有基本保障的生活,资源高度稀缺。或者说,资源稀缺(比如教育资源与质量的严重不足、分配不公)导致了这至少70%的80后无法成为能有效创造社会财富的人。于是产生了作者所说的:“个人奋斗意味着,必须在一个有效的时段内获得社会承认的利益和资本... ...在2010年,作为一个中国的普通青年,我完全看不到哪怕一点点的希望。”
2、80后的精神之困
在“失败”带来的痛感背后,作者开始探索80后这一代精神层面的特征,从历史的角度切入,得出的结论是80后的历史虚无主义,历史在我们身上是“缺席”的。这部分略微艰涩一些,但一些直观的论述还是感同身受的,比如:
“在80后的成长中,历史是历史,生活是生活,只有在很少的时候,历史和生活才发生了对接的可能。”
“历史虚无主义指的是,在80后这里,历史之’重’被可以’轻’化了,对于中国这样一个有着沉重历史负担的国度而言,每一代人(尤其是年轻人)都有历史虚无主义的冲动,但是,也许只有在80后的这一代年轻人这里,我们才能看到历史虚无主义居然可以如此矫饰、华丽地上演,如此地没有痛苦感。”
当然了!
如果把作者讨论的80后群体简单地划为两类:上大学的和家庭没有能力供其上大学的。对于后一种人,生存压力(对,是生存压力,不是生活压力)从出生那一天起就如影随形,他们哪里有闲暇又哪里有契机去关照历史!
对于前一种,人生轨迹无非是心无旁骛地努力在应试教育的游戏规则中胜出,也没有闲暇和契机去关照历史。要知道,这部分人,在最精力旺盛的青春期,可是连恋爱权利都被学校剥夺掉的群体,既然生理上的自然需求都被抑制,更何况其他。而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我想根本上还是物质之困,因为对于中国底层家庭的子女,只有在千军万马中闯过独木桥,于高考中胜出,才能获得那来之不易的高等教育资源,而只有获取了这部分资源才能获得将来更好的生活(实际上也许并非如此,但这部分人的父母有这样的共识)。为了生活(或者说更好地生存),他们别无他法,只能尽量摒弃掉其他一切,把未成年时的所有筹码全部押注在高考上。
况且,这部分80后的父母是怎样一代人?50后、60后,那是被共和国六七十年代“宏大历史”深深伤害和欺骗的一代人,他们哪里还有热情让自己的下一代去有“历史感”。90年代经济的发展迅速瓦解了80年代的诗意和家国情怀,我们的父母矫枉过正般地抛却了一切浪漫主义精神,他们明白,只有“权”和“钱”才是生活的保障。就这样,我们在他们的这种期望和价值观中成长。
他们没有错,他们也是时代受害者,只不过那个时代的遗毒也波及了我们。
80后读了大学的这部分人,虽然牺牲了精神追求,但并没有在步入社会后换回普遍的富足,反而依然要为有尊严的生存而挣扎。到头来,正如作者所说:“中国的年轻人这些年来最基本的一个问题就是,在生存上消耗了太多的精力。”
顺着这样的思路去想;为什么那些我们觉得肤浅的“励志故事”能够大行其道?为什么这个社会总是以世俗意义上的“成功”来要求年轻人?或者不如说,年轻人以世俗意义上的“成功”来激励自己?
亲,你怎么能苛求一个连有尊严的生存都很困难的群体,去追求更高级的“成功”!你怎么能苛求一个无法解决父母养老和子女抚育问题的群体,去关照“历史”!他们在越来越看不到阶层上升希望的社会里,能够胜出一点已实属不易,谁还在乎是不是庸俗地胜出?
3、有了面包才有思想
作者没有因为困顿而放弃这一代人应有的思考与批判责任。
也一定还有人,在有幸经济富足,解决“物质之困”后,发出属于80后这一代的声音。也许80后这一代在历史中并未失语、并未缺席。他们只是晚熟而已。
不是他们,是我们。(《80后,怎么办》书评/白菜刀)
<p>相关阅读:80后说:各自轻蔑,各自优越、80后注定是被牺牲的一代、80后的离婚率为啥这么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