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暑假了各种“兴趣班”五花八门,真让人不知所措。有的家长也纷纷来征求老师的意见和建议,让孩子参加什么兴趣班好。其实兴趣班最终的目的是给孩子提供一个动手、动脑、表现自己的机会,为孩子提供一个挖掘潜能和创造的空间。给孩子报兴趣班关键看孩子愿不愿意学,适合不适合孩子学习,家长要尊重孩子兴趣的选择。
当然兴趣也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逐渐培养和发展起来的,这些都需要家长的引导和教育。如果说孩子最初的选择只是一时兴起,作为家长就有必要提醒孩子一旦做出选择之后要承担哪些后果,提醒孩子无论学哪种技能,都是需要付出辛苦和汗水的,并叮嘱他们要考虑清楚自己是否有承担的能力。在深思熟虑后,如果孩子依然兴致盎然,就可以按照他的要求去参加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一旦出现因为毅力不足的原因产生的逃避情绪,家长更是要做到及时提醒、敦促孩子做个有担当的人。父母与孩子谈话时,可以自觉地运用鼓励信任的语言,表示相信孩子有能力做出正确的选择。如:“由你自己决定、”“你自己看着办吧、”“完全听你的、”“你能干好的。”父母的肯定能使孩子产生欣喜和感激,使他相信自己承担责任的能力。另外家长无论采取什么样的教育方式,都要以孩子的天性为首要考虑要素,儿童的天性本来就是兴趣容易转移、坚持度差,所以,孩子三分钟热度是应该被理解的,而我们家长的责任,无非就是在顺应孩子天性的前提下,逐渐培养一些优秀的品:毅力、责任感等等。记住冰心的一句话:“让孩子像野花一样自然生长,要尊重儿童的天性和选择。” |