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读者在阅读这套漫画时可能会遇到我这样的情况——越向后读,越无法认可书名。某某的某某,这种形式太简单、随意、直白,好像承载不了太多东西。尤其读到这套书的第二本时,我觉得书名在广度和深度方面都无法达到原先期待的地方。从广度看,这套书一共三本,第一本叙述阿兰响应号召从军,在部队接受训练时发生的种种,第三本说阿兰退伍直到晚年的境况。严格来说,只有第二本正面讲述了我所认知的那个所谓“战争”——阿兰随着装甲师开进欧洲战场,从法国途经德国、奥地利一直抵达布拉格。但就篇幅,直接描写枪林弹雨、出生入死的场面几乎为零,正如阿兰自己在文中说的:“我屡屡遇险,但都跟战斗本身没多大关系”。因此,从广度上看,延续阿兰一生的这个故事被命名为“阿兰的战争”就有点狭隘了。再说深度,这个故事首先是根据一个真实存在的、在文后甚至附有大量照片记录的活生生的人的经历改编,因此不会像我们耳熟能详的很多经典战争主题故事那样,出现过分或夸张、或浪漫、或英雄式的情节,书里确实有很多有趣的事,但不会走极端。另一方面,在广度部分也说过,关于战争的叙述在这个漫长的故事里只占极少分量,那种我们对战争所产生的固有印象导致的压抑、阴郁、沉重和悲痛的情绪就不那么能被激发出来。因此,书名也并没有背负如想象中那般应有的关于战争的重负。综上,若先从名字产生思维定势,再用自己的想象去校对故事本身,一定会越走越远,最后完全和全书主旨偏离。不过请耐心些,既然故事如此迷人,为何不接着跟阿兰一路走下去呢?我忘掉书名带来的烦恼,继续阅读,翻到正文最后一页,没有料到故事的主人公阿兰自己解释了书名取得的缘由——终于,仿佛一根线不经意延伸,最后却意外连成一个完美的圆,我突然领悟到作者的用心,不禁对这个系列三本书,对阿兰漫长又传奇的一生产生由衷的钦佩。
</p>描述一个人大半辈子的故事,无论虚构了多少,总能吸引我。这样的故事需要深厚的笔力、严谨的构思,轶事太散像流水账,高潮太密又难令人触动。更重要的,这类故事的关键是需要一个真正值得书写其一生的主角。主角就像一位睿智沉稳的陪跑员,能至始至终和读者并肩浏览沿途景致,在关键的地方予以点拨,而且始终保持合适距离。《阿兰的战争》在这样的标准下完全合格,甚至达到优秀,究其原因,还得感谢主人公阿兰清晰的记忆和迷人的人格魅力。明知是不同时代相异经历,阅读阿兰时却很容易产生代入感,仿若身临其境。我想这是阿兰这位主角独一无二的特点——积极、乐观、坚韧、博爱,同时又朴实、随和、谦逊。事实上,阅读中我发现阿兰有许多可以称之为了不起或难得的经历,有些事情真是既需要极大的运气,更需要过硬的实力,但阿兰每次都用一种愉快而淡然的语气叙述,仿佛功劳并不在他,他之所以能顺利渡过难关,正在于上天的偶然和友人的帮助。这给人一种感觉,似乎叙述者本身兼具孩童的纯真大胆和老人的虔诚宽容。阿兰刚入伍时,和同龄人一样,担忧着具体的问题,在意教官,对各种训练感到新奇又兴奋。随着在战区度过自己二十岁生日,阿兰好像一下子成熟了,有了某种使命感,当然,也被行军的快节奏拖得有些疲累。战争结束后,阿兰更多将关注点投放在人上,想象自己的未来,结识不同的人,企图给自己定位。阿兰在全书最后总结自己一生,有两个转变,一次在工作的运输车上,他意识到自己活的是“别人的生活”,从而辞职寻找“自己的路”;另一次是在和迟暮的挚友通信时,意识到人类由于“教条繁多,价值观恶劣,观念虚伪”,以及“一种心理疾病,不知该如何利用好自己的生命。坏习惯。对地球大肆挥霍。困于对自我的过分关注,而无法发掘生命真正的精神层面”。一路陪着阿兰走过他的回忆,能清晰见证阿兰从个人到集体,再到自身,最后到人类的认识转折,是很受启发的。阿兰是一个伟大的人,这伟大恰恰体现在他自始至终坚持自己的“平凡”。
阿兰也是个极幸运的人,幸运到能结识如此多对其影响颇大、同样也非常值得尊敬的朋友。可以说,在生命的不同阶段,正是这些人接连不断给他能量,给他勇气。所以,这也可以看成一个叙述不同人物的丰富多彩的群像故事。给我印象深刻的阿兰的朋友有很多——最早出现、直到生命的末尾都一直和阿兰保持纯正友谊的,坚韧又大胆的卢;拥有高尚情怀,超越狭隘的民族主义视野,正义,又儒雅风度的格哈特和薇拉夫妇;思想自由,不受拘束的兰迪斯;异常聪明,引领阿兰迈入古典音乐大门并兼当哲学启蒙的特斯拉;有些执着,一板一眼,但因为虔诚而散发出炽热魅力的牧师;年轻乐观,充满可能性的艺术家兄妹;神秘的吉普赛姑娘……这些人有些和阿兰保持了相当长时间的联系,有些人只是匆忙过客,还有一些因为战事戛然音讯全无,另一些时而和阿兰产生争执以致疏于联系但最后又写信和解。无论是怎样的人,在阿兰眼中总是值得学习、介绍。在整本书里我读到阿兰用来描述人们的句子是“他/她是一个好人”,这个细节让我感触很大。阿兰眼中,战争年代和其他时代并没有太多不同,战区内外,依然有非常多的好人,热爱和平与生活的人无论在哪里都能获得最真挚的友谊。这一点上,阿兰似乎是一个博爱主义者。正是这份包容,让他见识到其他人难以看到的风景。
