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止发表博彩类、私服、色情、赌博、诈骗、违法广告等一切国家法律禁止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禁言并清空帖子,严重者报公安机关处理!

幼儿园“失窃”事件_幼儿成长行为习惯

0
回复
249
查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4-19 00:34: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最近一段时间,班里时不时会丢掉些东西,很多小朋友都来向我反应自己带来的某某小玩具不见了。就连学校的积木,有时也会少掉几个。每次发现这种现象,我都会在班里进行询问,可不管怎么询问,始终没有人愿意站出来承认。

于是,我便特别留意班里每个孩子的一举一动,希望会有所发现,弄清情况。几天下来,事情有所进展。早晨的体育锻炼排队时,肖文博总是最后一个站到自己的标记上。游戏进行中,小朋友都各自玩着,而肖文博却一个人在旁边的积木篮边徘徊着,哪个比较好玩、有趣,他就拿来玩。他自己没有带来小玩具,却又非常喜欢小玩具,所以常常会先“借”别人的小玩具来玩,可玩到最后,也确实没有见他放。通过种种的情况,我也差不多了解了事件的来龙去脉。可为了解其真实的原因,以及不伤害到肖文博幼小的心灵,我没有立刻揭发。而是,采取与家长先进行沟通的方式。我请求了肖文博妈妈的帮助,通过接送时间进行交流。让孩子的妈妈先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和严重性。家长对孩子的“偷窃”行为是非常敏感的,并表示回家一定好好教育,“不行就打他一顿,看他还敢不敢”!我立刻反驳了她这一看法,“孩子还小,对于偷窃行为并不能真正理解。回家后可以检查孩子的衣袋,如果发现不是自己的东西,就必须立刻了解清楚来由,并通过一系列的方法来让孩子明白道理,知道拿走别人的东西是不对的,让他自觉的把东西归还给别人。”听了我的话,肖文博妈妈表示了配合与感谢。除此之外,我也对肖文博也进行了个别教育,同时对于他能承认错误,把玩具归还小朋友的行为进行了表扬。一段时间过后,偷窃事件在班里逐渐减少。

对于类似的“偷窃”事件,是比较常见的。年幼的孩子暂时还弄不清楚什么是你的,什么是我的,在他的观念里,“只要我喜欢的就是我的”。很多的家长把孩子的要求视若圣旨,不论孩子要什么都予以满足,导致他心中没有是非标准,想得到什么就会毫无顾忌地拿。这类家长往往会默许孩子把公共财物拿回家,比如幼儿园的玩具等,甚至认为这是一种“有出息”的表现,也有的家长认为这是无足挂齿的小事,但长此以往却会养成孩子随便拿别人东西的不良习惯,渐渐发展成有意识的偷窃行为。所以正面教育幼儿更具有特殊意义,因为孩子年纪小、经验少,辨别是非的能力差,更需要成人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和直观生动的方法进行教育。我们也可以通过讲故事、做游戏等方法,让孩子体验丢失东西后着急的心情,感受不经同意随便偷拿东西给别人造成的伤害和麻烦,以提高孩子分辨是非的能力,掌握正确的行为。
关注官方微信

微信号:大白网

微博:大白网

QQ1群:4731622

QQ2群:4731622

全国服务热线:

QQ24485416

(工作日:周一至周五 9:00-16:00)
大理市
www@dali8.net

手机版-小黑屋- 大理白族|大理乡村旅游网|大理网|大理论坛|白族网|大理旅游网|大理信息网|大理生活网

技术支持:挖主机网络 Powered by大白网© 2006-2025 dalibaizu.com  滇ICP备19004088号 滇公网安备 532901020005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