倩倩妈妈(百货公司职员,女儿2岁):</P> 入睡前,让宝宝替比她“小”的玩具们脱衣脱鞋,然后再脱宝宝自己的,顺“理”又顺利。</P> 看着宝宝可怜巴巴的样子,我也挺心软的。她不愿意去睡觉,大人再去强迫,很残忍。我发现,让宝宝替心爱的玩具脱衣脱鞋,是哄孩子上床入睡十分有效的办法。</P> “瞧,小胖猪要睡觉了,小姐姐给它脱衣服吧?”女儿赶快动手。</P> “小胖猪说了,小姐姐,接下来该轮到你自己脱衣了吧?”女儿点着头,让我给她脱衣服。</P> “小胖猪闭上眼睛要睡觉了,姐姐也该闭眼睛睡觉了”。唰,女儿的眼睛就闭上了。</P> 我女儿总是把“当姐姐”这件事看得很崇高,非常乐意听从动物弟弟和动物妹妹(其实是她的父母)的要求。</P> 点评:</P> 确实,孩子都爱戴“高帽子”。想想也是,人都希望能自主决定和控制自己的行动。发挥孩子的主动性,比强迫命令更管用。管教孩子是这样,管理大人恐怕也这样。</P> 冬妮妈妈(儿科大夫,女儿3岁):</P> 对孩子的“拖延战术”,只要是在合理范围里的,也耐心地一一照办。</P> 碰到孩子不愿意上床的时候,临睡前的一些简单的例行“公事”会被一心拖延的宝宝弄得十分繁琐。她已经梳洗完了,可是,一会儿小熊猫要刷牙,还要换睡衣,一会儿要讲一个故事,要喝水,还要拍一拍枕头,最后实在没理由了,她会弄出一个新花样:鼻子痒,妈妈给揉揉。</P> 我心里明白她的用心,但表面装不知道,保持冷静,就顺着她,只要是在合理范围里的“花招”,都耐心地、迅速地、绝不节外生枝地一一照办。几天下来,“花招”就变成“程序”,孩子很快就习惯这套程序,并且照着程序做。程序完了,花招也完了,就乖乖睡了。</P> 大人的表情也很重要,不能让孩子觉得她还有什么可趁之机,得稍微严肃一点。</P> 点评:</P> 好一个高手妈妈,宝宝的心理都给她吃透了。美国儿科研究所的专家就曾经建议,给宝宝建立一个固定的睡眠程序,睡前进行一系列比较安静的活动,有助于宝宝放松情绪、静下心。</P> 郭以婷(税务专管员,儿子2岁):</P> 和家里形形色色的东西说“再见”。</P> 睡觉的时间到了,孩子多半不肯睡。他爸爸就抱着他,向屋子里的东西,包括孩子身边的用品、物件一一道别,竟然有一种出人意料的效果,他顺从地跟着爸爸一一说了“再见”,随后就去睡觉。我那傻儿子实在傻得可以。</P> 可以是宝宝特别钟爱的玩具,也可以是他平时根本没在意的东西,譬如:电视机、写字台上的台灯、走道上的一盆小花、家里养的热带鱼等等。 1 2 后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