阿兰对战争本身的态度也值得我思考。以前读到的很多关于战争的文学作品总会有很明确的主旨和定性,战争是残酷的,无情的,毁灭性的,是一种绝对的恶,当然作品表达这些主题的方式各异,可以正面描写,也可以反讽甚至以童话的形式。阿兰眼中的战争呢,确实有其痛苦、残忍的一面,这在第二册很多细微但刻骨铭心的事情里就可以体会到,不过更多的,阿兰将自己代入战争中,产生一种罕有的积极乐观的想法。阿兰说:“我要把这当成一场冒险来面对,我是不会害怕的,我不要把这看做一场个人的悲剧,我跟大家一样……该来的,就让它来吧。”由于这样的心境,整个故事有了一种异于以往的基调,就好像战争只是阿兰日常的一部分,一个小小的不幸,和我们考试不及格、失恋、被老板责骂也没太大不同,既然来了,就坦然接受。这是一种很难得的想法,是很多和平年代的人难以理解、进而逐渐丧失的信念。我想,阿兰那么多次在各种意外中化险为夷,或许也是这股信念在背后默默支撑。 现在具体说说阿兰所经历的战争到底是怎样的。从系列简介就能得知,第二本书是重点叙述战争的。但是阿兰是从个人的角度进行叙述,因此我并不清楚他参加的那个主要任务到底是什么名称,就连阿兰自己也说,可能他们的任务在历史上根本没有留下痕迹。但是,感谢阿兰优秀的记忆,我能稍微追溯一下他们在欧洲战场行动的时间。按照书中的记录,阿兰是跟随一个师的兵力于1945年2月中旬在法国勒阿弗尔市(Le Havre)登录,之后坐火车途经巴黎到达诺曼底的古尔奈昂布赖,按兵不动驻扎了两个月。之后突然快速开拔,由于是装甲师,阿兰和三个战友组成一辆装甲车的基本配置,沿途向德国进发。这段“在路上”的时间是从4月中旬开始,但过莱茵河直到穿越德国的时间都没有明确说。之后的信息是,他们接到“上面”的命令,继续东进,进入捷克境内,参与了解放比尔森市的行动。这个事件是能查到的,一是因为解放捷克的大背景作为二战的收尾战役很有名,而来比尔森的啤酒使得这个城市受到关注。我大致查询,得到如下信息:On 6 May 1945, near the end of World War II, Plzeň was liberated from Nazi Germany by the 16th Armored Division of General Patton's 3rd Army.日期吻合,而且阿兰确实提到过这是巴顿将军的指令,“他甚至想让我们走得更远,他意在跟俄军竞争,占领尽可能多的领地”。这之后,阿兰到达了布拉格,文中提到美军和德军谈判,想要和平劝降顽抗的德军,并提到一次阿兰参与的行动:迎接并护送一个德国将军回布拉格。这是5月8日的事,当然,这就是很有名的布拉格战役了。里面也提到苏军,但没有刻意着笔。书里这一段有个趣事我想特别提一下,阿兰完成任务后,和战友一起和一位“将军”依次拍照,但是后来分发照片时出了问题,阿兰得到的照片上并不是自己。后来,由于误会,阿兰的弟弟一直以为那是阿兰和巴顿将军的照片——尽管那张照片实际是一个不是巴顿将军的上级和一个不是阿兰的士兵在交谈。这张照片的布局我总觉得眼熟,可惜没能坚持搜索下去。我也很遗憾自己不是一个军事迷或二战迷,不然一定能非常详细地追查出阿兰的行军路线。不过,即使对战争毫无了解,也能从阿兰引人入胜的叙述中体会到那种紧张、忧虑和恐惧,这第二本书的精彩可见一斑。
最后,我想稍微扯远一点,谈谈这套漫画。我身边的很多人仍然抱有一种成见,认为漫画是一种消遣,一种低龄人的乐趣,一种只图一乐毫无营养的表现形式。我认为这套书能极好地回应他们的这种偏见。每个人都应该读读阿兰的故事,与其说这是一套漫画,更像是具现化一个人的一生。经过漫画作者埃曼努埃尔·吉贝尔仿若水彩笔触的勾勒,漫画的魅力达到前所未有的境界,整个系列像小说、电影、纪录片的混合,翻着书页,脑海里总会跳出似曾相识的亲切感。阅读阿兰,更像是在反思自己,自己能否像阿兰一样,以一颗赤子之心,以一双纯净的眼来面对一无所知的土地上陌生的人群。 动荡年代使阿兰拥有了诗人的敏感、音乐家的浪漫、哲学家的深思,以及牧师的宽容和怜悯。没有战争,阿兰可能一辈子是加州帕萨迪纳市的普通公民。有时候,奇迹和日常本是一体,关键在于审视自我及世界的那双眼睛。 阿兰读过很多作家的作品,在他就要一头陷入战后碌碌无为的运输司机的生活时,他接触到兰波的诗,从而产生了改变自己,过自己的生活,成为自己所是的那种人的信念。作为结尾,我想到兰波的一首诗,恰好能用来形容阿兰·科普这个人,也适于形容这个漫长却饱含睿智的故事,以及漫画家与阿兰老兵的那段纯粹的友谊,就让这一小句诗作为稍显唐突的结束吧:
<p>“纯净如水,恰如婴儿泪中的盐。” (《阿兰的战争》书评/亲爱的猥琐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