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网讯 (记者 杨之辉 通讯员 陈应国)近年来,云南祥云县担当起扶贫攻坚历史使命,推进扶贫攻坚精细化管理,以实施“七个一批(发展产业脱贫一批、转移就业脱贫一批、易地搬迁脱贫一批、改善基础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发展金融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为抓手,因户施策,精准扶贫,加速脱贫新进程,为全县脱贫摘帽奠定坚实基础。$ ]- E( U [1 Y: h+ \3 E4 t
面对贫困面大、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等情况,祥云县从当地实际出发,不断创新扶贫工作机制体制,切实抓好“七个一批”工程,着力在“精准”上下功夫,确保减贫计划全面完成。按照发展产业脱贫一批的思路,发挥现有高原特色农业的优势,加大土地流转工作力度,引导贫困群众积极调整产业结构,着力培育壮大烤烟、核桃、畜禽养殖、蔬菜、薯类、蚕桑、特色水果、中药材、秋碗豆等优势产业,改变山区以种玉米为主的低效农业生产模式,着力打造百万亩的种植基地(70万亩核桃、50万亩粮食作物、10万亩蔬菜、10万亩蚕桑、10万亩烤烟,3万亩红梨、3万亩中药村)和千万头(羽)的养殖基地(60万头生猪出栏和900万羽蛋鸡存栏基地),通过引导和扶持发展一批畜禽养殖大户,以大户带贫困户的方式,促进贫困户增收脱贫。$ ~# t* l! W1 V! z
祥云县依托工业发展的优势,借助财富工业园区企业多、岗位多的特点,积极与企业对接,按企业的要求加强对贫困群众的就业培训,力争让一批贫困群众到园区企业务工,转移就业脱贫一批。同时,以改善贫困群众的住房条件为切入点,认真组织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农村危房改造、抗震安居工程,让贫困群众“挪穷窝”同时,通过易地搬迁脱贫一批;进一步加大贫困地区农村公路、农田基础设施建设、中低产田地改造和农业综合开发等项目建设力度,加快推进清水河水库、青海湖二期工程和金旦水库建设,不断改善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切实提高贫困山区土地产出效益,稳定增加贫困群众收入,为脱贫致富打牢基础,经改善基础脱贫一批,让贫困群众走上致富路。4 }1 ]8 ~, C) s, E( v
祥云县本着扶贫先扶智的原则,充分发挥祥云一中、祥云四中、祥华中学系省一级高中,祥云职中是国家级重点技校的优质教育资源优势,抢抓国家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有利契机,大力实施教育脱贫计划,引导贫困群众树立“知识改变命运”的思想,不断提高贫困地区适龄儿童受教育水平,让贫困群众通过教育摆脱贫困,让贫困群众实现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的愿望。! q1 y5 r& A) }' V5 t3 f; E
针对部分贫困群众缺少发展资金的问题,祥云县充分利用金融扶持政策,发展金融脱贫一批,在争取到国家农发行易地扶贫搬迁贷款7.9亿元的同时,还争取到贴息贷款4亿元对有贷款需求的贫困户每户给予5万元的贴息贷款,助推一大批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同时,社会保障兜底一批,加大“三丧失”(丧失劳动能力、丧失经济来源、丧失脱贫基础)特困群众救助力度,每年由县财政和社会捐款的方式拿出430万元,对“三丧失”特困群众实施基本生活兜底保障。
$ F7 Q1 a4 F! d5 d为确保脱贫摘帽各项工作任务更加精准,祥云县认真落实“挂包帮”“转走访”工作制度,由县委主要领导负责挂包贫困乡镇,其他县委常委每人挂包1个乡镇,县“四班子”领导每人挂包1个贫困村,全县4848名干部结对帮扶全县33508名贫困群众(动态管理调整前),确保每户贫困户都有干部职工结对帮扶,做到不脱贫不脱钩。全县各“挂包帮”责任单位每年从公用经费中拿出30%用于帮扶贫困户发展,“挂包帮”的干部于年初制定到户的产业增收计划。祥云县还认真落实特困户住新房政策,突出精准脱贫,加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五保供养等社会救助制度的统筹衔接,健全医疗救助制度,让那些“劳动无力、致富无门、生活无依”的特殊贫困群众生活有保障,为实现如期脱贫摘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