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 Z2 R' v( p0 J% u游船花灯耍起来活灵活现
+ }4 j6 a! Y- [2 I
' z: f8 N" v- q; r- U沉醉其中
8 ? l- x" H g N% R" K/ Y0 \) ~* c; f8 G3 d* |: p
穿红戴绿,80岁的李光菊奶奶想和年轻人比一比,看谁身段好、舞姿美 ' @6 i. c2 ~2 N% C0 u
. y1 _3 N6 W9 F4 r% o和我们一起欢乐扭起来
0 ^. E1 H9 {( V) q. e
" b( u" H( n2 O( v边扭边唱
; n" S9 {9 @) E7 s" |; Z$ I5 q$ l. a" B- d0 D6 s5 `
乡村里的美人胚子
$ d5 V3 I; E+ H! s弥渡县密祉花灯,远近闻名。今年的花灯节,队伍里一位戴着粉红墨镜的大妈成功抢镜:头上戴着大红花,身上穿着碎花袄,脖子上还挂着一串儿珍珠链。上前一问,哪是大妈,是80岁的老奶奶了!3 h; S* x" u- b4 \- q2 i5 \
这位名叫李光菊的老奶奶身材修长,跳起花灯来身段那叫一个灵活,舞姿让旁边的年轻姑娘都汗颜。昨天登场的花灯队共有14个,其中文盛街算是一个大队——三四百人的队伍里,老人家们跳花灯,年轻姑娘们唱《小河淌水》。“有抬花灯的、耍龙舞狮的、划船的、扮大脚婆的,连小孩子都有一个队。”灯头戴聪华说,全村1000多口人,几乎家家都要出人上阵,男女老少各有分工。
& u; O; x' p& |: Y6 a. ]所谓灯头,就是负责整个村花灯队统筹的人。今年密祉镇文盛街自然村有16个灯头,总灯头就是53岁的戴聪华。“我们这的规矩,去年谁家生了孩子,谁家就出人做灯头。”去年,他得了个孙子,本来应该他的儿子来当,但儿子回不来,就由他替代。灯头不但得出力,还要凑些经费。不过戴聪华做得乐呵呵的,“家家都会生娃娃,都会轮得到,轮到了就好好干,让大家一起热闹热闹。”; v1 x2 w( c( X6 A6 n6 J5 [( E
密祉从唐朝开始就有人跳花灯,如今,当地的花灯节也有300多年的历史。今年为了耍好花灯,戴聪华和村民们大年初三就开始扎花灯,“就是为了在正月十五这天各村的灯队比赛中露个脸。”
+ Y$ d3 D ?" O+ d6 p9 `3 ]+ U春城晚报 记者 杨茜 文 苏颖 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